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读书励志故事
刘伯承读书励志故事
刘伯承出身行伍,戎马一生。他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谋。在川军之中他就有了名将之美称。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他善于学习,勤于动脑,使他的指挥艺术逐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上军神之路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xxxx,欢迎大家参阅。
刘伯承元帅的读书故事
军事家刘伯承,用兵如神,指挥若定,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他小时候顽皮逃学、令父母生气的事,却鲜为人知。
刘伯承刚满5岁,父母就送他进了学堂。到了学堂后,他根本不用心学习,整天贪玩,成绩很差。父母心里很着急。
一天,刘伯承放学回家,又想出去玩,妈妈把他叫住说:“你书背熟了吗?只顾贪玩怎么行?”
刘伯承说:“背熟了。不信,我背给你听听!”
刘伯承知道妈妈不识字,随便嘴里念什么她也不知道。于是,他信口胡乱背了一通。
刘伯承的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伯承在门外给妈妈胡乱背书时,父亲在屋子里听见了,觉得文不对题,就走出大门,生气地说:“孝生(刘伯承的小名),你背的是什么书?”
刘伯承知道在父亲面前是混不过去的,只得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在……”
父亲严厉地说:“你以为妈妈不识字,就可以欺骗她,这怎么能行。小孩子要学好!”
刘伯承受到父亲的批评,羞得低下了头。
父亲这么一说,妈妈知道孩子在欺骗她,伤心地哭了。她边哭边当着孝生的面说:“唉,谁让我小时候家穷,念不成书呢?如今连自己的儿子也欺负我了。一个人不识字,做个睁眼瞎子多苦啊!”
父亲把刘伯承拉到身边,摸着他的头说:“孝生,你自己说,以后咋办?”
刘伯承知道欺骗妈妈是不对的,便走到妈妈跟前,拉着妈妈的手说:“以后我再也不说谎了,好好念书......“
刘伯承元帅轶事——传说中的“半个军事家”
在20世纪30年代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后,在日本军界一度盛传着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或曰“三个半参谋长”)的议论。即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国民政府陆军大学代理校长的蒋百里;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代参谋总长、国民政府陆军大学教育长的杨杰;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桂系军阀首脑之一的“小诸葛”白崇禧;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的刘伯承。其中因为刘伯承瞎了一只眼睛,故算成为“半个”。
在上述四人中,有的是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如蒋百里、杨杰;有的是军事谋略家、著名战术家,如刘伯承、白崇禧,都创下了各自不凡的成就。由于因缘际会的关系,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表演的舞台不同,也不好强行论个高低。单就实战中的军事指挥艺术来说,却是只能算为“半个”的刘伯承之功业最大,勋名最盛,传奇也最多。俄国大元帅苏沃洛夫曾有过一句评论拿破仑的名言:“那个孩子总是走得太快!”意思是拿破仑不循常规训练和使用兵力,在机动性上超出同时代所有军队一筹。就这个意义上而言,刘伯承元帅善于因敌设势,反常用兵的军事成就,也是在同时代将领中走得太快的一个。
鉴于刘帅的生平事绩已经广为人知,笔者在此便不多加赘述,只是信笔游来,点到为止。
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排名第四,位居朱德、彭德怀、林彪之后。有人就不服了,那朱德当过红军总司令,彭德怀当过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战时期二人是八路军正、副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副总司令,历史地位无法超越。林彪排到第三据说主要是凭战功,而刘伯承的战功就不能说比林彪差多少,论起军事生涯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富性来说,更是比林彪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刘伯承会排林彪后头?其实还有不服的。谁呀?贺龙。当年在授帅名次确定时贺老总私下就有了议论:南昌起义时我是总指挥,刘伯承是协助我制定军事计划的参谋长,林彪不过是叶挺手下的一个小连长,凭啥都排我前头?
