有道理的励志好文精选3篇
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文章伴随我们一路前行,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道理的励志好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有道理的励志好文精选:失意时苦练内功,得意时努力绽放
这代人压力太大,竞争激烈、时间紧迫,因此虽然不奢望一帆风顺,但总希望人生的路是笔直一道,哪怕中间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但始终是在前进——不走弯路、不停留原地、不浪费时间。只是可惜哪怕生活是电影,我们也没有大牌到自编剧情,于是意外总是会不断出现。其中最让人难受的,往往并不是失败和挫折,而是无能为力的煎熬。
所谓失意,就是这种感觉。不是一场巨大挑战后的失败,而是根本没有挑战的机会——无论现状在别人眼里看来是好还是坏,在自己看来都是没有希望的牢笼。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还是一个普通的基层销售经理的我,莫名其妙的牵涉到集团的内部斗争,而被派遣到一个总人口刚过百万的北方工业城市负责当地市场。由于当地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我的物质生活倒不见得有多清贫,但是精神上非常苦闷。
首先,我原来工作的分公司有非常好的信息交流机制,通过这种交流能学到很多新的战术和思想,同时通过实验和分享验证自己的创意,总之这种交流能让人快速的成长,并且有利于形成思维体系。可是在现在所在的地方,不仅与同行其他公司交流成为一种禁忌,而且内部同僚之间也讳莫若深,极少交流。在这样的地方待上一段时间以后,我感觉自己成为瞎子和聋子。
其次,与信息闭塞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心态的僵化。这种僵化一方面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论是对业绩还是对收入都没有任何不满,对未来也没有更多的追求和期待;另一方面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抱残守缺——既然对现状没有什么不满,自然也拒绝接受工作方式上的任何改变。
可是,作为新上任的销售经理,尤其是作为还想有更多作为的年轻人,我毫无疑问是希望能通过一些改革来获得比前任更好的成绩。奉行个人努力可以逆转不利环境这种逻辑的我,在当时的环境下尝试作出各种努力,包括灌输新的愿景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奖惩制度以形成对行为的激励、设立试点部门以结果来带动其他人、招聘新员工组建新部门用鲶鱼效应来刺激老员工等。这些方法并非毫无成效,我所辖市场的业绩也是逐步攀升;但是,无力感仍然挥之不去——我最终发现我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公司,只要我的推动力稍微减退,公司马上恢复到原状。更可怕的是,我自己从这个过程中得不到任何能力上的进步,我感觉我的前进之路在这一站停滞了。
我终于承认,人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我所能做的,就是像西西弗斯一样每天重复着不能不做却徒劳无功的工作。这样浪费生命对我这样心性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可是我无法逃脱。后来我回头想想,自己当时的状态近乎抑郁症——幸好我当时不知道这个名词,否则很有可能陷入自我暗示的恶性循环。
有趣的是,经过几个月这种煎熬以后,我开始产生一种想法:无所事事本身也是一种成长。既然在工作上我做不了更多,那么我尽我所能做到极限就好。于是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身上——白天出门工作,晚上回到自己的住处读书,睡前出门溜达一个多小时,抽烟、思考。那半年我读书的量不大,但读书的认真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关于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关于自己的心性,关于行业和职业的发展,我进行了一轮又一轮苦闷无解的思考。
这种经历的价值在当时是体现不出来的,可是在沉寂了一年后我重新获得一个释放才华的机会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自己虽然在具体工作的技能上跟以前并没有太大进益,但是性格却成熟了不少,在处理问题的全面性、柔和度上都有了不少的改变,也更能体会工作中处于不同角色的人的不同立场和想法。可以说招数还是那些招数,但是内力已经大涨。
沉寂一年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重新获得舞台的我不再把机会当做自己才华和努力必然的结果,而是把它当做上天的恩赐而格外珍惜。我把每一项工作的细节都做到臻于完美,对每一个同事或客户的困难都尽力帮助,对任何一个承担责任的机会都格外珍惜,因为我知道它们未必会再来。一年积累后的尽情释放让我大放异彩,我就像一个闭关后刚出山的江湖新秀一样吸引了很多的眼球,一下子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小角色成为行业内年青一代中略有名气的人。
之后,我又经历了一些起起落落,但这时我已经明白了起落之间的真意。人生的发展永远不可能是匀速或者一直加速,而是走走停停,偶有走弯路和掉头的时候。所谓“自知之明”的重要一点,就在于清醒的判断自己现阶段所处的状态,也就是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对周遭的环境和事情的结果具有掌控力。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什么,这个时候强迫自己逆势而为,不仅徒劳无功,让自己更挫败,还可能让自己的生存环境更恶劣;而当我们有能力去影响事情的结果的时候,如果无所作为,则是对自己生命和才华的最大浪费。
