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青春的短篇散文
励志青春的短篇散文
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时常找一些励志青春的短篇散文来看看,那么励志青春的短篇散文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青春的短篇散文:让30岁少些后悔
作者:贝小鱼
20岁的年纪,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岔道口,些许彷徨,些许迷茫,些许期待。很多路,你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因为,错误中,你可以获得成长;失败时,你可以看清自己;焦虑过,才会更加明确方向;犹豫了,才知道何时不该踟蹰。
如下10点建议,送给处在岔道口的你,也送给我自己。
1、饱读诗书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有的虽然不能完全对等于颜如玉、黄金屋、千钟黍。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在对事物的理解上更加包容,对人更加豁达,对感悟更加深刻。
多涉猎一些自己学科以外的知识和领域,可以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让认人到成长。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此种种,皆有所得。
2、出去旅行
马克吐温说:“旅行是消除仇恨和无知的最好方法。”20岁的青春年华正值美好的时光,没有负担,不必焦虑,趁着还没有被工作缠身,事业牵绊,快点出去走走,哪怕是和同学朋友一起互换旅游的机会,相互借宿也要出去看看。你的眼界,决定未来的世界;你走过的路,影响着将来的方向。不用奢华的酒店,饕餮的饮食。
哪怕是简单的旅行,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差异,甚至乡间小道,都有可能是你改变自己的想法的起点。所以,别犹豫,想方设法,去旅游吧。
行走,不停歇的行走,意义就在脚下,有人的其实就是在边旅行边探寻人生的意义。也有人说,旅行是为了逃避,躲开一些人,一些琐事,一些思绪。其实,旅行的价值,就是感受心灵的洗礼,与自然融合,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
3、谨慎择友
托尔斯泰说:“为了找到一个好朋友,走多远的路也没关系。”真正朋友,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反过来,不好的朋友,可能也是你一被子最可怕的毒品。多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对世界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反之,也可能让我们消沉、挫败、痛苦。
你不需要很多的朋友,而是那些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能够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伸出援手,在你失落时默默地陪伴你,在你受挫时给你一个可靠的肩膀给你依偎。
尽可能地慎重交友,多结识那些志同道合,彼此依存,相互鼓励,给彼此带来力量感的朋友,尤为重要。
4、选择善良
贝多芬说:“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年华逝去,我们会逐渐明白,财富是拥有,而善良是选择。大街上的乞讨者如果真的没有办法自谋生路,可以选择给予支持;处于无助的人们需要帮助,伸出援手是高尚灵魂的体现;在最低落的人生之旅中,给别人以力量是仁厚的象征。
无论是谁负了我们,选择隐忍和善良是我们打造无愧内心灵魂的最佳归宿,但不可失去自己的原则,否则便成了懦弱,这也不是我们需要的。你的善良,会有人读得懂,时光过去,内心安然。
别人可以怀疑你的善良,也有可能误会你的善良,但善意地去面对,得到的却是内心的平和。
5、珍惜时间