实际上贺老总与刘帅的拥趸还真不必着急。55年授衔的元帅排名,却是以54年重新设立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人员排名为标准的。当时新军委人员的排名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这12人中,除毛泽东、邓小平外,其余人便成了十大元帅,名次也顺延排来。刘伯承之所以排到第四位,主要原因是根据52年军队干部定级的9等21级,朱德、彭德怀、林彪排在一等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之列,后边的刘伯承等7人排在二等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和军委委员级之列。按照这个标准,刘伯承当然要排在林彪之后。至于剩下7位元帅的排名,除了级别职务外,才是资历、贡献、战功等其他因素。与刘伯承相比,贺龙的军事生涯显然要略逊一筹,排在刘之后也不需要有多大抱怨。
刘伯承有几个流传较广的外号:一个是“军神”,两个是意思差不多的“独眼龙将军”、“刘瞎子”,还有一个叫“当代孙武”。仔细论起来,前三个外号实际上都与同一件事情有关。
1916年初,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参加蔡锷发动的护国讨袁战争。在3月20日指挥部队攻打四川丰都县城时,不幸头部和右眼中弹负伤。由于伤情严重,刘伯承不得不隐瞒身份潜往重庆治疗。在重庆临江门一家德国人开的私人诊所中,刘伯承接受了两次眼部手术。以下是陪伴刘伯承前往就医的王尔常先生之现场目击记录:
“第一次手术只是割去腐肉,理顺血管,费时尚不久。数日后阿医生自德国为将军配制之假眼带来时,伤眼重生腐肉,较前尤多,乃动二次手术。更因须配合假眼,故二次手术历时近三小时。当时将军(即刘伯承)拒绝施行麻醉,曰:‘救国救民,来日方长,安能损及神经?’阿医生既系名医,骄傲自大,又秉军国主义恶习,不素对病人有畏痛呼喊者,每打骂随之。将军在第一次手术中即安然稳坐,阿医生已连连点头,口称‘好!好!’二次手术为时既久,将军仍肌肤不跳,面不改色。包扎既毕,阿医生见将军手捏之椅柄已汗水下滴,诧曰:‘痛乎?’将军笑曰:‘些须七十余刀,小事耳!’阿问曰:‘何由知之?’将军曰:‘每割一刀余暗记一数,定无误也。’……昔华佗之疗关羽也,服以全身麻醉之‘麻沸散’,仅施刀于臂耳。将军两次疗伤,余皆亲侍左右,目睹其沉雄坚毅,令西医瞠目,军国主义都咋舌,非超关羽千百倍乎。”
正因如此,德国医生在术后惊叹地称赞道:“这位刘明昭(刘伯承的化名)不仅是个标准的军人,而且简直可以说是个军神!”
以上便是关于刘帅“军神”外号来历最为公认的版本。后面的“独眼龙将军”、“刘瞎子”,乃至“半个军事家”,都是缘于刘伯承只有一只眼睛。在四渡赤水后过金沙江时,红军抢占了三个渡口,但其中林彪、彭德怀军团控制的两个渡口既没船也架不起桥来。当时后面有几十万敌军正在追上来,形势非常危急。关键时刻,时为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指挥中央纵队在皎平渡抢到了两条船,一举偷渡成功,尔后又缴获四条船,这才保障了两万多红军用6天6夜从皎平渡全部渡过了金沙江。当时毛泽东兴奋地称赞说:四川人称刘伯承就是一条龙下凡,还是条“独眼龙”,天险长江怎么能挡得住龙呢!这不,“独眼龙”的版本也有主席一份。
至于“当代孙武”的外号,有说是蒋介石起的,也有说是毛泽东起的,暂无一个确定的版本。不过,毛泽东喜欢称刘伯承为“孙武”,这也是党内军内很多人都知道的。孙武是中国古代著书立说的大军事家、大谋略家,被后人尊称为“兵圣”、“孙子”,其历史地位自不用说。刘伯承能与孙武挂上,无论如何都是崇高的荣誉。就军事实践上来说,刘帅在数十年军事生涯中沙场百战,神机无常,胜绩不可凡数,这是国内外军事学界所公认的。相比于孙武一生中除了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攻入楚国郢都外,再难找更多的军事指挥记录,刘帅是要胜出一筹的。而就著书立言来论,刘帅虽不及孙武留下了《孙子兵法》那样辉煌夺目,却也在一生中写下了390万字的军事著作和190万字的翻译作品,他编写的军事教材曾教育培训了一代共和国高级中军官和部分越南军队将领,这个事功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更为难得的是,刘帅一生律己甚严,品行端庄,淡泊名利,虽为铁血疆场之军人,但常怀悲天悯人之执念,因而德高望重。朱老总就曾赞誉他为:“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应该说,刘帅是孙子兵学精神在两千年之后的一名合格继承者。
关于刘帅是怎么看自己“当代孙武”这个外号的,笔者并没有见到有关资料予以披露。不过,在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一个片段,倒是非常传神。淮海战役开始后,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冒雨从豫西赶到河南柘城地区的中野前方指挥部,与政委邓小平、第一副司令员兼华野司令员陈毅会合。
寒暄未久,邓小平便开门见山:“司令员来得正是时候,今天凌晨3时军委来电,不到一个小时,又加发了一份急电来。两封电报末尾都有‘越快越好,至要至盼’这个话,要我们……”
陈毅:“哦且慢且慢,我们让伯承这位当今孙武猜上一猜哟。一连两份电报,要我们干啥子?”
