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qq空间日志摘抄3篇
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日志伴随我们一路前行,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励志qq空间日志摘抄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励志qq空间日志摘抄:做一棵只管成长的树
他出生于辽宁沈阳,从小就喜欢音乐,并且在这方面很有天赋。9岁那年,为了让他的爱好有所发展,父亲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工作,陪他来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尽管他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但他非常懂事,也非常刻苦,除了学习文化课外,他每天都坚持练琴八小时以上。一段时间下来,他已能熟练地弹奏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而这两首曲子的难度都相当高。
正当他沉浸在进步的喜悦中时,一天晚上,居委会的大妈气冲冲地敲开了他家的门。为了表达邻居们的愤慨,那位大妈毫不客气地对他说:“你不要再弹琴了,你的琴声实在吓人,吵得大家都无法休息。你以为你是谁呀!贝多芬,克莱德曼?趁早收起那份心吧,学琴的人多的是,你看有几个人能真正出名呢?”
不仅如此,在学校里,许多同学都看不起他,嘲笑他是东北的土包子,嘲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更令他难受的是,一位钢琴老师也泼他的冷水说:“你还是赶紧回沈阳去吧,以你这样的资质,再过一百年,也不可能成为一位钢琴家!”他心灰意冷地回到租住的筒子楼里,哭着对父亲说:“我讨厌北京,讨厌钢琴,讨厌这里的一切,咱们回老家去吧,我再也不学琴了。”
父亲听后,没有像往常那样安慰他,而是将他带到公园的一片树林前,父亲指着其中的一棵树说:“孩子,之前,曾有不少路人对它指指点点,有人说,这棵树平淡无奇,没有什么观赏价值;有人说,这棵树不久就会枯死,根本不会有长大的机会;有人说,从来没见过这么丑陋的树,简直是影响市容;也有人说,干脆把这棵树挖走,重新再栽一棵,免得它碍眼。对于人们的评头论足,这棵树一直保持着沉默,它只管自顾自地生长着,每天照样吸收阳光雨露,照样从土壤里吸取营养。你看现在,它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还开出了奇香无比的花。”
父亲顿了顿,接着说:“孩子,做人就应该像树那样,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你只管自己生长,当有一天你芬芳馥郁时,别人自然就理解你了。”听了父亲的话说,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他一心一意地练习钢琴,不管别人怎样打击他、讽刺他,他始终紧持自己心中的梦想,数十年如一日。八年后,谁也没有想到,当初这棵毫不起眼的小树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巨树,年仅17岁就享誉全球,万众瞩目。
他就是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一部钢琴的发电机”“中国的莫扎特”的著名钢琴家郎朗,他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曾先后参加过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2008年诺贝尔颁奖音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等,还曾在美国白宫举办过专场独奏会,被奥巴马称赞为“世界和平的使者”。如今,郎朗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成为世界音乐的一张名片。
郎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卓越的成就,可以说那棵树帮了他很大的忙。做一棵只管成长的树,这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
励志qq空间日志摘抄:坚持下来的人赢到最后
我经常收到一些在校大学生的来信,询问关于实习和学业该如何分配时间的问题。比如:“公司说最好全职实习,那上课怎么办?”“我现在大四下学期要写论文,但是也要实习,如果申请一个月的假期,我的实习位置很快就会被人顶替。我在这家公司实习快一年了,眼看着到了决定能否转正的关键时期,我不想这样放弃。”
我想了想自己带过的实习生,好像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仔细问问,无非就是无法平衡学业和实习的问题。他们确实困惑,但给人的感觉是,这些年轻人不能承受一点点的压力和紧迫感。我曾经仔细观察过他们的工作状态,看到了下面的现象:中午一到就看不见人影,不到下午两点不回来;一到下班时间就开始相互召唤着大声商量去哪里吃饭、唱歌;微博上常有一起吃吃喝喝的照片,工作做不完就出去玩,之后再回来加班到深夜,然后抱怨没有时间兼顾学业。
同事之间吃饭、唱歌、交流感情当然可以,但对实习生来讲,这并不重要。如果你有时间吃喝玩乐,为什么不能回宿舍写论文看书做作业呢?你的时间真的是被公司拿走了吗?
为什么公司愿意招名校的学生作为实习生甚至是正式员工?这也一直让二本学校出身的我觉得很委屈。直到有机会到北大进行了两年的交流学习,我才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一直都觉得名校生也就是高考成绩高一点儿,后面怎么样还是要看个人发展。但经历了这两年我忽然明白,名校意味着更坚韧的态度,更笃定的信念。
这两年中,我学会了在半小时内吃饭、换教室,习惯了中午上课时依然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见识了上课的时候一回头,看见某帅哥捧着一寸厚的英文原版书大快朵颐地阅读,也适应了期末考试全部结束后,依然到图书馆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些很硬的东西也许并非来自个人意愿,更多的是环境的迫使,但结果是,这些学生从中学会了承担压力,让内心坚强,并能更好地平衡时间。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也学会下意识地强迫自己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自己也能变得和名校生一样优秀,而不是自怨自艾。
我的很多师弟师妹在各种很有名的公司供职,BCG、麦肯锡、宝洁、IBM等,他们几乎每一个人在此之前都经历了漫长的实习以及艰苦的面试。我的一个师妹,大一时申请了我的实习生,但是面试没通过。我跟她讲了问题所在,没想到她真的用了两年的时间去弥补自己的缺陷,大三时重新申请,成功入围。在实习期间,她也要去上课,也要参加社会活动、交朋友、写论文。一年之后她留在了公司,去年申请到了唯一的名额,去美国总部边读书边工作。我曾经跟她说,看着你我都觉得累。可结果是,她不去谁去呢?还有比她更能坚持的人吗?
记得临近大学毕业那段时间,因为即将在著名的K公司转正,我被邀请去一些学校分享关于实习和找工作的经验。很多同学都问了我同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你成功地从实习生转正,拿到我们都渴望的录用通知书?K公司很少招应届毕业生的呀。”
我的答案是,坚持和不懈的努力。
我记得大四那年,周一到周五我都要在公司上班,晚上回到宿舍熬夜写毕业论文,周五晚上坐一夜火车回东北,回学校参加各种考试,周日晚上再坐火车回到北京。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我曾经以为就我一个人经历过那么痛苦的挣扎,后来四处询问那些已经顺利入职且发展非常快的新员工:“你们当年是怎么过来的?”
“晚上写论文,还有周末。结束加班到晚上睡觉不是还有两个小时吗?”
“就坚持着,一边上课一边写论文。我出国交换的时候也是前10分钟还在打工洗碗,后10分钟已经在上课了。”
“都是挤时间,哪有那么多整块的时间啊。白天来实习,有课的时候就坐公交车回去上课,写作业写到深夜两三点,早晨8点起来继续上班或者上课。这也没什么,都熬过去了。”
有时候,一直坚持就能成就一件事。那么多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还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