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文章>

让乔布斯教育你的孩子的人生励志文章(2)

时间: 若木633 分享

  三、“没用”的知识促成创新。

  乔布斯事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创新”。那么,除了激情和梦想,还有什么使得他的创新总是变得可能、总是那么耀眼夺目?

  他当年自己选的大学是一所昂贵的崇尚自由思想的私立学校。乔布斯只上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他要回了学费,但是依旧赖在大学宿舍里。这样,他可以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去听自己喜欢的课,而不必受学分所限。

  那么他在这期间究竟接触到了什么呢?他选修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看似毫无用处的专业——美术字专业,就因为他被校园里海报上漂亮的美术字迷住了。同时,他还在大学里接触到了东方哲学。后来他专程去印度去朝圣、寻求真谛。乔布斯终生是虔诚的佛教徒。

  这些,同用电脑改变世界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一个电脑公司的CEO,最好是学电脑专业和MBA或EMBA出身的吧。

  美术字课的用处,等到我们这些年看到苹果公司一个又一个惊艳的产品时,就逐渐显现出来了。乔布斯艺术家般的眼光、对设计的执着追求,使他的产品成为电器里的艺术品。他在设计一款产品的用户界面时说,他希望这个桌面“漂亮到你恨不得舔上两口的程度”。

  佛教又有什么用呢?现在人们常说,苹果产品在造型上很有“禅意”。在早年,在设计苹果2代电脑时,他执意要最大限度降低电脑风扇的噪音,甚至提出取消风扇,这来自他静修冥想的习惯。而佛教对于乔布斯的人生哲学有多么大的影响,更是可想而知。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就是整合事物的能力。当各领域各角度的经历和知识碰撞在一起时,创新的火花最有可能产生。

  乔布斯被苹果开除后,他除了游历欧洲,还去了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里,去了解生物化学和DNA重组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见了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生物化学家。这次对其他领域的接触,让他萌发了为大学专门研发电脑的想法,为他的新公司找到了发展方向。

  他在为自己的新公司满世界推销产品时,无意中接触到了迪斯尼,从此又开启了他在电影业的辉煌篇章。

  乔布斯一直很喜欢音乐,在他的低谷时刻,他用鲍伯迪伦的歌来陪伴自己。音乐,对于搞电脑的人又有什么用呢?在他重回苹果公司之后,他意识到要把苹果电脑和互联网更好地结合起来,怎样结合呢?他想到了音乐。他果断地终止了一些掌上电脑的研发。他说,人们对音乐享受的需求更大。于是,就有了iPod,iTunes。一路下来,他又用iPhone改写了手机概念,之后又是iPad……苹果公司从音乐这条小道暗渡陈仓,赶超了对手。

  他说苹果公司的产品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创造产品的是一群音乐家、诗人、美术家、动物学家、历史学家,而他们碰巧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他把有各种天才的人聚集在自己周围,从中吸取灵感。于是,就有了创新。

  其实在我们身边,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没用”的知识对创新的巨大意义。比如,很多好的作家往往并非中文系出身,而是来自形形色色各种行业。而中文系毕业的人,则常是在从事其他不那么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编辑、记者、教师、政府官员。再比如,我们常会发现很多有成绩的人都是通才,至少是兴趣涉猎广泛,其中的原因大概就是各领域的信息汇合在一起,更能促使他有创造性的突破。

  由此想到,很多人对学科、对知识持有狭隘的认识:理科的人认为文史知识没用,文科的人认为技术更低一等,搞艺术的认为学外语浪费时间埋没人才,家长认为不考的学科可以马虎一些……

  曾听说有的家长让上幼儿园的孩子学兴趣班,为的就是多得几个艺术证书,好能上好一点的小学!这种对待学习的功利态度,是多么狭隘和荒谬!

