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泪下的大学生励志故事
催人泪下的大学生励志故事
毅力和耐性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催人泪下的大学生励志故事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催人泪下的大学生励志故事一
在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有一名叫王艳芳的大四女生,现年二十四岁。她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陈圩乡一个比较落后的村庄里,家中十分贫困。在王艳芳两岁的时候,父亲在去县城办事的路上,因为遭遇了一场车祸去世了,只留下了四岁的姐姐,在母亲腹中的弟弟,和两岁的她。两年后,由于母亲无法承受贫穷和苦难,便丢下了三个幼小的孩子和一对老人改嫁她人。
尽管在爷爷和奶奶的努力下,王艳芳等姐弟三人走进学校读书,但由于家里很穷,她进入幼儿园已经八岁了。生活的艰辛不仅没有压垮王艳芳,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刚入学时,由于王艳芳没有读书的基础,成绩不够理想,但她却特别爱学习,也十分刻苦,成绩很快便赶了上去,并且始终名列班级前茅,一直担任班长的职务,老师们也夸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她高考时,她的语文成绩考到了146分的高分。 王艳芳不仅学习认真,而且也十分懂事。看到爷爷、奶奶十分辛苦,她回到家后便做洗衣服等家务,并且还下地干农活。上初中后,王艳芳还到稻田里为稻谷打农药。因为身材矮小,身上背一桶农药水就十分吃力了,有时因为走在农田里,一个没站稳就会摔倒,背的农药水也会洒掉许多。很多时候,家庭作业都是很晚才开始做的,时常要到凌晨两点才完成。
王艳芳还是一个喜欢帮助他人的人。有一次,学校里有获得助学金的名单,王艳芳是班级里家境最贫困的学生,她理所当然有这个资格,只要拿到助学金,一年的学费就有了着落。但王艳芳并没有只想着自已,而是把助学金的名额让给了另一位贫困学生。这让当时的班主任深受感动。王艳芳助人为乐的品质,不仅表现在帮助同学,而且还和学校里的志愿者们一起关心老人、帮助儿童。
今年,王艳芳已经是一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她学习的是新闻专业。在每年暑假的实习过程中,她的带教记者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肯定,认为她勤奋、认真。用王艳芳自已的话说:多方努力,总会找到自已学习和工作的位置。我想,王艳芳今后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像她自已所讲的这句话去努力,她的明天也将会更加美好和灿烂。
催人泪下的大学生励志故事二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读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时,由于家境特殊,也由于她好学上进、乖巧可爱,一直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小学6年级班主任朱效观,在她读初中时,买了辆新自行车送她,还给她买衣服、买洗漱用品,考上大学时,又买电脑送她,还和爱人到大学来看她。平时经常打电话关心她,电话中都称她叫“女儿”。
还有初中严宝明老师经常带她回家吃饭,谢全江老师将学校附近房子免费给她姐弟住,连水电费都不要她交一分钱。大学里荀洁老师更像她的姐姐,在她考研时安排她的生活、给她买考研资料,帮助她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还有姚永明老师……都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了她很大关心、帮助。
“进入大学,我就想一切自力更生,不能靠别人生活。”她上大学的学杂费,除了当地政府、高校给的助学金外,她还拿了助学贷款。在大学,由于成绩优秀,她拿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新东方奖学金,去年还获得李凤祥奖学金10000元,用于购买必要的学习、生活用品,还贷款。
为了维持学习生活费用开支,她从大一开始在课余时间打工,发过广告纸、当过收银员,最多的是做家教。最多时一天打过三份工,最让她难忘的是一次晚上到城东一家去给小孩子做家教,教完回校时已经是夜里10点多,要经过一片小树林,又没有路灯,路上有个“疯男人”跟在她后边,嘴里胡言胡语,她走快他也跟着快,她跑他也跑,好不容易走到人多的地方才甩掉他,吓得她回宿舍做了一夜噩梦。
“别人过年回家吃现成的,我要回家忙年。”今年春节前放寒假,她立即回家,在家里打扫卫生,给爷爷奶奶洗衣服、剪指甲,买肉买面包饺子、包包子,让家人有个过年的样。在无锡读大学的弟弟开心地说:“二姐回来,过年就热闹了”。
