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励志创业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大学生励志创业(一)
那是2008年的夏天。20岁的李海洋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一个暑假,辛苦所得5500元,仅是入学费用的一半。李海洋哭了,“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我大喊,一定要做个有钱人”。
8月1日报道:至今,李海洋还记得高三暑假的那场雨。那天,打完第三份工,已是清晨3点多。“当时雨下得特别大。”他回忆说,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疼!”路面的积水没过了自行车的脚蹬子,自行车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条小船,李海洋哭了,“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我大喊,一定要做个有钱人”。
那是2008年的夏天。20岁的李海洋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整个夏天独自租住在离家50多公里的一个镇子上,一天打3份工,“上午为联通卖手机卡,下午为移动卖手机卡,晚上在烧烤店当服务员”。一个暑假,辛苦所得5500元,仅是入学费用的一半。最终,在学校和媒体的帮助下,他才得以顺利走入大学校门。
仅仅3年后,这位曾经的特困生已经成为石家庄博强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拥有一家冷饮店、一家饭店和两家通信产品店,快递业务也做得红红火火。
同时,作为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网球专业的大三学生,李海洋和其他同学并没有什么区别,“该上课上课”,除了是学生干部,他在全班还第一个入了党。
从摆地摊儿到打的收款
7月16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李海洋的母亲从承德县岔沟乡下局子村的家中给他打来电话。电话中,李海洋告诉母亲,父亲的药他下午就去买。
体育学院网球专业算是一个“贵族专业”,不仅学费要高出其他专业一大截,就读学生的家境一般也较为优越。与他们相比,李海洋算是一个典型的贫困生:父亲四级伤残,母亲高血压,一个姐姐还患有重病。
走上创业之路,李海洋是被贫穷所迫。
开始,李海洋利用周末去打工,“可两天的收入,刨去交通费等花销,也就剩下30多元,一周的饭费都捉襟见肘,更别说积攒出来学费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海洋从一同打工的同乡那里得知,给手机贴膜“挺挣钱”。于是他不上课时就到邻近的河北经贸大学门口摆起地摊儿,“我从批发市场进了货,买了一张二手的小桌子,椅子也没有,就坐在路边的水泥台上”。正值冬天,“实在冷了,就用打火机点燃手机膜的边角料,取一下暖。”
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比寒冷更可怕的是被同学看到后的“难为情”,“选择到离学校较远的河北经贸大学就是出于这个考虑。”可还是被一个骑自行车路过的同宿舍同学看到了,同学对他说:“差不多就收摊儿吧,挺冷的。”虽然知道同学是出于善意,李海洋听后仍觉得不是滋味。
每次摆摊儿100元左右的收益,确确实实改善了他的生活条件,“自食其力的自豪感也逐渐战胜了难为情”,他的地摊儿也摆到了自己的学校。(名人名言 www.lz13.cn)就在这时,他得知通讯运营商的“手机情侣卡”在异地恋大学生中颇受追捧。这种外地通讯运营商提供的手机通话服务,只要交一定的月租,国内异地通话在一定时间内可免费。“接到第一单生意时,‘进货’的费用是75元,而我手头只有50元。”和同学借了25元才做成了这笔生意,“一下子就净赚150元”。
于是,他迅速在各个学校组建了“手机情侣卡”的销售队伍,“从那时起,我开始打的去送货、收款”,每次都“满载而归”。
一元钱结交成功人士
