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都比较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为严重,往往人际关系都处理的不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原因
1、神秘的独行侠
不合群的宝宝往往容易被别的小朋友忽略,但他们并不是有什么性格的缺陷,不合群的宝宝或许只是在这个小圈子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或者不喜欢他们的游戏方式。
2、自尊心强的失败者
有些宝宝的好胜心很强,即使是在玩游戏的时候都很较真。如果在集体游戏里输了,他就会赌气说不要玩了。宝宝这样“输不起”会让别的小朋友感觉很没劲,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了。
3、园里的小霸王
有些小朋友他喜欢跟别人一起玩,但是只要认定这个玩具是他的,他就绝不给别人碰它,更不要说是和别人分享了。孩子如果养成自私、霸道的行为习惯,别的小朋友都不会喜欢和他一起玩呢!
4、爱炫耀的公主
一些宝宝总是喜欢把爸爸新给他买的小玩具车,或者穿着妈妈给她买的新衣服在别的小朋友面前炫耀。成人的世界充满拜金、物质的味道,使得小朋友也逐渐受到物质意识的影响,变得喜欢“炫富”,小朋友自然不喜欢和这种人成为好朋友呢!
5、老师的小跟班
一些宝宝很黏人,他们在家里经常黏着爸妈,在幼儿园就只能在老师身上找到安全感了,因此他们就想小跟屁虫一样,时时刻刻都黏住老师,还经常撒娇,搞到其他小朋友都很不是滋味。
父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间的交往相处模式,会给孩子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家人之间融洽的相处,相互的关心、支持,父母对老人的孝顺、尊敬都是给孩子的一种无声的示范。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逐步学会互相包容、互相关心、互相尊重这些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规范。
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交往能力是在实际中学习、发展、提高的。当今社会,家庭规模小型化,孩子缺少有同伴交流的机会。父母应鼓励孩子扩大交往范围,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会体验到各种情境,通过同伴的反馈自发地学会一些交往规则。
注重与孩子的语言交流
与孩子在一起,说话要使用礼貌语言。礼貌不只是针对孩子的要求,也同样是针对父母的要求。在与孩子的语言交流中,父母要学会倾听,有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完整理解孩子表达的意思,激发孩子与人交流、交往的意识。
多肯定增强孩子交往的信心
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营造一个宽松、激励的成长环境,对孩子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礼貌、自信、宽容、谦虚、体贴等应及时给予肯定。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经常处于一种愉悦、自信的状态,和他人交往时往往能以积极的情绪影响他人。
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不同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个人气质、社会环境等不同,其人际关系智能水平也有所不同。看到别人的孩子能自如地与小朋友交往玩耍,就非得让自己内向的孩子同样做到,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可逐步提高对孩子的要求,先让孩子在家中大声对玩具说话,再让孩子站在一边看小朋友玩,熟悉了再加入到伙伴中去。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人际关系
重视人际关系
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人际关系,觉得当孩子长大了,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好了。但其实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从小就养成的。
孩子的模仿、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当孩子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时,都会去参考自己爸爸妈妈的处理方式,所以父母的为人处世都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当爸爸经常这样教育孩子“什么都要靠自己,一定要独立”,到后面我们就会发现,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在人际关系上会出现问题,他会习惯于单打独斗而不擅长团队合作。当在与别人一起做一件事情,同伴如果不听他的意见,他就会开始慌乱了。
很多的孩子在外面、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不好的,往往在家里和家里的关系也是并不理想的。比如当一个孩子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孤立,受到了羞辱,那他回家以后,很有可能会因为父母的一句话就大发脾气;孩子都是敏感细腻的,他们甚至会在意路上遇到的同学诶呦和往常一样与他打招呼,而他们又没有一个很好方法来处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他们做好引导了。
反思自己的人际方式
我们应该去反思,平时在孩子面前谈论到同事的时候是怎样的方式,有没有前一秒还在说某位同事的不好,下一秒遇到那位同事就改变了态度。当孩子看到父母的这种不好的人际方式,就会觉得“虚伪”;有的孩子甚至会被误导,觉得人们也都是这样的。
父母的言行和交流模式是会影响孩子的。如果父母之间的交流是指责、说脏话等模式,那么孩子在旁边就会学得这些模式,如果他学得了这些模式后,在伙伴中他就会用这种方式去相处,但是这种方式是不招人喜欢的。3岁以前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从家庭中获得的,所以家长的以身作则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言传身教,父母必须要先做到位。
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对孩子教育的机会;在孩子面前谈到别人的时候,不仅要谈到别人的坏处,更应该说说别人的好处;引导孩子多方面的看待问题,也让孩子学会怎样与人交往才是比较好的。
做好引导
家长们除了做好言传身教的榜样以外,当孩子遇到人际问题的时候,父母应该学会去有效的引导。
被欺负类型的孩子
当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负,回到家的时候就只是哭,家长可以首先问他“宝贝你为什么哭呢?有什么不开心的能跟妈妈吗?”,用温和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安全,引导他说出来;而不是大声的问责。之后再问问他“说出来是不是好受一些呢?那你打算怎么做呢?”,那孩子可能会说要告诉老师,其实我们都知道告诉老师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那就可以跟孩子做一下情景模拟;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把想法表达出来。
教孩子及时解决当下的问题。比如说当孩子被欺负了,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可以选择自我防护;或者是直接大喊大叫,引起老师或者是别人的关注。
主动攻击型的孩子
有的家长会庆幸自己的孩子不是被欺负的那些,但是其实“施暴”的这类孩子往往是内心的安全感不足,他不知道该如何跟别人沟通,就只能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他是不会在意别人有没有注意他的。
父母就应该反思,在家里是不是经常也是用拳头对着他,是不是爸爸也是经常用拳头对着孩子的妈妈?是不是孩子平时说的话都没有在意,而是忽视。
比如说孩子某一天跟你说“我要杀人”,那有的家长就会说“你怎么能杀人呢?杀人是犯法的”之类,另一类家长就会去体察孩子的情绪,问问孩子是不是最近不开心,什么原因导致他有了这样的想法。
当孩子跟你说出他的想法之后,你知道了他的情绪,我们就可以忽略掉他为了引起你关注而说的那句话,转而去了解孩子其实是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帮助,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要给孩子安全感,引导他走出情绪、淡化他暴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