刘伯承:“你这是在将我的军呢,我怎么好胡乱猜测呀!猜错了,不是丢我们中国武圣人的脸嘛(众人大笑)。(略一沉吟)啊,我想,是要我们即刻攻占宿县。”
(邓小平微笑点头)陈毅:“是啊,我们和军委都想到一起了,都瞄准了这个锁钥重地……”
多说几句,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以中野的刘邓陈等人开篇,在叙事结构上就有重大问题。发动淮海战役是济南战役结束之际,华野代司令员粟裕首先提出来的,并得到了中央军委批准,中野是受命配合行动。舍此而求他,一部史诗级巨片在史实上便出现了重大瑕疵,交代得不清不楚,难怪会成为《大决战》三部曲中最为坊间所吐槽的一部。
刘伯承在年轻时候便以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而著称。他相继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和川、滇、黔军阀间的内战,执勇当先,连建奇功,曾被贺为“千里转战,凌厉无前,乘胜追锋,奏此奇捷,劳苦功高,至堪佩慰”,因而30岁时就有了“川中名将”之誉。朱老总在滇军中任职时,也曾在1920年的“靖川战争”中与刘伯承率领的川军对垒,结果被刘伯承打得大败。后来朱老总和刘帅都成了我军高级将领,有时摆起龙门阵来也会端出此事引为笑谈。
刘伯承一生曾9次负伤,全身战创十多处,多数重伤都为参加革命前所负,可见其冲锋陷阵之勇猛。叶剑英后来就写诗称赞他“遍体弹痕余只眼”,殊为形象。南昌起义的时候,刘伯承被任命为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负责制定起义的军事计划。起义失败后,刘伯承被中央派到苏联学习军事,先进了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刘伯承从身先士卒的“破阵将”逐渐转变为了参谋型统帅,日益显出了儒将风范。为了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刘伯承36岁开始学俄语,痛下苦功,“视文法如钱串,视生字如铜钱,汲汲然日夜积累之;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日夜攻占之,不数月已能阅读俄文书籍矣。”同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左权非常钦佩刘伯承的毅力,后来的战争年代中就经常拿刘伯承学俄语的事来作为励志范例。回国后,刘伯承在多年的戎马倥偬中坚持翻译苏联军事资料,著述甚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拍入了电影《大转折——鏖战鲁西南》中的《合同战术》。
近年来有些后人批评刘伯承不务正业,不学林彪天天总结念叨“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的战术,教部队打好仗,而总是整些以我军当时的条件远远用不上的“合同战术”、“苏军司令部野外勤务教令”等,纯属无的放矢。实际上,这些人是大大冤枉了刘帅。我们先看看刘伯承在关于战术理论方面有哪些著作:
《当前的隘路战斗》(1935年10月31日)
《从实战中联想到我军教育要注意的事项》(1936年9月20日)
《击退正太路敌人六路围攻的战术观察》(1937年12月27日)
《论游击战与运动战》(1938年3月)
《对目前战术的考察》(1939年8月22日)
《白晋铁路大破击的战术总结》(1940年5月20日)
《反对敌人大“扫荡”的战术指示》(1941年10月16日)
《太行军区二月反“扫荡”的军事经验教训》(1942年3月)
《太行军区夏季反“扫荡”军事总结》(1942年8月)
《敌后抗战的战术问题》(1943年7月7日)
《武工队在敌后活动的战术问题》(1943年7月27日)
《上党战役某些战术问题的指示》(1945年9月5日)
《上党战役经验的初步总结》(1945年10月14日)
《平汉战役某些战术问题的指示》(1945年10月17日)
《平汉战役的战术总结》(1945年12月1日)
《陇海战役主要经验总结》(1946年9月26日)
《定陶战役作战经过和主要经验》(1946年9月)
《鄄城战役的经过和经验》(1946年11月10日)
《巨金鱼战役的经过和经验》(1947年1月)
《敌前渡河战术指导》(1947年6月22日)
……
怎么样,够不够,就是一个《合同战术》吗?刘帅一生390万字的军事著述岂是浪得虚名!刘伯承性格好静,一生秉持军人习惯,嗜好无余,唯读书写字而已。因此,刘伯承勤于动笔,反复琢磨,不上升到经验总结的东西他一般不向部队宣讲。然而只要讲出来,就会雷厉风行,督促部队学习提高并不断总结。没有这两下子,彭德怀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岂会拿刘伯承“讲究战术”的事来训斥王近山等一干二野悍将?到了50年代刘伯承创建南京军事学院时,由于战役系中最重要的一门课战役法没有正式教材,他就亲自动手编写,整整7天7夜没离开过办公室。完稿后,刘伯承又亲自上台授课,继续打磨内容,最后才确定了教材。此事传开后,在军事学校学习的骄兵悍将们无不感动,从此传为佳话。
实际上,坊间的一些相关军史流传多为误读,是既不了解刘伯承,也不了解林彪。说到林彪,都知道他素来少言寡语,惜字如金。然而到了战术问题上,他就变成了一个“婆婆嘴”。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反复就战术原则问题向部队进行灌输,不断总结,大讲特讲,不厌其烦。由此,才创造出了著名的“六大战术原则”。林彪的特点是善于将艰深的理论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很会发明新名词,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是没什么文化的众多农村兵也能很容易地记住领会。如此一来,东北野战军的战术水平在各大野战军中便夺得了头牌。“一点两面”、“三三制”,后来连对手美军都印象深刻。在这个领域里,林彪的贡献要突出于刘伯承。刘帅总结战术原则并向部队进行贯输,首先是需要将领们领会,然后才是士兵,在效率上就不如林彪那样一竿子能捅到底。因此,当年在四野部队中指战员们都知道,“跟着林总打胜仗”,“跟着林总就是胜利”。到了二野呢,就需要刘伯承常常出来给手下大将们“安卵子”。一来二去,坊间的印象便也养成了。