李海洋的创业之路并非一直顺风顺水。“情侣卡”销售火爆时,通讯运营商却突然叫停了该项服务。当时已销售出去的手机卡和压在手里的手机卡总值20多万元,“就算我把卖卡的利润退给买卡人,但支付给营销队伍的卖卡费用是不可能收回的。”对于李海洋这样的贫困生,抗风险能力极其有限。有朋友劝他“耍赖”蒙混过关,但李海洋没有这样做,而是对卖卡人承诺:如果业务不能恢复,一定如数退款。
他一次次和通讯运营商沟通,一次次拨打有关部门的投诉电话,“投诉电话我拨打了不下一万次。”他强调,这可不是“概数”,而是货真价实的“确数”。“情侣卡”的业务奇迹般恢复了,但这次“打击”却导致他的营销团队解散,于是李海洋下定决心组建自己的公司。
资金是首先要面临的一大难题,这时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给了李海洋巨大的支持,“他说从我的故事中,看到了他当年的影子”。认识这位企业家纯属偶然。一次,李海洋坐公交车,一个中年人手拿一张百元大钞询问谁能帮他换零钱投币,其他人无动于衷,李海洋则热心地替他投了一元钱。简单交谈后,这位中年人给了李海洋一张名片,原来这是一位成功人士,“我们至今保持联系”。
李海洋本不善言谈,但这几年的经历使他认识了很多人,他们都对这个踏实肯吃苦的小伙子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现在我很享受和人相处的乐趣”。“我每次从老家回来,总会带些山楂、柴鸡蛋等土特产,用来感谢帮助过我的人。”他强调说,“这些礼物不关乎金钱,而关于人心。”正是怀着真诚与感恩的心,李海洋在陌生的城市里交到了朋友,甚至还有不少“忘年交”。
靠良好的人际沟通赢得的口碑,今年6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李海洋的快递业务一个月就为他进账十几万元。
“免费”的盈利模式
李海洋告诉记者,在他业务覆盖范围内,大学生求职中介业务让众多竞争者“溃不成军”。“作为一名找兼职时曾经上当受骗的大学生,我了解大学生求职时的感受,因而能为他们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这是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独门秘籍”。
自己创业前,李海洋也曾想找份兼职工作,他按照街头小广告找到一家中介公司时,这家中介却热情地邀请他做中介代理,每月底薪150元,介绍一个,还有5元钱的提成。李海洋为这家中介公司介绍了40多个同学,但同学们交了中介费后,却没有收到中介的任何工作信息。面对纷纷找来询问情况的同学,李海洋情急之下报了警,但中介公司已是人去屋空。而今,为了打消同学们“上当受骗”的疑虑,他要求业务员时刻保持电话畅通,并对求职者“时刻保持微笑”,他们提供公关礼仪等求职技巧方面的培训,同时制定《学生外出工作制度》,对兼职大学生进行约束,保证用人单位的利益。“对给我们提供工作岗位的用人单位,我们不收任何费用”,对于求职大学生,他们只收取100元的押金,“这是要退还的”,此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这家有1000多名兼职员工的中介公司是如何盈利的呢?原来,只有在他们公司旗下的实体店内累计消费一定数额的产品和服务的大学生,才能享受中介服务,“消费金额越多,中介的增值服务就会越贴心”。
“我们现在在几所高校附近开设了实体店,方便同学们来购物,攒积分。”他们还依托现有的快递业务开展送货上门服务,“以后我们计划逐步减少实体店,依托网店实行送货上门,这样既方便了消费者,也减少了成本。”
如今,李海洋正忙着在石家庄多个高校聚集区复制他的商业模式,构建着属于自己的小小商业王国。
大学生励志创业(二)
做校内外卖大三男孩看好赚钱商机
在校大学生也能发现赚钱商机,当很多大学生忙着找工作,忙着休闲玩乐的时候,余大海却做起了餐饮店的生意,成了名副其实的餐饮店老板。昨天中午11点,拨通余大海的电话时,那一头的他说自己正忙着送外卖。一直到了下午2点多,余大海才回电,说每天中午11点到2点,都是送外卖的高峰期,余大海,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07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时,还是一家刚开业不到一周的“宅时代”外卖店的老板。现在,在东方学院的生活区里,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身穿印有“宅时代”统一工作服的人在忙着送餐,而“宅时代”已成为学生间流行的 一个新名词。