在失意时苦练内功,不仅仅是因为此时对其他事无能为力,更是因为这是难得的静心学习的机会。我们有很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因为忙于事务性工作一直没有时间去做,遇上难得的闲时,正好补上这缺失的一课。我看很多成功者在失意时(被贬、入狱等),都不约而同的做了两件事:读书、跑步。因为这两件事都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很重要;第二,得势时没时间做;第三,当下能自由的做而且是唯一能做的。
在得意时努力绽放,也不仅仅是为了补回失意时落下的时光,更是因为这是难得的机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生的舞台亦是如此。再好的功夫,都未必有展现的机会,因此有了机会就一定要做得精彩,不留瑕疵,在有限的机会中尽可能多走一步。此外,得意时的绽放给人留下的印象,很可能是把自己拉出下一次失意的力量。
有一位做投资的朋友告诉我,成功的专业投资者并非总是准确预测市场变化的人,他们也常犯错误。所不同的是,这些人能够在自己正确的时候最大化的取得战果,而在自己错误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免损失。无论这个说法是否真实,我觉得都可以适用于人生的其他方面。
有道理的励志好文精选: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讨厌,很感性;学习,很理性。
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带来怜悯,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带来反感和不喜欢。谚语说了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之人必有可学之处。
心理学家说:“当我们讨厌某个人时,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拥有和我们相同的缺点。”对方将我们的缺点暴露出来,所以我们也将讨厌他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是讨厌发生的秘密。
完美的化身是不存在的,人们必须面对与他人的种种不适。
讨厌:一种社会情绪
明星、公众人物、名人、15分钟名人、力图博出位者,或多或少,在被一部分人“明恋”的同时,也被另一部分人“暗厌”.
值得注意的是,阶层与阶层之间的“讨厌模式”正在妨碍社会的进步。犹太人说过:“即使你是穷人,也应该站在富人堆里。”但当阶层逐渐清晰之后,优裕阶层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和获取中,占有绝对优势,从而自发地使阶层趋向稳固,阶层之间的流动变得漫长而困难。富二代形成之后,在教育、职业、城市的选择上,中下阶层面临更难进入主流社会的问题。所以,为富人代言的房地产商任志强会成为买不起房者最讨厌的人,穷人经济学家茅于轼则被指以道德代替经济学。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者和代言人,他们之间也相互讨厌,而没有采用学习的心态了解对方,倾听对方。
在民族主义者与全球化的背景之间,也存在这样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最明显的例子是北京奥运会传递火炬期间,中国民众对法国人的不满,原因在于火炬传递在法国的受阻,从而引发中国人在北京抵制法国企业家乐福的一幕。这是典型的“互厌型”,它发生在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甚至是国家级的事件。
除此之外,价值观、生活方式、认同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细数身边,总会有最讨厌的人存在。豆瓣网上有人建立了个小组,名字叫“我讨厌XX”,小组的介绍很好玩,说:“把你讨厌的生物/事物说出来,我们一起唾弃他/她/它。”创建者幽默地补充一句:“为了,为了扩大阴暗面,聚集怨气。”人们在上面抒发着对明星、电视台、杀毒软件、聚会、商场活动、冬季长跑、堵车、星座等日常事件、人选及话题的讨厌之情。这个小小的讨厌者联盟,成为发泄负面能量的窗口。
“我不再担任卫道士,而是成了小学生。”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说。
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
在没有氧气的地方,厌氧菌就会横行。学习就是给氧和杀菌。
罗素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有评论家说:“最讨厌的人是世界的另一个我。”此话不假,最讨厌的人的优点是有待发现的幽灵。
有个着名的禅宗公案是讲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看他像谁,佛印说看他像佛,苏东坡则讥笑道: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苏东坡得意地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这次又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我们理性地看待,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人们的普遍应激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最讨厌的对象往往是因为强大而“获罪”.美国哲人爱默生讲了一句话:“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讨厌。”人们用讨厌的模式来取得某种平衡和平等,从而适应“强者生存”的达尔文生态环境。
抛开这一点不说,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话,最讨厌的人只是少数派。他们的存在具有清道夫的功能,能够让人看清楚存在与不足。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是对待周遭事物最好的方式。
在异己和类己之间,异己最容易成为最讨厌的人。无论是国家、城市还是个人,观念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分歧、谩骂与讨厌。如何对待异类分子。是宽容、借鉴、欣赏、接纳,还是怀有偏见?这绝非成功学的选择,而是基于一种心智的成熟。
