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励志哲理文章
经典励志哲理文章
当我们觉得没有动力坚持奋斗时,不妨找一些经典励志的哲理文章来看看,那么经典励志哲理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励志哲理文章:工作前几年,对自己狠一点
作者:方奕晗
“我突然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好难啊。”正在自主创业的老同学发来私信感叹。
同学所在的公司正在招应届毕业生,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起薪3000元。“这是8年前我的起薪。现在3000块钱怎么活啊,北京的合租房至少也要1500元一间了吧?”
艰难、窘迫、无奈,相信这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初入职场时的切身感受。不仅仅是自身价值被低估的问题——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无法换回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收入,内心的煎熬和痛苦可想而知。
同样是工作第一年,同样是3000元的收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人只愿意拿出一部分能力和精力投入工作,以匹配自己眼下的收入,求得内心的平衡;而另一部分人则甘愿倾力付出却不计回报,拿着3000元的钱,操着3万元的心。
究竟哪种方式更好,见仁见智。但对一个职场新人来说,第一份工作除了是谋生手段之外,更是一个机会。在这里,你学习职业技能,积累人际资源,洗掉学生气,试着以共赢的姿态与人合作。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第一年的意义就像挖井。挖到1米深处,隐隐有水渗出,你当然可以就此打住,安享有限的劳动果实;但如果你能对自己狠狠心,耐住寂寞坚持下去,3米深处,很可能就是汩汩的甘泉。
01
家门口美发店里的洗头妹在她职业生涯的第一年便开始谋划未来——升级成为美发师。
上班的日子,她每天要从上午10点忙到夜里10点,回到集体宿舍就几乎累瘫掉,一觉醒来又是新一轮忙碌。20岁出头的女孩,爱玩爱美本是天性,所以当她那天说,每周一天的宝贵休息日被用来报班学习剪发时,我瞬间对这个小姑娘充满了敬佩。
洗头妹的工资并不高,平日里省吃俭用成了习惯,但花几千块钱在发型师培训课程上,她却豪爽得不得了。她对我说,现在这工作年轻时干干还行,但自己要为长远打算,学一门真正的手艺。趁现在年轻,辛苦一点不算什么。
160元的假发套,一周就要消耗掉一个,这是学费之外的开销,对洗头妹来说,压力不小。她尽可能把每一个假发套充分利用——从女士的长发剪到中长发,再剪到短发,接下来是男士发型,偏分、板寸,最后是光头。每天店里客人不多的时候,她就躲到后面,对着这玩意儿修修剪剪,然后再拉着发型师仔细讨教。
用假发练手总是不过瘾。洗头妹请示了老板,在附近的建筑工地贴出告示,每晚8点半,免费给农民工剪发。我每次晚上路过那门口,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农民工围在一起,任由她打理头发。因为是免费,没人计较她的技术如何,就算是剪坏了,多半也不过是呵呵一笑,“反正过两天又长出来了”。
你能想象吧,当我逐渐从诸多细节中将这个故事拼凑完整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佩。也许洗头妹的生活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很遥远很陌生,但她在职业生涯第一年中所展现出来的勤奋、坚韧、远见和智慧,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们往往会感叹“理性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扪心自问,多少人有洗头妹这样的勇气,敢对自己下如此的“狠手”——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潜力,用实际行动逼着自己往前走,而不是坐在那里怨天尤人?