兼职送外卖时发现了商机
现在读大三的余大海说,在读大二时,他就曾经做兼职送过外卖,“那时候送的外卖特别多,为了方便,我就把自己的行李箱找了出来,把外卖放在里面,拖着走。”由于外卖店大多离学校远,即使通过外卖车,送到学校也要一段时间。而余大海就是等外卖车到学校后,去取外卖,再根据地址挨个寝室送过去。
“每次,外卖车一到,就会有很多学生过来问,能不能顺便多送几份。”余大海说,就是那时,他突然想到,“外卖市场这么大,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大三大四的学生,课都比较少,很多人都爱呆在寝室里不愿意出门,做‘宅男宅女’,所以,我就将外卖店取名‘宅时代’。”余大海说,他希望这个名字能让“宅男宅女”们觉得亲切。
外卖直接从厨房送往寝室
瞅准商机后,余大海就开始认真计划这家外卖店,“我们的店,没有店面,只有厨房,把外卖从厨房直接送到寝室门口,没有店铺式经营,可以大大节约经营成本。”目前,外卖店的全体员工,除了余大海这个小老板,还有一个厨师、一个配菜工、一个洗菜阿姨,还有尚未固定数目的送餐员。
“我们每天的菜色都不一样,固定在四荤六素,价格和附近餐馆差不多,1荤2素是7块钱。”余大海说,昨天的四荤六素卖得都挺好,红烧带鱼、红烧翅尖、油豆腐炒肉、油爆虾、酱爆茄子、番茄炒蛋、青椒土豆丝、炒青菜、炒绿豆芽、炒花菜,10个菜一个都没剩下。
“每天早上6点半,我一定会起床。”余大海说,他总是一早就到学校门口租的房子,也就是外卖店的厨房“盯”着,等菜送到了,一一检查斤两有没有差错;等洗菜阿姨到了,还得动手帮忙洗洗菜,“一般9点多就开始准备午饭,到11点,就迎来外卖的高峰期了。”余大海说,自从开业,外卖店每天生意都挺忙,每天只有下午2点到3点那一个小时可以休息一会。
外卖店送餐员都是本校学生
“外卖,最重要的是方便、快捷。”为了突出这个特点,余大海开拓了多种订餐渠道,电话、短信、校内网、QQ,所有学生常用的联系方式,都可以直接订餐。“只要拨打订餐电话,或者在网站上轻轻一点,我们就会第一时间把饭菜送过去。”余大海说,为了加快送餐速度,所有送餐员都是本校学生,对送餐线路都了如指掌。07级东方信息班学生姚宇杰就体验过一次“神速”外卖,“顶多就5分钟时间,外卖就送到门口了!”“送餐及时准确就是我们的经营宗旨。”余大海觉得,只有送餐及时,才能体现外卖的优点,才能留住顾客的心。
第一拨客人是辅导员老师
“我的第一拨客人,是学校里的辅导员老师。”余大海说,开业第一天,他把“宅时代”的快餐直接送到了在生活区值班的辅导员老师们的寝室门口,“让老师试吃,听听老师们的意见,如果老师放心,学生们也才会放心。”这一做法,得到了辅导员老师们不少褒奖,东方学院辅导员老师胡卓文觉得,“宅时代”的经营方式是对原有校园周边外卖的一次创新,而且学生创业,更值得支持。
“干了一周,最感动的还是身边同学们的鼓励。”余大海说,有几次送外卖,送到了同班同学的寝室,他自己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可同学们反倒都很佩服他,还不住地鼓励他要好好努力,说以后做他的长期客户。“我想把外卖店好好做下去,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更为了以后创业积累经验。”余大海觉得,在这次创业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而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
大学生励志创业(三)
在西安某大学校园内,一年四季每周四下午放学后,便有一支“特别”的大学生队伍,到每个办公室和宿舍,回收各种瓶瓶罐罐、废书报纸,他们是有名的捡“破烂”的大学生。
来到这所高校,看到10来名大学生正在捡拾废旧瓶子等破烂,有的同学手上脸上到处是灰尘,但是他们丝毫不嫌脏和累。
据了解,这支“特别”队伍,不仅是学校“绿色方舟”环保社的社员,还是绿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员工。在这人人嗤之以鼻的“破烂”中,郭可可不仅从中发现商机创立了公司,还因为自己的独特创业精神等资历在毕业后,成功留校当上班主任。
