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小散文
青春励志小散文
有不少的小伙伴都会喜欢找一些青春励志小散文来看,那么青春励志小散文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青春励志小散文:谁的青春都迷茫
作者:汪欢欢
——读刘同《谁的青春不迷茫》后感
《谁的青春不迷茫》讲述了奋斗小青年刘同十年逆袭人生的故事。“写给那些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轻人的一部作品,一个人,十年光阴;一座城,瞬息万变。如果做不到让你深省思考,那就努力让你会心一笑”——这是对该书的介绍。细细读来,个人觉得刘同的心路历程和奋斗故事,并没有想象中的励志,但是那种回首时的再度感悟夹杂的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青春一点又一点离逝的滋味,却仿佛击中了心中的某一点,忽然也想看看自己走过的十年。
十年,回忆起自己走过的十年,有些事儿、有些人仿佛在不经意间涌出脑海,一切似乎已经很遥远,但又觉得其实是那样的近。
关于回忆
十年前的夏天,正是大学军训如火如荼的时候,母校作为军训示范院校,的确让我们真实贴近了军校的生活。男生清一色的寸头、女孩一水儿的短发;满校园的迷彩服、宿舍里整齐的“豆腐块”;嘹亮的军歌、站不完的军姿、踢不完的正步,偶尔几个晕倒的同学成了大家的救星;紧急集合的哨子声,雨天的拉练,还有打靶场上的大红花……不得不说,那段军训的日子,的确有点折磨,但是大家的感情却与日俱增,而军训后的白鹿原之行,也成就了我们这群人和教官的友谊,很多人至今仍然保持着联系。大学生活因为几个知心的朋友、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变得丰富多彩,恍然记得那些频率极高的朋友聚会,那些操场上几个人放声大笑引起的高回头率,那些课堂传递纸条的一笑而过,那些考前考后的紧张、忙碌与放松,那些大家在一起逛街、吃饭、公园嬉闹的快乐,还有毕业季散伙饭的眼泪和忧伤,都成为了青春岁月中珍贵的回忆。
而回忆的价值就在于她重现了青春岁月里那些共有的特质:理想、爱情、朋友、工作、生活。
关于成长
2007年毕业之后进入了惠阳公司工作,零距离接触了大学老师常提到的生产现场,那是与学校实验室完全不同的环境。那时的航产公司、那时的13车间,领导与同事给了我工作上的悉心指导,生活上的关怀照顾,让我觉得很温暖。昔日里自己动手绑上第一个零件时的欣喜,自己独立编制第一份工艺规程时的成就感……那些现今工作中稀松平常的事情,在成长的历程中一如50周年厂庆的烟花一样绚烂至极。
2013年,《筑梦惠阳》系列图书、画册的编辑工作,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回头看看的机会,一篇篇曾经熟悉的稿件,仿佛穿越了工作后的那些年月,公司见证了我们当年初出茅庐的稚嫩和这些年不断的成长,而我们见证了公司的发展与腾飞。如今,那些一起进厂的小伙伴们,有些辞职去了外地或是回了家乡,留下的这些大多已经安家落户、结婚生子,我们活跃在公司的各条战线上。生活、工作,我们大都越来越忙,偶尔的小聚也是匆匆忙忙,但是不得不说,我们彼此,成为了彼此青春岁月里成长的最好见证。
关于幸福
大学时对于幸福的感知只是一种希望得到的状态,并没有深思过什么是幸福。工作后来到新的环境,结识新的朋友,开启了不一样的生活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环境和人、事都在不断地变化,而我,努力工作的同时,也经历了恋爱、结婚和生子。身体健康的父母,活波可爱的女儿,一个温馨的家,这就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如今想来,幸福于我来的并不突然,只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生病时的一句嘘寒问暖,生日当天的一个煮鸡蛋,父母电话里的一句“我们很好、不用惦记”,下班回家女儿喊着的一声“妈妈”,夫妻共同为生活做出的那份努力……只是那些平淡生活的点点滴滴、琐琐碎碎。
关于思考