  什么样的观察、知识和经历是没用的呢?对于一个有着专注目标的人来说,任何事情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可以预想到,在未来,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时,当创造力日益成为社会前进的重要驱动力时,那些“没用”的知识就会越发有用。

  或许将来,我们的教育模式都将据此做出巨大改变。而在变化到来之前,我们家长应该消除对学科、知识的偏见和歧视,要打破脑子里“有用”“没用”的框框,少一些功利心,为孩子未来的创新准备足够丰富的素材!

  四、谦逊与尊重之心。

  人们大概很难把谦逊和尊重这些词跟乔布斯联系在一起。的确,他常常对下属、对竞争对手都毫不客气;他有时在公司里过于苛刻,常激起很多怨言;他甚至有一些怪癖,比如自己开会用的白板都不许别人碰一下……

  他的谦逊和尊重之心体现在何处呢?

  96年乔布斯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佛教中有个说法叫‘初心’。保持初学者之心是非常好的事。”的确,当我们能以孩子般的心去看世界时,当我们能对世界保持谦逊的态度、能充满敬意时,我们就可以摆脱很多偏见,看到更多新的角度、新的可能性。这种谦逊和敬意的初心,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而以我的体会,乔布斯的谦逊和尊重之心,更多体现在他对待他的目标消费者的态度上。

  在很多总裁的眼里,消费者是一群乌合之众,是数字、是眼球、是被股市愚弄的傻瓜、是盲目冲动的钱包……但是,在乔布斯眼里,他的消费者是一群“富于创新精神的”、“与众不同的”、“追求梦想”的“天才”,他们“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就是时刻准备着改变世界。我们就是要为这样的人制造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工具”!乔布斯多次在演讲中说过同样的意思。

  当然有人可能认为这只是他的宣传手段,但我想,这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否则,他不会对产品如此精雕细刻,他会认为,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他们好糊弄。乔布斯早年就说过,他生产的电脑,就是他自己想用的电脑。

  我想,这种把消费者放到跟自己平等的地位,甚至更高地位的态度,是他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基本动力。

  我们早就听说过“消费者是上帝”,但是环顾周围,有几个人真的以这种态度在行事?而事实证明,消费者也是你的镜子:你把对方当傻瓜,你就会栽跟头;你对他们尊重,你也将得到应有的尊重。

  现实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人稍有成绩就自以为高人一等。编剧作家把观众读者当弱智,结果就生产智商不高的作品;学者把大众当文盲,处处以导师自居,让人听着难以接受;商人就更容易被钱财撑大了自我,拿消费者当白痴去欺骗……

  不用说将消费者当上帝,只要我们都能将心比心,对大众有基本的尊重,去创作自己愿意看的作品、生产自己愿意用的产品、销售自己愿意买的商品,那我们的世界就会美好许多了。

  所以我想,这种平等心、谦逊和尊重的态度,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前提。

  而作为家长,我们自己认真修心,再把这种平等、谦逊和尊重的态度随时渗透出来,影响孩子,这大概是我们能为孩子未来发展打下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乔布斯的经验当然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比如追求完美和卓越,比如简约就是专注,等等。这里先总结这几条。

  最后引用他40岁以后跟记者说过的一段话,跟家长朋友们共赏:“一个人成为父母亲以后,他的人生观就发生变化了。这就好像你内心深处突然多了一种奇怪的力量在左右你的思想一样。对零乱纷争的大千世界,你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以前是绝对没有的。”“我要努力做一个好父亲,就像我的父亲对待我一样。我每天都在思索我到底做了什么”。

  当了父亲的乔布斯,多了一些警醒和审慎。这种感觉,我们也都有过吧。

  以上就是学习啦网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学习啦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内容哦! 学习啦,因你而精彩。

让乔布斯教育你的孩子的人生励志文章(2)

三、没用的知识促成创新。 乔布斯事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创新。那么,除了激情和梦想,还有什么使得他的创新总是变得可能、总是那么耀眼夺目? 他当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2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