据郭可可介绍,在他刚当上“绿色方舟”负责人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去老乡寝室串门,就在他推门瞬间门背后传来呯呤哐啷的一阵乱响,一堆废旧的瓶子倒了一地。当时,他产生了把废瓶捡回去的念头,随即找了一个袋子装好废瓶,自己因此赚了第一桶金——18.5元。2003年时,他赴北京参加全国高校环保社团的交流会议,看到北京林业大学实施的“回收”行动计划,回到学校后他便从社团100余名社员中选出30名组成一支回收队伍,每周专门深入寝室“回收”破烂。
第一次回收行动就让不少社员碰了一鼻子灰。但是,“破烂”背后所蕴藏的商机和实践锻炼最终让他们兴奋不已。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11月,绿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便在西安某大学以社团的形式注册成立,最高月收入达5000元。
对此,西安某大学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从事的是环保公益事业,还能锻炼实践能力,为很多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一种思路。”郭可可这个“破烂王”也因此在毕业后成功留校当上班主任,,继续指导一届一届的大学生把“破烂”公司办下去。
据现在的“破烂”公司的大学生表示,“破烂王”的精神鼓舞了众多的大学生,他们的队伍如今越来越壮大有近千人,而且他们对西安的高校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超过60万人,这么多人每天产生的破烂,都是一个公司业务的潜在来源,他们将进一步把市场做大
大学生励志创业(四)
把灯泡卖进世博会的大学生
在四川师范大学,王博豪是个名人。他18岁就拥有一项国家专利,19岁投资办厂,当别的同学在为毕业后找工作头疼的时候,他的led灯泡已经成功卖进上海世博会。到目前为止,他已累计卖出超过100万只灯泡。
■专利在手,不如自主创业■
王博豪,个子不高,稚气的脸上挂副眼镜,初次见面很难把他和“成都市锦江区登峰节能环保灯厂董事长”这样一个头衔联系在一起。他的专利是led节能环保灯。说起发明的过程,颇有些误打误撞的味道。“高二那年,家里灯泡坏了,妈妈换灯泡的时候烫到了手,灯泡掉下来伤到了我。”当时他就想:灯泡为什么这么热?如果不发烫,能不能节约很多能量呢?爱琢磨的王博豪并没有停留在想的层面,而是着手研究起来。
王博豪从小就是个科学迷,从小到大,家里的玩具就没有齐整的,全部被他拆卸过,甚至连电视机、小霸王学习机等都逃不过他的“魔掌”。现在,为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王博豪查阅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次试验,最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他想要的一种特别的led节能环保灯。
led,就是“发光二极管”。王博豪介绍说,一盏led节能灯由不同数量的led组成后,能产生不同的亮度。更独特的是,只要一盏灯的led数量在100根以内,它的功耗都是1。7瓦。至于led的节能功效,王博豪以自己公司的办公室为例算了一笔账:荧光灯管的功率是40瓦,24根灯管的总功率是960瓦;更换为功率只有1。7瓦的led节能灯后,办公室40个led节能灯的总功率只有68瓦,节电率高达93%。如果在家里正常使用,一年电费不会超过两度。王博豪利用led的发光特点,将电能完全转化成光能,一是避免了传统灯泡在热能方面的浪费;二是采用led后灯管中不添加有毒气体;三是采用防爆工程塑料制作灯泡,也克服了传统玻璃灯泡易碎的缺点。
在王博豪高三那年,他的发明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随后,北京一家研究所给他寄来专利合作转化通知,对方出手大方,欲出5000万收购他的专利技术。那几天,王博豪倍感煎熬。5000万啊,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只要同意,他马上就能进入富人圈。但是,这之后的几十年他做什么呢?