十年虽长,可回忆起来,十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那些曾经大学毕业时的不知何去何从,对于工作地点、工作行业的无从选择,对于上班之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彷徨和忧虑,仿佛仍然历历在目。即将30岁的自己,有时也在不断怀疑人生,问问自己这样下去到底有没有未来,有时会迫不及待地想着自己应该改变些什么,因为年轻,觉得还能折腾、还能尝试,总觉得应该改变,总觉得要换个方向。所以我在努力寻找生活中另外一种状态,工作之余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淘宝小店,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每当有人问起店里的衣服,我就会觉得,看,遥远的一个地方有人和我的眼光一样,觉得这个很好看。而我,终于觉得为30岁的人生做了些什么,就像书中所说,尽力而为,则万事无憾。
青春不是一个年纪,而是一种状态。谁的青春都迷茫,青春的路上,或许走得多好、走得多远,走到哪里都不是重点,重要的只是曾经走过的那些年华。摸索中成长,跌打中茁壮,那些哭过、笑过、闹过的日子里,我们平凡并真实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就是挥洒青春赢得未来,虽然迷茫,但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那些青葱岁月中的无知、迷茫、彷徨、不知所措,那些磕磕碰碰,那些得到或失去,充分证明着我们还在路上。借用书中的话作为结尾:所有20岁的你们,所有30岁的我们,成长不易,青春不难。
青春励志小散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有些青春像是阳光直泻,光芒万丈……
有些青春像是夏雷临近,轰轰烈烈……
而我们这些青春只似春末的蒲公英,随风飞散,不知何处,等待重生,就这样简单又充满希望……
我平静的倾诉,把所有的情愫平铺,不至于积累成峰,塌陷成墟……
我们把日子这样过着,忘了青春夹在时间的缝隙里,等日历一张张翻过去之后,我们才徒然发现青春在发黄的墙壁上探出头,嬉笑着吹落些落在日历上的灰尘……而我们望着它只是摇头无奈地叹息……
我们偶尔或是经常写篇日记来记录青春的痕迹,想留些回忆等到逝去时拿来怀念,不知是想留住青春还是想写一本关于年轻时的书……待到某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们收拾屋子时,翻出了那一本本落满灰尘的日记本,一定会停下手中的活,小心翼翼的弹去上面的灰放到桌上,等忙完了,会泡一杯茶,拿上日记本到阳光里回味自己的青春……像是午后电影,将青春一幕幕画面连接起来……
我们会在某一天或是某一刻喜欢上一首歌,用这首歌来为青春定一个格,等到暮年时再次听到那时的歌,会有一丝的欣喜因为我们曾经也那样青春活力地过过,或许会流下一些眼泪因为这首歌是为某个人而学的,而此时他已不知身处何方了,他所有的一切也只剩下在回忆里了……
在我们的青春里一定有一段值得回忆的恋情,幸福,快乐,伤心,难过,欢笑,眼泪……都是它的过程,细细回味,它赠与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难忘的经历,更让我们学会成长与面对。。多少年后,我们在乎的或是念念不忘的,不再是当时的那个人,而是和他一起走过的那段青春。。我们会抬起头感慨:那段日子过得真好……
美好的青春里我们也曾疯狂过。也许我们疯狂的喜欢过一部电影;疯狂的喜欢过一本小说;疯狂的要学跳舞;疯狂的喜欢过一个人……或许这种疯狂也是傻傻的吧,就像,我们傻傻的想每天都有流星让自己愿望成真;傻傻的想要一双水晶鞋;傻傻的想遇到一个白马王子;傻傻的想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
青春里还有太多,还有太多的事,还有太多的人,还有太多的情感,太多太多它能承载的,我却道不出,浅浅的写些文字,也只为纪念……我无从哀伤,只是淡淡的思念……
面对终将逝去的青春,我依然执着向前,走动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我们的脚步,无力挽回的过去就让他过去,充满希望的未来需要我们现在的拼搏……让我们各持手中的彩笔描绘各自的青春,大声呐喊:青春不要留白……将所有的热情散尽……
就这样简简单单,青春随风而散,还可以重生……就算时间走了,我们的记忆还在……就算青春走了,我们的希望还在……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青春励志小散文:你不能什么都想要
作者:陈大力
私信里最多的是关于大学的问题。
有一天一个读者问我:陈,我什么都很认真去做,为什么总是被周围的人比下去?为什么始终忙着,还是觉得虚度光阴了?
