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触动心灵的励志精选文章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困难在你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触动心灵的励志精选文章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1.一次正确的决定
人生总会遇到几次重要的机遇,任何人只要把握一次,就有可能成就不凡的事业,只不过大多数人,在关键时刻缺乏放手一搏的勇气。
这篇文章是台湾文创产业的骄傲——法蓝瓷创办人陈立恒的故事,他的故事有太多发人深省的阶段,但自创品牌的关键决定最吸引我,也揭示人生的真理。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送给我一个法蓝瓷的杯子,我深深地被其美丽的颜色所吸引,同时也感觉很骄傲,中国的瓷器,终于有了属于台湾的品牌,从此面对外国人,法蓝瓷成为我送礼的首选。
有一次在大马吉隆坡演讲,我有幸与法蓝瓷的创办人陈立恒同台,聆听他述说法蓝瓷创业的过程。他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对孔孟儒家、佛家、道家之学娓娓道来,完全不像一个世俗的成功商人,但最吸引我的是他自创品牌的抉择。
印象中,陈立恒、法蓝瓷,就像一夜成名的明星,这几年忽然成为台湾的知名企业家,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之外另一个世界知名的公司,这一切,都因为自创品牌,品牌让法蓝瓷成为台湾商场上的明星。
陈立恒自称,他做代工几十年,没人知晓;在厦门,偶有地方官员来访,但没有人有特别的印象,在台湾亦然。台湾以世界工厂起家,各行各业都有世界代工王:圣诞灯、婴儿车、计算机……代工称王,一点都不稀奇,除了拥有财富,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可是当他决定转型做品牌之后,一切都变了,品牌让法蓝瓷成为台湾人的骄傲,让他成为名人。更重要的是,当全世界的人用法蓝瓷产品沟通、交往,当法蓝瓷产品成为通用社交语言之后,作为品牌推手的陈立恒,内心的成就感,绝非外人所能想象。
虽然在创建品牌的过程,法蓝瓷也历经了一些困难与风险,但比起高科技领域,或一般消费品领域,法蓝瓷的品牌之路尚称顺利。听完陈立恒的创业故事,所有人都会一致赞同,他在关键时刻做了一生最重要的正确抉择。
人生之路,有其水到渠成的必然。每一个人都是“顺路”往下走,重视的是延续性、合理性与必然性,除非遇到明确的岔路,才会面临抉择,而抉择通常也是选择延续的合理性,只有很少人能在关键时候做出突破性的决定,尤其这个决定如果违反常理、违反惯性,那更少人能做到。
每个人都会面临关键性的抉择,每个抉择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成为一生成败的关键。也可能只要一次正确的抉择,就会成就一生。就像陈立恒一般,做了大半辈子的代工无人知,品牌一出手,天下人人知。
只不过,事后检讨,我们有机会明白,自己是否做对了决定。但在抉择的当下,谁也无法预知其对错,甚至连我们自己对这个影响自己一生的关键决定都无从知悉,因而我们可能草率、轻易地做了影响一生的决定。
如果不想后悔,遇歧路当然要仔细思考。但更重要的,是在顺境时要有突破性的创新思考,这样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而不是顺着命运之神的摆布,平凡度过一生。
2.有梦不觉天涯远
他有个“庸俗”的名字,叫王发财,出生在巍巍长白山腹地的一个叫上甸子的贫瘠山村。这个小山村几乎与外界隔绝,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走出大山,闯荡天涯去“发财”。因为家境贫寒,王发财小学刚毕业就不得不辍学。看儿子回来,平时坚强的父亲也掉下了眼泪,哽咽地搂着王发财的头说:“不能上学委屈你了!”王发财当时尽量压抑着自己心中的苦痛,语气平和地说:“爸,没啥!我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以后也能闯荡天涯!”