在反复思量数天后,小小年纪的王博豪作出决定:拒绝收购。专利在手,他要自己创业。
■销路不畅,险些血本无归■
王博豪爱动手、善思考,但他一直清楚自己并不适合学术研究。高中的时候,他就是个“练摊族”,一直瞒着家人在外面摆地摊,卖耳环、戒指,甚至冰箱、电视机,什么赚钱卖什么。靠摆摊,王博豪在高中时就是个小富翁了。
不过,再怎么瞒,王博豪不务正业的事还是传到了家人耳中。王博豪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教师,可以说是一个书香世家。他被火速召回,在家里接受了几天的思想教育,可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我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料,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与人打交道。”他态度强硬,高中三年的空闲时间还是坚持摆地摊。
但是,在他拒绝了5000万的收购决定自己创业后,家人一直坚定地支持他。王博豪上网查阅了很多灯泡厂的资料后发现,义乌一家企业一年就生产上亿个灯泡,一个灯泡如果赚1元钱,一年就是1个亿,为什么不自己干?这也是他拒绝收购的另一个原因。
2007年,王博豪人生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他考上了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二是他从亲朋好友那里筹集到了第一笔创业资金30万,他租了个小房子,开始拥有自己的灯泡装配工厂,也就是“成都登峰节能环保灯厂”。王博豪和几个同学亲自动手装配灯泡,当时头脑发热,也没做任何市场调研就装了10万只。几个月过去了,10万只灯泡只卖出了1000只。面对白茫茫的一堆灯泡,王博豪欲哭无泪,这时他才意识到,创业原来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幸运的是,一个做外贸的朋友听说他有这种灯,一口气以成本价全买下了,销往越南、老挝等地。成本算是收回来了,但是这次失败也给了他一个宝贵的启示:不树立品牌,不打开销路,那就不可能成功。
为了推销,他用了最省钱的办法:发传单。那段时间,他至少请了1000名大学生来发传单,他的手机号码也“光荣”地进入了城管的黑名单。他还利用网络推广,到各帖吧、论坛发帖,鼓动大家讨论节能问题,并适时介绍自己的产品。此外,他还开始与建材工程商合作,向客户推荐他的产品。
但是,因为led灯几乎颠覆了消费者对传统灯的认识,因此推广起来异常艰难。他自己也常上门推销,然而许多人都不把他的产品当回事。听说成都有家三星级酒店灯泡需求量很大,王博豪马上上门推销。跑了不下几十次,最后对方实在不好意思,勉强买了两个回家自己用。
这样数管齐下,销路终于渐渐打开了。
■参加比赛,创业路上借东风■
上大学期间,王博豪所在的学校组织“挑战杯科技竞赛”,王博豪凭借自己的发明获得了金奖,学校评委对他的发明颇有兴趣。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原行长助理、现任学院教授谢晋对他相当赞赏,一直鼓励着他。之后他被推荐参加一系列比赛,屡获嘉奖。2009年11月,他的创业团队参加了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一举夺得了一等奖,并获得了10万元奖金。
创业大赛让更多人知道了王博豪和他的led灯,有了媒体的宣传,不少客户都不请自来。同时,成都市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针对市民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受益于这些优惠政策,王博豪的公司不仅入驻了锦江区大学生创业园,享受了相关优惠政策,还在成都团市委的帮助下,得到了银行100万元的信贷额度支持。在这些常规的优惠政策之外,高新区还聘请了担保律师,这能帮助入驻企业把担保费用降低至6%。园区还指定一家成功企业辅导新入驻企业,实行一对一的指导。
前来视察创业园工作的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看到led节能灯后十分感兴趣,指示相关部门采购一批,用于更换党政办公楼的传统照明灯具。
“现在我公司的灯泡月销售量都在10万只左右。”王博豪眉飞色舞,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低碳包装,灯泡卖进世博会■
虽然他做的是“低碳”生意,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他还不知道“低碳”为何物。在了解“低碳”的发展前景之后,他决定主打环保牌,对产品进行品牌包装。今年5月份王博豪参加了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第十届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期间还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接见。