其实是很普遍的问题。
你在上大学,处于最好的年纪,生活中最不缺乏的就是,种种充溢的可能性。
你在入学第一天就告诉自己:这是我最好的提升期,我要做更棒的人。
你大笔一挥,挥出一张豪情万丈的计划书。你要扎实学习,要发展自己,要门门高分也要日子精彩,健身,写字,培养新爱好,做熠熠生辉的人。
几乎每一节课,你都认真听了。你暗自觉得自己好努力了,心里为自己歌功颂德了一把。
你加入了很多社团,为琐事忙到没有时间吃饭。你心里一叹,自己好苦情,好有奉献精神。
你偶尔去了一次健身房,忙不迭找好光线和角度,朋友圈打卡。朋友们评论你活得好正面好积极,你轻轻一笑,你也是这样觉得的。
期末了,你提前一个星期苦战,把借来的复习资料过一遍又一遍,在暖气缺乏的自习室每天坐到晚上11点。你觉得你好拼命,好辛苦的。
暑假了,你去实习,每天挤早晚高峰的地铁,把歌颂梦想的文章在深夜里翻看,办公室昏昏欲睡九个小时,你下班前发自拍在微博上配鸡汤,讲道今日隐忍会成就明日伟大。
日子就这么摇摇晃晃到了大三。本以为会从容自得,你却突然慌了。
回首过去的两年,你做了些什么?
你不是那种在寝室从早耗到晚的人,你一直在忙。但是你忙出什么名堂来了吗?
没有。
再回头看,那些从一开始就专注学习的人,成绩斐然,排名傲立班级;那些在社团长时间工作的人,都爬到了不错的位置;那些闷声健身的人,很少在朋友圈发个零星半点,但也拥有了精致的身段。
但是这些事,你也都做过啊。难道自己真的什么都不如别人?
发出疑虑的你,好像忘了一件事。
那些专注学习的人,可不是上课听讲就结束了。他们的课余时间贡献了多少给图书馆?你不清楚,因为你去“忙别的事”了。
同样的道理,你永远不知道,别人为了把一件事做到你眼中的“最好”,花费了多少时间。
我一直觉得,很多人都太贪婪了,什么都想要做到拔尖。
这当然不是不可能的,至少时间管理术和成功学的写作者,也都孜孜不倦地向你灌输人生的无限可能。
但是他们再怎么舌灿莲花,再怎么把光鲜亮丽的成绩拎出来引诱你购买他们的生活方式,真正要去践行的人是你自己啊。哪怕最大程度地克服了惰性,你也得面临时间分配的压力。
你可以把24小时当25小时过,做5件事,每件事5小时。
但蛮残酷的是,你还是拼不过那些只做一件事,每天10小时的人。
其实是相当基础的道理,但放在大学上,很多人好像就迷糊了。我们都看过了太多荣誉沉甸甸或者满世界跑的人,我们都以为可以过出那样五光十色的日子,像任何一部开着大光圈的青春片里的主角。到最后往往是体验足了,却没有真正获得什么。
年轻时代真是充满着谬论的。正是最新鲜蓬勃的心,跟世界面面相觑的年纪,有点想拼点天高地厚,穷尽人生所有可能性的。
但是时间和精力,往往不允许我们面面俱到。
就像我其实一直以来,特别佩服那些大学四年能不被些熙熙攘攘的东西扰乱,始终保持静心读书的人,胜过东奔西走,很多人眼里充实且多样的自己。
谁说只做一件事不好?把一件事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极致多好啊,像是现代社会里匮乏的,穷山尽水的工匠精神。
都知道大学四年很宝贵,它只有一次,你想要抓住的太多了。
——但也不必一定让自己三头六臂的。
非常在意成绩,就脚踏实地学;想在社团锻炼自己,就多花时间跟别人相处;想好好健身,就沉下心每天打卡。如果你什么都想做,尽情尝试没关系,但要接受你自己可能做不过别人的事实。
说白了,得到必有失去。生活或许宽阔,一马平川,但我们只有两只手。
抓住你觉得最重要的,别太在意别人选择了怎样的日子。
纵然年轻,你也不能哪种样子的生活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