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礼仪知识 > 个人礼仪 > 人际交往 > 心理咨询与人际关系

心理咨询与人际关系

时间: 炜基1039 分享

心理咨询与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是一门艺术,朋友也好,恋人也罢。心理咨询的人际关系问题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咨询:恋人人际关系

  有人说爱情就像一场修行,修的好的自然皆大欢喜,可总有修的不好的,所以爱情除了欢乐与甜蜜之外,总也免不了泪水与痛苦。失恋是一件让人感到悲伤难过的事,可能还会有委屈,为什么是我,甚至可能会愤怒,你凭什么跟我分手。然而不管我们的感受如何,我们都必须认清楚一件事,不管为什么是你,为什么分手,你都必须要接受,你们分手的事实,这是无法改变且确实存在的。许多人都会在失恋以后回避或否认分手这件事,然而这种错误的认知不仅无利于你情绪的恢复,甚至会让你由于这种错误的认知而导致情绪的困扰,如果无法接受失恋,更遑论走出失恋的阴影或者开始新的恋情了。

  人生有许多遇见,然而有些遇见,生来就是为了错过,可能是由于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这许多的错误无法勾勒出一个正确的爱情。就像诗中所写的那样,我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所以,失恋或者分手,其实只是一种错过,这种错过,不可预知,也让人不愉悦,然而错过究其根源,其实是不合适,不论是你跟对方因为什么原因而分手,我相信都是因为他或你认识到了彼此的不合适,而且无法适应也无法改变,所以才选择分手这种解决方式。

  失恋,就好像受伤的小兽一样,需要一段时间舔舐伤口,让伤口愈合。所以失恋以后,肯定需要一个过渡期和疗伤期,不要因为自己失恋这件事而感到丢脸,也不需要因为自己的悲伤而难以接受,这都是创伤之后的正常反应,反而对自己的反应过分关注或不接受才会引发更多的问题。给自己的悲伤规定一个期限,帮自己找一些能够排解悲伤的事情,都能够加快失恋以后的愈合期。如果有他人的陪伴,也是对付失恋的一剂良药。不勉强自己做不想做的事,尽量给自己找一些能够做或者愿意做的事。当然,失恋以后不吃东西或者失眠整晚不睡觉是坚决杜绝的,毕竟不能伤心又伤身,对不对?

  最后,试着在度过悲伤期以后重新看待失恋这件事,也许你会发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永远沉浸在过去的人,是无法走向未来的。如果一直对过去念念不忘,你也很难发现身边的精彩。再回首,这段感情,如果带给你的只是伤痛,何必留恋;如果有伤痛也有快乐,记住快乐,淡忘伤痛。

  心理咨询:舍友人际关系

  你说的“宿舍问题”在大学校园里很普遍,它的确是一件令人"郁闷"的事情。宿舍里几个人,由于生活背景不同,性格各异,长时间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小的摩擦。此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往往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很多的误解和压力。

  一般来说,与室友难以相处有两种情况:回寝室便没有“归宿感”,甚至成了不敢回、不愿回、不想回的令人痛苦的地方;二是与寝室同学合不来,产生“疑邻人偷斧”的心理,越不喜欢谁,看他每个动作,听他每句话心理都觉得不舒服,认为他时时处处与自己过不去,是故意的。当然也不可否认在生活中有些同学确实是过分自我中心,缺乏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心情。

  我们都知道,寝室是一个小集体,它是介于公共场所与家庭之间的特殊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能和谐宽松是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心中所渴望的,你的室友们也不例外,只是各自赖于自尊心和面子,没能明确表示出来,如果其中有一个人勇敢一些,开个好头,能组织大家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和交流,情况会慢慢得到改变。我想你不妨做这个先头兵,因为你与室友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利益冲突,发生矛盾全是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可以通过作一些努力来改善的。

  心理咨询: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

  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一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2946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