今年她已经大四了,因为学习的是新闻,每年暑假她都到省、市新闻单位实习。她勤奋努力,带她实习的媒体记者都很喜欢她。最近,她又将去南京,到一国家级媒体江苏记者站实习。她一边等考研结果下来,一边也准备参加省公务员考试。她说:“多方努力,总会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或工作的位置。”
催人泪下的大学生励志故事三
9月4日,青岛科技大学的大一新生们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军训,而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曹豪哲却只能远远地观望,因为他有些特殊:双手全无!5岁时因为被高压电击伤,他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双手,但15年来,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最终以611分的高分被青岛科大录取,成为岛城第一个双臂残疾的大学生。
15年前的一幕,来自吉林省延吉市的残疾大学生曹豪哲说:“我小时候比较调皮,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到那个高压变压器旁边的。当时只是一阵酥麻,就没知觉了。”
失去双手,对曹豪哲来说写字是最大的挑战。8岁时,豪哲以旁听生身份进了附近的一所小学。学习写字的过程艰难而漫长。“就用两只胳膊夹着笔写,最初写出来的字都不成样子,写一会儿胳膊和肩膀都酸痛得要命。”直到二年级下学期,曹豪哲终于能较为流畅地写字了,他第一次参加期中考试,竟考了班里第五名。因为这个成绩,从三年级开始曹豪哲“转正”了。
随着一天天长大,曹豪哲意识到身体上的缺陷给他带来了什么,从五年级开始他变得沉默寡言,也不再合群,经常坐在家附近的一条河边发呆,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我那时很少和父母交流,他们也不太管我,怕给我增加压力。”
就这样过了两年,一本特别的书重新开启了他的心扉,曹豪哲说:“具体什么书名忘记了,只记得作者是用脚写的,比我还惨,都能活得那么坚强,我又有什么理由悲观呢?慢慢地,我就想通了。”曹豪哲开始积极参加学校里的一些活动,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除了能刷牙、洗脸,他还学会了做炒鸡蛋等简单的饭菜。
高中三年,曹豪哲一直保持全班第一,在级部也是前五名,在这期间,他遭受了人生又一次打击———父亲曹范春患上了喉癌。
父亲做手术花掉了3万多元,并因为切除声带后失声而失去了工作,每月只能领取300多元的低保金,而母亲的服装生意也每况愈下,每月只能收入几百元。(励志故事 www.lz13.cn)“我当时特别难过,但我努力压制着,告诉自己不要耽误了学习”。高中三年下来,他共得到各种奖学金、助学金5600元。“这些钱用来支付学费绰绰有余,还可贴补家用”,曹豪哲很是自豪。
十几年的磨砺终有回报:在今年的高考中,曹豪哲取得了611分的优异成绩,高出他家乡吉林省延吉市的本科线121分!
虽然比同龄人有更多的磨难,但豪哲却不自闭,“从小学一年级,我就开始踢足球,踢过后卫和前锋。”曹豪哲说,“每次看到电视上的足球比赛,我都热血沸腾。”初三时,他还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我报名跑50米、100米,爆发力还可以,只是身体平衡掌握不好”。虽然没有双手,计算机却用得挺溜,从小学四年级曹豪哲就开始接触计算机,“我打字速度不是很快,但同时和两个人网聊还不成问题”。
尽管已能刷牙、洗脸甚至能做简单的饭菜,但毕竟还有不便之处,父亲曹范春便来青岛陪读。父子俩在科大附近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只有一张单人床,曹范春晚上就睡在一张凹凸不平的木椅上。(名言)吃的也很简单,他们从老家带来了一大瓶泡菜,“就着吃一个月没问题”。
对于新的大学生活,曹豪哲已有初步规划:“学业是最重要的,我还想争取奖学金交学费呢1曹豪哲说,他还打算打工挣钱,但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对于曹豪哲这位特殊新生,青岛科技大学非常重视。前三天,曹豪哲联系不到房子,学校就腾出一间教师宿舍供父子两人居祝曹豪哲的辅导员刘强说,按规定学生必须统一住校,但考虑到他在生活上实在有不方便之处,就允许他在校外租房;此外,学校还批准他可以不参加军训。
9月4日下午,青岛科大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刚告诉记者,曹豪哲到目前为止还没向学校提出任何经济方面的要求,但学校领导已经在着手讨论此事,“曹豪哲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我们会照顾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