杰弗逊说:“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是一样。把你的时间花在值得的事情上、值得的人身上、值得的情感上。那些一味地浪费你的时间的,或是不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统统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
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时间也就是尊重自己的时间。约会的时候别迟到,上班的时候别早退,学习的时候别偷懒。
如果你认识了不懂得珍惜你的时间的人,尽快离开他,这样浪费不值得。年轻并不是最资本,懂得把握才是,而青春却只有一次。
励志青春的短篇散文:没吃过苦,就总觉得全世界都对自己不好
作者:赵星(笔名:一直特立独行的猫,80后作家)
老高昨晚跟我说:“我太忙了,白天要忙饭店里的事儿,晚上要发货什么的,我回家就一件事洗澡睡觉,压力太大了。”
在我印象里,老高就是高中时候那个只会咧着嘴笑,不好好学习、家境还特别优越的幸运女孩,特别爱购物,出门就花钱,看见好的就往家撸,都不带眨眼。我们头对头睡过了整个高中,我想不明白,老高那么好的家境,且美貌与妖娆于一体,干嘛要让自己过的这么辛苦。
老高说:“我长这么大了,不能再花爸妈的钱了,他们给我我也不能花了,我得靠自己。”
所以,当老高努力赚钱,爹妈买房子时候她想孝敬一下给点钱,但发现给爹妈的钱还买不了一个车库的时候,老高突然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也理解了父母多年给自己优越生活背后的从没说过的辛苦。从那时候起,老高变了,卖力的赚钱,甚至不惜把自己搞到忙的焦头烂额。她总跟我说:“赚钱,没那么容易,没吃过那份苦,就总觉得全世界都对自己不好,什么都应该很容易。”
上周30周产检,医生翻我病例无意间看到体重记录,从孕前到现在将近8个月,只长了6斤,小孩健康标准,符合实际孕周的大小,我也行动自如,没有出现任何怀孕晚期的类似浮肿啊腰痛啊的各种症状,也没有妊娠纹。医生问我是不是做了什么,我想了想,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控制,只是各方面比较注意。
虽然我很窃喜,但还是很想知道是不是偶然,于是回来去找孕前的健身教练。教练笑的哈哈哈的说:“你是不是都忘了,你孕前健身的几个月,每周三次那么高的强度是是白练的么?反复练习腹部肌肉,消脂的同时让你的腹部肌肉有弹性;扛杠铃从5kg加到30kg,练腰肌背肌让你孕期不会因为孩子压迫而腰疼,整个健身过程你的肥肉都变成了肌肉,新陈代谢速度快,吃的越健康身材就会越好,都是脂肪才可能长得快又胖啊。”
说实话,没有哪个女孩不怕变胖,而怀孕变胖就好像是一场明知道会输的战争,但还必须要打过去。即使知道产后能喂奶或者减肥瘦下来,但谁也不愿意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十个月一斤一斤上升体重的变化。在还没有怀孕的时候,我在健身房里见过很多很胖的姑娘,他们可能并不都是怀孕变胖的,但每个人都好辛苦好辛苦的去练。我记得有一个很胖的姑娘,就是那种特别虚胖,走两步感觉全身的肉都在颤动的胖,每天都呆在健身房里,她的教练在旁边有时候都有点放弃她。
但只有姑娘自己,一直在坚持。我不知道后来的她怎样了,我只记得,如果我那么胖,我估计都没有勇气进健身房,没勇气让别人看到我一身颤动的肉。如果说那时候的我,拼命练习是因为交了很贵了教练费而迫不得已,但现在回想起来,我总觉得是自己潜意识里明白早起有多难,练的有多累,想要的也绝不是瘦回一身松肉那么简单,因此脑子里条件反射般的自动抗拒周围人说的“怀孕随便吃啦,宝宝最重要”之类的话。
正是因为教练带我流过最疯狂的汗水,扛过30kg的杠铃,累到躺在地上拽也拽不起来,就再不会随随便便用任何理由去放纵自己。
很多人问我:“你怀孕都吃什么?有食谱吗?你是不是不吃主食?怀孕还锻炼吗?”其实我想说,我怀孕之前的健身真的好辛苦,才把吃点就胖的脂肪体质变成肌肉体质。
很多跟我说:“我朋友/我姐姐/我本人怀孕涨了40斤,产后喂奶辛苦什么的,比怀孕前还瘦,根本不用控制,哪里用那么辛苦?”我信,但这不是我。我不能保证我胖40斤的话,产后能瘦4斤还是40斤,我只能去信我自己看得见的变化和努力。
很多人问老高:“老高你真有钱,开饭店赚钱吧,代购肯定很赚钱吧!”可谁见过老高早起去饭店,半夜在家自己装箱打包再自己运到邮局一个个写快递单的辛苦?