为了解决没有书读的难题,王发财的腿几乎踏遍了村里所有有书人家的门槛儿。可尽管王发财很刻苦用功,但是这片贫瘠的故土很难承载一个山村少年五彩斑斓的梦想,这也暗暗预示着他的前程必定是无尽的漂泊和磨难。
只要有空闲,王发财便跑到邻乡去给工程队打工,一天下来,他稚嫩的肩膀要红肿好几天,这样1个月能挣近100元钱,可这些钱他1分也舍不得花,积攒下来,大都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和杂志。
血汗钱都被王发财“挥霍”了,指望儿子下地多干活的父亲恼怒了,他觉得当年给儿子起名“发财”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儿子在败家。他把儿子的书全都烧毁了,书变不成香喷喷的米饭,写作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山村里是没有出路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悬崖勒马,踏踏实实种田,多收粮食过好日子。
生活还要继续,为了省钱,也为了倔强的父亲不再烧书,他到白山市图书馆办了一个图书借阅证,去借一次书来回要花8个小时。崎岖的山路很难走,王发财常常跌得浑身是伤,可他没有退却,一周去两次图书馆风雨不误。
在阅览室里,文学、哲学、历史,只要能够看到的书,他统统不放过,他如同一个赤贫者发现了宝藏,欣喜若狂,每翻一页书都有一股激动。
书越读越多,已不满足于欣赏的他开始试着写一些小文章。白天怕被父亲看见,他就晚上偷偷打着手电筒尝试着写作,写好后再偷偷按照杂志上的地址投出去。幸运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没想到,他的第一篇稿件就发表了。
不久稿费寄来了,居然有100多元,这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成了爆炸性新闻。父亲终于理解了儿子,让他专职写作,从此一篇篇美文见诸全国各大报刊。
几年后,当他看到吉林市一家杂志社招聘编辑时,经历过风雪洗练的他决定走出大山。可除了身份证,他手里只有一张小学毕业证。面对“我们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回答,王发财拿出一捆他发表过文章的期刊,这些署名“王发财”的文章让杂志社的总编辑眼睛一亮,王发财被破格聘用了。从此他的文字之旅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富有灵气的文笔和对工作的热情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但他心中的那个写作梦却越来越大,两年后他决定辞职去北京,去寻找更远的“天涯梦”。
那是王发财第一次进京,他像一尊刚出土的陶俑站立在火车站出口处,京城的气派让他有点眼花缭乱,他终于到了这个被人们称为“祖国心脏”的地方,看着周围红红绿绿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他坚信,这座城市一定能承载起他五彩斑斓的梦想。没有任何身份和学历证明,为了生存,他在北京做过酒店清洁工,做过盒饭小贩,甚至烤过羊肉串,虽然没挣到钱,却领略了北京博大精深的文化,接触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京城闯出一片新天地,简陋而又拥挤的宿舍成了他的“写作工作室”,没有桌子,他就趴在地上写。白天要打点零工赚生活费,晚上为自己的命运“加班”,人在绝境中,求生的欲望是非同寻常的。创作赚稿费,成了他必须抓住的救命稻草。
很快,国内一流杂志都纷纷与他签约,高稿酬给他带来了高收益,每月上万元的收入让他不再为生活发愁,而把写作当成了一种享受。他的故事还感动了在《中国电脑教育报》同样热爱写作的IT记者、女硕士生欧阳洁,她被王发财诚恳、奋进的精神所折服,成了他谈婚论嫁的女朋友。经过3年的打拼,王发财已经完全融入了大都市的生活,经历了种种磨难,他的人生也更加完善,因为他在京城找到了父亲向往的“天涯”。“天涯”不远,就在有梦想者的心里!
3.恐惧来自我们的内心
一位心理学家在课堂上讲了心理暗示对于人们造成的重大影响,但是他的很多学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心理暗示不过是某种借口,不存在科学依据。于是,心理学家决定带他的学生们去做一个试验。他把他的学生们带到了一个没有开灯的黑屋子里,屋子里有一座窄窄的桥。心理学家问:“谁敢从这座桥上走过去?”不服气的学生们一个接一个踏上那座窄桥,并顺利地走了过去。
心理学家打开了一盏幽幽的小灯。灯光昏暗,但是学生们看清楚了桥下是漆黑的水潭。谁也不知道那水有多深,而且在幽幽的灯光下,水潭显得更加诡异莫测。心理学家再次问:“现在,谁敢从这座桥上走过去?”学生们有些犹豫,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走上那座桥,依旧小心翼翼走了过去。
心理学家再次打亮一盏灯,这盏灯的灯光较先前的那盏亮多了,学生们看到水潭里的景象,心头不禁打个冷战。只见水潭里有数不清的蛇游来游去,有一条眼镜蛇还吐着长长的信子昂头冲着那座桥。学生们无不倒吸一口冷气,心里在庆幸自己幸好没有掉下去。心理学家再次问:“这下,谁还敢走过那座桥?”几乎没有学生敢再踏上那座桥了。这时,只见心理学家踏上了那座桥,稳稳地走到了对面,学生们都惊呆了。心理学家没有说话,只是再次打亮一盏更亮的灯让学生们细看,原来桥和水潭之间密布着一张细细的铁丝网,学生们面面相觑。
心理学家这时开口了:“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心灵的力量。我们不知道,恐惧正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在灯开亮之前,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小心地走过那座桥,那时候,黑暗对我们来说,不值得恐惧。反而是黑暗让我们变得小心,而不至于出错。但是,当灯被一盏盏打亮,我们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限制住了,反而不敢迈步走向那座桥。其实,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走过那座桥。那座桥就是我们内心的力量。只要我们不被自己内心的恐惧所震慑,我们都有能力轻松地过桥。”
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这是一种贬义的说法。但是,有时候,正是由于不知道面临着怎样的境况,我们才会无畏地去面对生活,也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但是,一旦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我们反而会被自己的心灵限制住,而无法成功战胜那些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任何时候,都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所震慑,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