工作前几年,首先需要磨炼的是职业技能。从学校到职场,每个人的角色和定位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把书本上的理论、公式、概念、理想模型,转化成实打实的方法、经验、技术和业绩,如何在现实的种种不理想状态中找到最优方案,如何尽快察觉自己在哪些方面还达不到岗位要求,如何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并一步步为之努力——所有这些,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多做事,在一次次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实践中,答案自会浮出水面。
02
小雷工作的第一年,我就预感她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销售。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原因只有一个:她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看似无用的助人活动上,心甘情愿,从不计较得失。
有一次打电话给小雷,她正带着一个巴基斯坦青年爬长城。“腿儿都遛细了。”电话里小雷的声音听上去有些疲倦,“这周还要去故宫、颐和园、天坛、十三陵……”
简直莫名其妙——不管是巴基斯坦青年还是逛北京这件事,都跟小雷的工作、生活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后来我才知道,一个小雷并不算太熟的朋友在某次聚会中说起烦心事:一个有恩于他的巴基斯坦哥们儿要来,人家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他自己上班时间又不可能跑出去,只能四处求人帮忙陪同兼导游,但屡屡被各种理由推托掉。
饭桌上七八个人谁都不吱声,只有小雷傻乎乎地搭茬儿:“你要是实在找不到人,我去吧。”
事后,那个朋友摆下大宴答谢小雷,其间几次提到“你们公司那产品……”。小雷只是微笑,说:“我帮忙是看你当时太为难,不是为了让你买我的东西。我们的产品你现在用不上,等你真正需要了,再找我吧。”
小雷给我讲这段往事的时候,神情笃定:“当时有太多人不理解,大家都觉得我有病,多此一举。但我知道,他是认定我这个朋友了,等他真正有需要时,肯定会第一个找我来买的。我觉得销售就得这么做,而且这种客户会特别忠诚,还会把周围有需要的人都介绍给我。”
看到了吧,小雷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在于通过一次“徒劳”的北京游埋下了一份交情,更在于她并没有急着把自己的付出变现,而是静待它开花结果。
而这,恰恰就是一个优秀销售人员所需要具备的品质。
有的人做事之前喜欢计算投入产出比,再根据收益率的多少决定做不做、做多少、怎么做。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对工作第一年的新人来说,这种权衡并不是可取的职场立足之道。实际上,很多看似徒劳的事情,其中埋藏着巨大的机会,说不定在未来的哪一天,就会成为你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块跳板。
退一步说,就算自己的种种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年纪轻轻的,多做些事情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小雷的“狠”就来自这种心态。
03
小梅的职场生涯从送一封信开始。
刚去单位报到的时候,小梅并没有被安排具体工作,领导嘱咐她,先适应适应环境,多跟同事学习。可小梅放眼一看,同事们各自对着台电脑敲敲打打,忙得脚打后脑勺,谁都顾不上招呼她。
小梅抱了堆材料在一旁翻看,忽然听到两个同事在低声讨论什么送信的事,大致意思是说,有份重要文件需要送到同城的另一个地方,交给快递怕不安全,自己去又抽不出时间。
“要不,我去跑一趟?”小梅适时地搭茬儿。
燃眉之急就这样被轻松化解,同事怀着感激仔细地向小梅交代此行的任务和目的,告诉她见到对方该说什么、怎么说,并叮嘱“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不会凭空而来,一定是在某些共同经历之后,彼此才会有那种“你办事我放心”的默契。这次本职工作之外的跑腿儿,让小梅迅速获得了团队成员的认同。而在职场上,信任这东西很奇妙,一旦建立起这种默契,我们就更容易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交给对方完成,而积极的结果也会让我们更加确认自己对一个人的认同是正确的。
如果能在工作第一年就进入被信任的轨道,无疑是幸运的,也会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信任的前提是共事,共事的前提是做事,只有任劳任怨不计回报地多做事,才有可能获得同伴的认同,让那份幸运离自己更近一些。
这种“狠”,是过程之狠。
在进入职场的前几年里,不妨对自己狠一点儿——无论是关上门苦心修炼职业技能,还是从一次次无效劳动中寻找机会,或者通过每一次合作在团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所有这些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少说多做。而这,始终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经典励志哲理文章:抱怨未必是负能量
文/叶萱
有一天,我的学生们在教学群里分享一款手环——据说是一次心理健康活动的赠品,旨在提倡大家戴上手环后坚持21天不抱怨,就能养成基于心理学基础的、不抱怨的好习惯。
我不知道自己的脑袋后面是不是真的长了反骨,因为面对这种似乎挺有理论支撑的观点,我最先想到的问题竟然是:漫长而琐碎的生活中,坚持认同,从不抱怨,这样真的好吗?
