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文章>

关于坚持下去的励志文章

时间: 彦刚1197 分享

  坚持你想要的人生,励志才会伴着你。下面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欣赏几篇励志的文章吧!

  别再说你努力,你那只是瞎忙

  1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总会问起最近在做什么,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嗨,瞎忙呗。

  这时,如果追问一句,忙些什么?大概会有两种答案,一种是有条不紊地和你介绍他的生活和工作,安排了哪些会议,参加了什么活动,完成了多少工作。

  瞎忙只是谦虚的说法。

  而另一些人,支支吾吾半天,最后说,没干啥,真的是瞎忙。

  其实,每个人都忙,忙着上课,忙着工作,忙着应付领导,忙着恋爱结婚,好像没有谁会甘愿停在原地,也没有谁愿意被人轻易超过。

  于是,就会有人感叹,你看那个谁谁谁,整天那么忙,真的是好努力哦!

  忙和努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划上了等号。

  只要你表现出一副忙碌的样子,别人就会赞许地点头。

  同样,如果你偶尔偷个懒,或者无所事事的样子,那么,也会有人跳出来指责你不思进取。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请了长假去旅行,朋友就曾不解地说,你这么做了甩手掌柜,就不怕被人超过?现在就这么贪图安逸,将来肯定有吃苦受罪的时候。

  但在我看来,忙或许是一件好事,但忙不到点子上,忙不出效率,那还不如暂时停下来歇歇。

  一个会忙的人,是一个不把忙碌当资本的人。

  2

  我有一个同事,每天看起来很忙,着着急急来上班,时刻都是绷紧了弦的状态,一刻不得闲。

  开会的时候,他会认真准备大量资料,总是第一个积极发言;有任何活动都参加,几乎每天加班,总是感叹时间不够用。

  但是在项目组里,他的工作完成度却是最低的。

  他也不气馁,总是说,我笨嘛,笨鸟先飞,不懂我就问,不会的就认真学,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实际上,他的问题不是先飞先努力,而是根本没有努力到点子上——会议准备的资料大多繁琐无用,不懂归纳和筛选;每次的发言也累赘和重复,不会清晰表达观点。

  每每有人给他指出这些问题的时候,他都唯唯诺诺说下次注意,可总是下次依然再犯。

  这样的忙,至多只是营造了一种苦哈哈的形象,做的却是无用功。

  思维没有调整,能力没有提升,再怎么努力,也都犹如隔靴搔痒。

  归根结底,这样的忙碌,只是感动了自己,最终也拖累了自己。

  一个会忙的人,应该是有的放矢的人,知道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并且在忙碌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短板进行弥补,这才是忙碌的成效。

  一个会忙的人,是一个不断精进的人。

  3

  还有一些人,既忙不到点子上,又忙得特别盲目。

  明明在年初的时候定下了十几条小目标,信誓旦旦一定要在年内完成,然后或许也真的坚持了一段时间,可到了年尾才发现,一条都没有实现。

  每每想起,都会说,平时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时间。

  其实,很多人的忙,只是不会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

  除了睡觉、工作、吃饭,每天总有一些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很多人都在刷网页、发呆、无所事事中度过了。

  但一个活得高效的人,会充分利用这些碎片时间来做许多事情。

  我是广告人,号称是最忙碌的工作之一,几乎每天加班,一年有100多天都在出差中,忙于我而言,早已习以为常。

  但我依然能保证自己每天读书1个小时、写作2个小时、喝茶1个小时,还上过插花课、茶艺课等等。

  有太多人问过我如何做到的,实际很简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见客户的路上,看几篇文章;上厕所的间隙,想想新的选题;吃饭的过程中,听听别人的故事;只要一有时间,就打开手机备忘录开始码字,然后晚上回到家再进行整理。

  你先要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将目标进行拆分,细化成一个个可利用相对短暂的时间去完成的小目标,然后再一点点去补充和完善,最终达到目的。

  一个会忙的人,是一个会合理安排利用时间的人。

  4

  我曾经是一个特别喜欢说自己忙的人,每天在朋友圈更新,今天加班到几点,今天见了多少客户,今天完成了多少工作。

  然后看着其他人点赞评论,感叹我的努力,我觉得自己的这种忙很值得。

  直到有一天一位前辈直言不讳地说,你把自己的忙碌当成了什么?炫耀成功的资本?还是证明自己努力的工具?

  真是当头一棒,打醒了我。

  忙碌的过程应该是无声的、寂静的、不用公之于众的。

  总是感叹自己很累很忙,要么是没有忙出自己想要的成效,要么是没有将这种忙当做自己的习惯。

  一个努力的人,不会每天张口闭口说自己多么努力,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努力。

  同样,一个忙碌的人,也已经习惯了忙碌,并不觉得它有多么值得诉说,因为那就是他的生活。

  比起说自己忙,其实更应该让自己忙,踏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每天都在进步地忙。

  总是感叹自己忙,潜台词无非是想表达自己很努力,我都这么努力了,最后不成功,不是自己的错了吧?那是老天不公。

  但实际上,一个会忙的人,从不多谈努力和成功,他们只在意在这种忙碌里能够获得怎样的体验。

  而无论怎样的努力,都应该是高效的、有用的。

  一个会忙的人,是一个不说自己忙但又能踏实做事的人。

  所以,你是真的努力,还是只是瞎忙?

  是什么让你一夜长大?