另外,林彪可不是光动手不动口的统帅。都知道他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曾写过一篇《短促突击论》,可知道他还写过别的军事文章吗?下面也列一下清单:
《红一军团龙岩、漳州两役战斗经过报告》(1932年4月30日)
《有关集中兵力的建议》(1932年6月11日)
《同时攻击大余、南雄两城的建议》(1932年7月5日)
《江西南丰战役后第一军团作战计划》(1933年 2月15日)
《大龙坪附近战斗详报》(1933年2月27日——3月1日)
《报告左翼队攻击草台岗之敌的作战部署》(1933年3月20日)
《建议用运动战消灭敌人》(1934年2月10日22时)
《关于作战问题向军委的建议》(1934年2月14日22时)
《凤翔峰战斗经过及经验教训》(1934年2月16日16时)
《关于五次反“围剿”之战术问题》(1934年4月3日)
《关于作战指挥问题向军委的建议》(1934年5月4日)
《有关在温坊消灭由朋口前来的敌人的部署》(1934年9月3日)
《同杨成武谈怎样当师长》(1936年12月)
……
统帅就是统帅,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方面。还原一个历史人物,不是街谈巷议,人云亦云,那需要下功夫挖资料,出水才见两腿泥。
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刘伯承先是在上海担任了中央军委参谋长,参与策划全国的武装暴动;接着被任命为长江局军委书记,领导中共长江局所辖的军事机构和红军执行中央指示;后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协助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在前方指挥作战。在这一时期,刘伯承主要负责对于中央指示和军委战略意图的贯彻,并不是一线领兵作战的统帅。出于在苏联学习正规化军事理论的惯性,刘伯承曾撰文批评了红4军中有“游击主义”倾向,实际上是批评了毛泽东等人对红军的正确领导。后来,刘伯承也承认了错误,指出自己当时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期间,刘伯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作战,顶住苏区中央局的错误意见,主动撤围南丰,诱敌贸然东进,从而运动设伏,连续取得了黄陂、草台岗战斗的胜利,一鼓作气打破了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刘伯承先后向总部建议于黄陂、草台岗地区准备战场,并精心制定作战计划,功不可没。
后来刘伯承认识到了军事顾问李德指挥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错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甚至与李德当场争吵。结果不但没有被接受,反而把他撤职降到了红五军团担任参谋长。长征初期的黎平会议后,中革军委重新任命刘伯承为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在此后的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四渡赤水等战役战斗期间,刘伯承协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突围转战,终于渡过金沙江甩掉了追敌。直到1935年5月的会理会议后,刘伯承被任命为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同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进军大凉山,才算是有了独立领军的机会。著名的彝海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民区,体现了刘伯承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高超驾驭能力。抢渡安顺场,飞兵泸定桥,率红军右纵队在大渡河北岸连续奔袭,配合左纵队夺桥成功,显示了刘伯承的领军指挥雄风。其实,刘帅也是军政全才,只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从不显摆罢了。
刘伯承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
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陈毅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
邓小平同志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伯承是有大贡献的。”
面对荣誉和功劳,他本人生前曾谦逊地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