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故事 > 诸葛亮励志学习故事

诸葛亮励志学习故事

时间: 镇圳1216 分享

诸葛亮励志学习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所有看过三国演义小说中最出名的人物了。诸葛亮在未成名时的求学时光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诸葛亮励志学习故事,欢迎大家参阅。

  诸葛读书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

  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

  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诸葛亮:人要有三明——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论做人还是做事,眼光要长远,要有预见性。

  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

  没有远见的人只能看到眼前,而有远见的人会看到将来可能存在的机会并积极做好准备,要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人生路总是布满荆棘,先见之明可以帮助你趋利避害,寻找机会,减少路上的阻碍。

  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有先见之明的人能够见微知著,通过蛛丝马迹推断出事物发展的大致方向。

  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二人进行了一番对话,这也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在与刘备的对话中,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形势,给刘备指出了一条“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之路。

  隆中对策的故事还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有先见之明的人有格局有远见,每天的生活都是限量版,生命需要的是未雨绸缪,不是亡羊补牢。

  自知之明是修养

  人贵有自知之明,世界上没有全能型的人才,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功。

  《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之明是一种修养。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也别高估自己。

  生活中高估自己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认为别人的成功只不过是碰到了好的机遇或是得到了伯乐的赏识,要知道不论是运气还是赏识都需要实力。

  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陈寿在《三国志》中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领兵北伐,“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北伐失利虽不能归咎于诸葛亮一人,但陈寿认为诸葛亮对此有很大责任。

  据《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也曾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正确定位。

  正如韩信对刘邦所言,“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知人之明是成熟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知人”。

  知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苏轼曾说“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在日常生活中,知人之明有助于帮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心灵相契的朋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准确了解一个人,应该从细节、小处入手,时间会告诉你谁是你真正可以信赖的人。

  知人之明是一种成熟,是经验的积累。有知人之明的人不会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自己的一面之缘就对他人下判断。

  诸葛亮写过一篇文章《知人性》,文中提出“知人七法”。

  诸葛亮一生识人的最大收获恐怕就是刘备。刘备生性良善,“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为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不惜三顾茅庐,一再邀请。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正是看到了刘备的这份良善,诸葛亮才甘为其驱使。

  人生就是一条长长的隧道,也许途中你会遇到暂时的黑暗,记得带上三盏明灯上路,以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照亮前进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诸葛亮所留的三句话

  志向远大,必然甘于寂寞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一个人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如今社会,网络越来越发达,同时也导致人心的浮躁;网络虚拟的世界几乎每天一变,更是丰富多彩,让人流连忘返,但各种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导致了现实的空虚,当人脱离网络世界之后,回想现实中的自己,却总是不免彷徨,手足无措,内心越来越急躁。

  其实,士生于世,不该如此,一个真正有志向,有抱负,责任心强的年轻人,都应该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管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让自己过多享受的物质生活,丧失自己拼搏的斗志。

  那么要如何做到自律呢?

  正如诸葛先生所言,一个人要将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了,就能够明确自己的志向;懂得平静下来学习,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所谓:“心若池中水,乱则不明”,池塘越平静,越能清晰地映照万象;人心越宁静,越能客观地认识世界。

  很多时候,不是没能力看透,只因心太乱,导致我们不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所以,想要把这个世界看清,先要沉淀自己的心。心乱一切乱,别让一颗小石子击碎你的心智。

  凡事,多往坏处想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意思是,想要从一件事上得利,就要考虑到它所带来的害处;想要成功,先考虑失败的结果是否能承受。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柄双刃剑,总有正反两面的意义,一件事情都是有对立的两面的,有好处必然会有坏处,有成功的可能,必然会有失败的可能,某个东西能够给予你快乐的同时,必然也有让你不快乐的因素。

  很多时候,我们考虑问题不要只想着好处,要多想想其中的坏处,或许是挖掘其中的坏处,懂得权衡利弊,做到有备无患。

  其实,那些只想着好处的人,大多都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人,只要学会压制心中的渴望,不让自己浮想联翩,就不会导致考虑问题不全面的情况发生了。

  先干小事,才能做大事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意思是,要干大事 先干小事 不要想做大事看不起做小事。

  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人生是由许多的小事构成的,每一件小事的完美,积累起来就是人生的完美。一个细节、一件小事,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资治通鉴》中有言:“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

  抓细节,勤小物,是古人的经验。很多事情,都是要从细微之处做起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弄得自己每天疲惫不堪。

  毕竟,有些问题一开始似乎并不严重,后来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问题大了,就难以挽救了。

  周国平也说,凡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往往也做不成大事。

  所谓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不想做手边的事,只想做天边的事。

  所以,我们要想解除迷茫,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能力不是从做大事得来的,而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中慢慢锻炼出来的。不然小事不肯干的你,大事也轮不到你。

419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