  前一个月去医院体检,查出角膜损伤兼眼压高。

  医生说,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患上青光眼。

  以前总听上了年纪的老作者抱怨这种作者常见的职业病。

  那时候还年轻的我,事不关己地脖子一扬,心想“跟我有什么关系”。

  却不曾想,这么快就轮到自己身上。

  我是在哪一个时刻知道自己长大的呢?大概就是,以前我只觉得做体检的过程麻烦,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开始害怕结果甚于过程。

  上大学的时候,和朋友们做背包客。

  辛辛苦苦攒下路费,觉得在异乡的每时每刻都格外金贵。

  几个女孩子在异乡的大街上逛到深夜,第二天早上仍能跋山涉水。

  那时候,夜越是深沉,我越是兴奋。

  只要内心里发出一声号令,整个身体都能从困顿中骤然苏醒过来。

  现在,真正需要因为加班、准备考试或是赶进度而熬夜,却在过了零点以后开始心跳加快,任凭咖啡泡了几包也难回神。

  这时候才明白,不是什么事情都能“人定胜天”。

  我在心里喊了两百遍“你是精力充沛的”,也依然抵不过通宵过后瞌睡不断的事实。

  以前一口气上五楼不是事儿,现在明明一天都坐在办公室里,却在下班时分感到腰背酸痛;以前吃地沟油大排档津津有味,现在吃高档海鲜自助都冷不妨地吃坏肚子。

  我开始吃维生素,开始翻曾经不屑一顾的养生书,开始理解那些迷信养生的长辈。

  我开始调节自己的作息,不熬夜的时候就在计划本上画“正”字,画不满就会内心惶恐。

  2

  朋友碧君说,自己头一回感受到长大是在母亲无助地问她“女儿,你银行卡里还有多少钱”的时候。

  碧君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位置在城市的中心地段。

  别人都住在附近的地下室,或者租在需要地铁、单车轮番上阵的远郊。

  她一出校门,住的就是市区的公寓楼,一日三餐靠外卖解决。

  据她说,那时候,她从不记账,发了工资就花掉,只关心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开心。

  工作第二年回家的时候,她觉得家里的情况有些微妙。

  母亲晚饭后把她拉到角落,脸色难看,问她:“你银行卡里还有多少钱?或者你问一下住房公积金有多少?妈妈退休付不了房贷,你能不能负担一点?”

  坚持30年,啥事儿都成了

  感觉身边的人,大都很迷茫。

  钱也不少,但依旧为钱发愁;房子不止一套,依然谈起房子满腹怨言;孩子也上了不错的学校,但对教育依旧是不断吐槽。

  迷茫者,不是担心今天,而是担心明天。

  很多人期盼的是天上忽然掉下来一个馅饼,砸在自己头上。

  而且,就在明天,不要是后天,也不要是十年后。

  比如说,雄安,热闹了几天沉积下来,如不能从雄安的房地产中获利,很多人考虑放弃考虑它。

  很少有人想,面对雄安这个机遇,我把未来30年投进去,好好做一番事业。

  因为,谁也不知道30年后世界是什么样子。

  之所以说30年,源于和刘军宁兄的一段对话。

  近日,他问我以后有什么想法,我说了几项计划,他淡淡道,你要想好,这事要不要坚持做30年,想好了,就去做,中间转向,成本很高的。

  一个人,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坚持做一件事情30年,成功的概率还是蛮大的,坏事如此,好事亦如此。

  改革开放从1979年到2009年,30年时间,非常成功,中国的国力,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都大幅提高。

  中间曾有过波折和犹豫,小平同志南巡,又理清了大方向。

  对个人来说,有时候达成目标不需要30年。

  坊间流传一个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大致意思是说,如果你坚持在某项技能方面练习一万小时,就能像天才一样达到世界级水准。

  假如你喜欢射击,每天练习一小时,一年就是365个小时,慈悲起见,去除家假日,按照每年333小时算,坚持十年,可以秒杀绝大部分人;如果真要坚持30年,距离世界冠军也不远了。

  所以,即便是现在年已不惑,也没关系。

  从40岁开始做一件事,做到70岁,也能成。

  按照人的平均寿命75岁算的话,40岁还很年轻,50岁也不老。

  可惜,现在的人大都浮躁,希望速成。

  现在流行的是大学生创业,流行的跨界大发展,专业受鄙视,踏实干活的人不受待见。

  这是一种社会病,是价值观的错乱。

  这也就是中国为什么论文数量世界第二,专利数量世界第一,可真正的创新几乎为零。

  因为就连科研学术界想的也大都是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

  写文章也是这样,报纸上的文章,微信里的十万加,很多时候也就是三天的寿命,三天过去就变成垃圾。

  昨晚和好友杨佩昌吃饭,他说每次写文章,都要想想,这篇文章过几年再看,是否依然有意义。

  古人特别讲究长远。

  古人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人希望流芳百世,最怕遗臭万年。

  当然古人也有各种古人,沽名钓誉者,两面三刀者大有人在。

  德国人更是注重慢工出细活。

  德国的学者,平均10年出一本书,这才是严谨的做法,不像中国,三个月攒一本书就可以出版。

  有时候坚持的不够。

  比如说大清,从开办总理衙门算起,搞洋务运动,还没坚持三十年,就自我感觉良好了,内部开始折腾,把海军经费拿出来给老佛爷修颐和园。

  而近邻日本,皇家节衣缩食,省出钱来给海军。

  30年干一件事儿也够了,太多时间也没用。

  康熙大帝主题曲里,向天再借500年,那是太贪心了。

  普京做事儿麻利,说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可如今20年也快到了,还是没看到俄罗斯强大的迹象。

  因此,30年时间干一件事儿,要选对了方向,如果和历史的大方向背道而驰,多少年也不成。


坚持的励志文章相关文章:

1.关于坚持的励志文章

2.关于坚持的励志文章:持续的力量

3.坚持不懈的励志文章

4.关于坚持的励志短文大全

5.有关坚持努力的励志散文

40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