首先我得说,我做不到。
我跟我的闺密抱怨,“呆哥的作息很彪悍,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学习、健身,八点到单位上班,晚上十点半到十一点下班,全年无休,随叫随到,哎,你看这个节奏再使使劲儿就约等于24小时便利店了吧?”
我闺密很淡定:“如果他回家的时候是清醒的,那你就知足吧。知道我老公天天都干些什么事儿吗?以昨晚为例吧,他陪老板去应酬到晚上十点才回家,又喝多了,就在我们家楼下大喊我的名字,当时我在洗澡没听见。到我听见的时候估计全楼都听见了。然后我就从阳台上探出头去吼了一句‘喊什么喊,赶紧滚回来’,你知道他的反应是什么吗?”
我很好奇,“是什么?”
闺密喝口茶,仍然淡定地答:“他特别欢乐地在楼下喊‘哎呀我家在那儿啊’!我这才知道,原来他喊我,是因为他数不清楚我们那栋楼上的单元门了!当然,随后他看明白方位,就麻利儿地滚回来了……”
我:“……”
瞬间被治愈。
有时候我也对呆哥抱怨,“单位里交给我一项某某内容的工作,很烦琐,又陌生,费时费力……唉,感觉不会再爱了。”
呆哥不说话,听我360度翻来覆去地抱怨。
听够了,他摆摆手,“我看这件事情未必是坏事。既然你必须要去做这件事情,为什么一定要想不高兴的那部分?你应该想想你能从中获得的好处——第一,你可以学到一项新本事;第二,你因此有机会出去见见世面,看看别人在这方面都做了些什么,有没有什么你能学到的;第三,有些不需要精益求精的地方也不用耽误太多时间,你要是处处都想做到最好,肯定很累,还未必能全都照顾到,大可以有取舍。所以,你就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加入一下,能学多少算多少,也就行了。”
我转转眼珠子看看他,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他用看弱智小孩的表情看我,“什么都不干当然不累,也不闹心,就是一辈子没进步。故步自封的话,能对你的写作有帮助吗?你就当是体验生活不就行了?”
于是,十年过去,职场上每一步挑战、委屈、麻烦……我都告诉自己,这是生活的素材,对和平年代的作者来说,未尝不是福分。
这样想着想着,作为一个职业女性的家庭生活,好像也就顺遂了许多。
还有个朋友跟我多年不见,再见的时候他已经从部队转业到了基层政府机关,级别是“科员”。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听他讲转业后的各种落差:因为军队和地方生活区别较大,所以三十多岁了还要把诸如文字等技能一点点学起,人脉匮乏也得从头经营;过去是营级干部管着若干连排,现在机关做小虾米完全就是职场新鲜人;走出军区大院,薪水少了好大一截,要花钱的地方却多了好多……
我点头,是,在机关工作多年,他说的这些际遇,看多了自然懂。我知道这是个挺复杂的问题,有环境外因,最终却还是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工作能力与心态调整——他的郁闷说白了不过就两个字“落差”,这就好像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毕业生们蜂拥着去“考公”,然后有人顺利考取,以为要大展宏图,结果进门后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保洁员、前台接待员,甚至村委会里一名挂着“村官”头衔的打字员一样。
都有“新人”的阶段,只不过二十岁的时候环顾四周都是新人也没觉得自己多么特殊,三十多岁眼见着周围同学、旧友事业有成,而自己还要再做新人……心里难免别扭。
他哀叹,“你看,咱俩同龄,你都正科了,我还是科员,中间还隔着个副科……你这个级别在我们那里都等于是单位一把手了,我这辈子都熬不上。”
我不得不告诉他:“问题在于我们单位一把手是正厅级。我们那个办公大楼上,一把手是正省级。研究生毕业这么多年,我在大楼上出出进进,仍然是领导们眼中‘新来的那个小姑娘’。简单点说就是,那幢楼上绝大多数人都比我级别高,我业务倒是熟练了,本质上不还是个新鲜人?”