尼采这样说:“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善,善就令我们讨厌。”他解决了一个哲学问题,我们讨厌的对象,是我们所不能胜任的事物,哪怕它是善。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学习,学习也会令我们讨厌。之所以有最讨厌的人存在,因为那也是个我们不能胜任的人。没有任何道理不去学习他。
罗素评述尼采时则说:“我讨厌尼采,因为他喜欢冥想痛苦,因为他把自负上升为一种义务!”但这并未影响罗素对尼采的学习,他甚至是因为无法做到像尼采那样冥想痛苦、把自负上升为一种义务而懊恼。
想想我们身处的娱乐环境,郭敬明、宋祖德、陈凯歌、杨二……总之,列出来会是新浪名人博客的一长串单子,会在“最讨厌的人评选”中都有点击量。摒弃世俗的眼光,心平气和地思考,他们真的一无是处?恰恰相反,他们的许多能力、努力、耐力倒真值得我们学习。学无定规。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开启的是学习模式。可人们也会担心:“我终于变成我所讨厌的人。”这种风险也是存在的,因此有人打趣道:“当你变成你所讨厌的人时,你就成功了。”讨厌是刹车,学习是踩油门。在经济提速的历史快车道,讨厌使人清醒;而在如今金融危机的滞速车道中,学习则使人进步。
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
有道理的励志好文精选: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
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是海阔天空,只要不忘记自己的最终使命,你还是你。要能承受别人的嘲笑,这是一种雅量,同时也是能忍的标志。
守端禅师的师父是茶陵郁山主,有一天骑驴子过桥,驴子的脚陷入桥的裂缝,禅师摔下驴背,忽然感悟,吟了一首诗:“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巨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
守端很喜欢这首诗,牢牢地背下来。有一天,他去拜访方会禅师。
方会问他:“你的师父过桥时跌下驴背突然开悟,我听说他做了一首诗很奇妙,你记得吗?”
守端不假思索,完整地背诵出来。等他背完了,方会大笑一阵,就起身走了。守端愕然,想不出什么原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去见方会,问他为什么大笑。
方会问:“你见到昨天那个为了驱邪演出的小丑了吗?”
“我见到了。”
方会说:“你连他们的一点点都比不上呀。”
守端听了吓了一跳说:“师父什么意思?”方会说:“他们喜欢人家笑,你却怕人家笑。”守端听了,当场就开窍了。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次嘲笑,将会受到别人更多的挑剔和攻击。人生中如果你不能忍一时之痛,那么你的痛苦将是长久的。
其实,人生的各种境遇,都是我们学习的功课;有人能处逆境,却未必能处顺境。一个人将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犯,据说很多是带着满腔恨意出狱的;所以,出狱以后往往变本加厉,犯下更大的罪案。在佛经里,“忍辱”的意涵是很丰富的。挫折、打击固然要忍,成功与欢乐也要忍;逆来受,顺来也要受。但是,所谓“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认可,而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境遇转化超越,让自己从中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一般人受到冤屈挫折,心理上总是愤愤不平;然而,正因为愤恨难消,痛苦煎熬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如果借着面对打击来锻炼自己的心性品格,甚至把打击你的人看成来感化你的菩萨,谢谢他给你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心里没有怨恨,自然不会感到痛苦。
有几位智障儿的家长说,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已经能在照顾孩子的艰苦和磨难当中,慢慢体会到自己的心都被打开来了。他们能用接受考验的心情欢喜承受,所以,即使外人看来,他们的处境是苦不堪言,他们却甘之如饴。在逆境中忍辱负重、蹒跚前行,这个道理大家能接受;而在事事顺利、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忍辱”,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许多人在失意的时候还能刻苦自励,一旦春风得意,就放荡起来了,得意忘形,言行举止失了分寸,灾难祸害很快就随之而至。所以要居安思危,成功要忍,欢乐也要忍。
屈辱,可以成为泯灭一个人理想之火的冰水,也可以成为鞭策一个人发愤成功的动力。要知道受屈辱是坏事,但也能变成好事。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三大精神能量源——创造的驱动力,爱情的驱动力,压迫、歧视的反作用驱动力。屈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它像一根鞭子,鞭策你鼓足勇气,奋然前行。
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学会思考,体验到顺境中无法体会到的东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触实际,去了解社会,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
善于从屈辱中学习,实在是成就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有道理的励志好文精选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有道理的励志好文精选3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