不久前,上海世博会也采购了他的产品。现在,王博豪的led灯正在接受欧洲节能基金est(energy saving trust)的3万小时监测,如果顺利通过测试,不但能得到50万英镑的资助,英国政府采购也将伸出橄榄枝,采购量将高达千万只。
公司业务好转起来,许多风投都来找他,希望注资,他都一一拒绝了。他说:“现在公司刚走上正轨,我希望先把公司的架构搭建好。”目前,王博豪的公司有管理人员10多人,工厂员工30多人,月纯利润数万元,并计划在每年推出1——3款新产品,建立以成都为中心、以山东和江浙为重要据点的国内销售网络。王博豪希望,以后能在新希望集团旁边建立登峰集团总部,因为他的奋斗目标就是像刘永好那样,把登峰打造成一个享誉国际的民族品牌。
大学生励志创业(五)
刘紫旌 ,优尚立达创始人,97年大一学生,就读于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2017年2月,大一下学期开学时,创办了优尚立达服务中心,短短三个月时间,实现人生第一桶金。
我们看到了什么? 是的,机会! 身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机遇,激发自身优势, 创造自己的一片小蓝天呢?今天我们就与优尚立达创始人刘紫旌一起学习探讨下如何在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年华,拥抱互联网,实现梦想,走出迷茫。
刘紫旌回忆说,他当初在网上搜索资料时无意中看到了零点校园的文章,斌哥寄语“大学四年,成就在于探索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向,若没在这个最具活力的季节做点意气所向的事,那基本算是虚度了”,他感触很深,不想在大学期间碌碌无为,想要大胆放飞自己的梦想。后来和零点团队的伙伴交流后,发现“互联网+校园服务”这个项目挺不错的,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又顺便有些收入,并且零点团队可以提供技术开发和程序维护。
俗话说,决定要慢,执行要快。在刘紫旌静下来心思考调研后,优尚立达服务中心微信平台就在今年2月开始运营了,以“智慧校园,创新生活”为宗旨,打造燕京职院综合型服务平台。平台上都有啥呢?刘紫旌除了用三餐美食系统做了外卖订餐,还发挥了自身优势做了表白墙、晒美照、上下课以及燕京全景。他说要是光有送餐就太单调了,目前还在尝试增加其他功能,还开发了校园定位和天气预报功能。
平台刚刚创立时,规模还不大,一开始只有他一人。为了平台发展,后来慢慢招募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团队中氛围很好,大家都是用心做事, 刘紫旌负责运营及策划,另外几个伙伴负责执行送餐和其他活动,明确分工,合作友好。学校人少 ,只有1000多人,但是他们每天送餐的单量竟然达到了100多单。这周一,第一次下雨,订餐量暴增,一中午相当于一天的订单量 ,那天的订单量250单左右 ,配送直接顶不住 。雨季也到了,后面要准备给团队增加人手了。
优尚立达的微信平台走的是差异化路线,有风格有特色,界面很舒服,图片很高清,文章很有趣,虽然内容不多,却是花了心思的。平台入驻的主要是学校食堂,还有学校对面的一个商家,因为学校比较偏 ,周边的餐饮少之又少,所以商家不多。中午下课到一点十分,下午下课到七点十分,男生快跑者们就踩着电动三轮,女生快跑者们就踩着电动车,去给同学们送餐了。除了送餐的快跑者,还有取餐的快跑者,所以商家发单后20分钟左右就送到同学们的寝室了 。为了不耽误学业,别的时段, 就商家自己送了。其实同学们最重视的就是速度和态度,这两点他们都做到了。送餐的小伙伴再累,在面对同学们时都是笑吟吟的,把三餐美食送到同学们手中时就很开心。
越努力越幸运,短短三个月,团队就盈利了,大家都很开心。团队赚到了钱,伙伴们都有了安全感,后面才能真心对工作全力以赴。 刘紫旌说: 现在有了快跑者系统,配送一定要做到极致,期望一步一步走稳点,争取平台能够有所突破和创新。现在创新要求太高,但是自己会尽力去尝试,据说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
有志者们,互联网时代即将过去,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只有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软件硬件结合起来,以人为本,才能迎着时代的春风,飞得更高更远。 我的道路我选择,我的选择我负责,为了梦想披荆斩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