很多人问老高:“老高简直就是女神身材啊,那么瘦,吃那么多都不胖啊。”可老高大学也胖的大象腿肉饼脸,但女神身材是活活累瘦的。老高天天经营饭店,还要去商场买货打包发货一天出门好几趟,吃多少没倒贴着消化就不错了。
没吃过苦,就总觉得全世界都对自己不好,总觉得是自己命不好。别人成功都因为有爹妈,有关系,有钱,有老公,有富婆,就你最惨,自动屏蔽别人下过的辛苦,只看到别人的光鲜。当然,也有一些人,吃过一些小苦,就觉得自己苦的不行,别人都不能比自己强,比自己强的就一定是因为有爹妈,有关系,有钱,有老公,有富婆,反正绝逼是假的。
很多时候,你见过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辛苦的让你睁不开眼。
励志青春的短篇散文:拼爹只是无能者失败的自我安慰
大学生就业是“拼爹”还是拼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越来越不明晰,那些回答拼能力的声音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弱。
事实真是这样吗?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0个省份发放调查问卷,对近6年来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和已就业大学毕业生进行对比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现在找工作主要就是‘拼爹’”这一说法,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中持同意的比例为47.1%。在找工作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人”排第一位的是朋友(61.3%),家人排在第二位(55.4%)。在他们认为最有利于就业的因素,主要是“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63.7%)、“工作能力强”(48.6%)等,选择“父母、亲戚的帮助”作为最有利于就业的因素,列在第六位(19.0%)。
社会舆论和媒体似乎不停地暗示,“拼爹”已成为一种时代病,大学生就业更是一场“拼爹”的竞赛。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拼爹”的舆论背景带给大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仍然是有的,47.1%的未就业大学生同意“现在找工作主要就是‘拼爹’”,这已是很高的比例。但所幸,现实给他们的感受要好一些,在找工作过程中,“父母、亲戚的帮助”仅排在第六位,真正靠的还是经验和能力。
“拼爹”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极端个例经由舆论放大后,拼凑起来的社会假象。“拼爹”这个词从诞生就带着人们对权力和金钱所编织起来的“资源”的怨愤,它所指向的是社会正常秩序与价值的扭曲。就如网友评选的“四大名爹”一样,在调侃背后是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在媒体的传播与放大中,“拼爹”成为一些人对这个时代的刻板印象,先入为主地认为社会已经进入“拼爹”时代。
不可否认,“拼爹”确实存在且改变着社会的价值生态。在我们身边,在各种媒介信息里,可以看到很多人确实“拼爹”成功了。各种“名爹”、“干爹”以及他们所延伸出来的权力和金钱的关系网,圈走了一些机会。这种小比例的成功显然在腐蚀着种种美好的价值观,挫伤了一些年轻人的斗志和对社会的信心,使一些年轻人迷茫、困惑,甚至放弃个人的奋斗,随遇而安或怨天尤人。
消除“拼爹”成为社会主流的假象,必须封堵“拼爹”的各种制度漏洞,让大学生在更健康的环境中拼能力和汗水,真正还他们一个健康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拼爹”成为社会主流的假象,也需要我们客观理性地观察社会和时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这份研究报告,以及我们和周边人的真切感受,都客观真实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拼能力仍是这个社会的主流。这说明,社会现实并没有那么坚硬和冷漠;大学生在“拼爹”文化盛行的社会中,仍然保持对社会的客观判断和对未来的信任。青年人、未来社会的创造者有这份信心,我们更可以相信,这仍是一个拼能力的时代。
我们也欣慰地看到,放肆的权力正被重新关回笼子,“拼爹”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有些“拼爹”成功的典型正成为“坑爹”的典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对国家有着良好预期,七成多对“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拥有信心。数字背后既有大学生对这个时代和社会的信任,更有对拼能力成为未来社会纯粹追求的期许。我们不可辜负年轻人心中的美好。
看了“励志青春的短文”的人还看了:
1.青春励志美文摘抄
3.励志青春唯美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