他愣一下,感慨:“也是啊!”
当然是。
初中时候学物理,知道了一个名词叫作“参照物”。我物理学得不好,但对这个词的引申义倒是各种体悟,比如:许多事,所谓优劣,所谓高矮,其实就看你跟谁比、怎么比。
科级单位里的科员级别也有可能是部门负责人,因为在“科员”下面还有“股级”;厅级单位里的主任科员(正科)虽然也挂着“主任”两个字,但中间隔着一堆处级干部,本质意义上仍然是小虾米——问题不是拿你的级别比我的级别,而是在度过了最初的陌生与手足无措之后,你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是你喜欢的那种?你每天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让自己能学到新东西的工作?你对未来的规划有多少是可以通过点滴积累慢慢实现的?你的职场奋斗对你的生活状态会有怎样的影响?
不错,我是个大机关里的小虾米,但我很喜欢我的单位,因为我的领导在公务上不乏严谨督促,逢生活问题又很人性化;因为我的同事不光没给我使过什么绊子,还助我良多;办公条件挺局促、食堂的午饭也不便宜,但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食堂饭菜味道还不错……我知足,是因为我从没想要苛刻地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过日子不是田忌赛马,何况田忌赛马肯输也是为了赢。
他沉默,若有所思。
三年后,我回家乡,听说他已经去一个乡镇做镇党委副书记,副科级,约等于九品芝麻官,但辖下52个行政村,人口约四万人,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同学聚会他没来,因为天干物燥,他带人上山防火去了。
我留个微信问候,他嘿嘿笑着答:“其实都是份工作呗,谁还真指望载入史册吗?后来真想开了,机会反倒多起来了,我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
其实他还会有抱怨,比如抱怨有些人本事不大贪心不少,抱怨有些事想法挺好落实太难……但我知道我已经不需要再去做那个治愈他的人,因为多了这些年的阅历和工作经验,他完全懂得如何治愈自己。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听他诉说种种不易的朋友。
我倾听,我点头,有时感慨,也不乏建议。是因为在我们彼此心里,“抱怨”不是贬义词,反倒是一种可信任的懂得。
这就像,你信任你的家人,才敢对他(她)抱怨职场上的坎坷或闹心;你信任你的朋友,才敢对他(她)抱怨家庭的口角或琐事;你信任你的同事,才敢对他(她)抱怨上级部门的某些做法实在是不接地气儿……各类心灵鸡汤常说要少给人灌注“负能量”,我想的却是,如果几句抱怨就算灌注负能量的话,那只能说明你找来听取你抱怨的那个人,选错了。
毕竟,你已经郁闷到需要人替你解答困惑、宽慰内心,那么除非对方是个情商挺高的管理者、见多识广的过来人,或者对方惯有生活智慧和豁达品性,甚至对方在此刻刚好从逆境中挣扎出来可以给你很多支持与提点,再不济他(她)就是个欢乐的“二货”热衷于以牺牲自我形象的方式开解他人……否则别开口求同情。
因为首先,对方要懂你,懂这份抱怨的意义,懂这生活的艰辛,也懂他(她)自己,才有可能做好一个开解者或是纯粹只做一个倾听者,才有可能据此“治愈”你。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适度抱怨”或“善于自省”的基础上——如果你偏偏就是那种丝毫看不见阳光、睁眼只能看见苦楚,甚至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你的人……那可能连心灵鸡汤都不待见你,就更别指望有人能带着日复一日的温暖与鼓励来听取你的抱怨了。
所以,在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他人的基础上,适当地保留一点抱怨吧,那是你作为一个“凡人”的权利,也未尝不是“信任”所带来的温情。
毕竟,能做一个有处倾诉抱怨的普通人,比做一个高处不胜寒、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孤独斗士,要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