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际关系理论
儿童人际关系理论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问题日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的关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儿童人际关系理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儿童人际关系之亲子关系的发展
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婴儿大约在六个月以后,与父母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子关系,婴儿便形成了依恋。依恋是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系、纽带或持久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这种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接近性。一旦依恋形成,儿童就以各种方式对待依恋对象,如经常接触他们、一起玩乐、做游戏,更为重要的是,依恋对象能给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感。疲倦或紧张的儿童会靠近其依恋对象,并且在感情上表现出更大的宽慰,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表现出愉悦和轻松。
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小学儿童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但小学儿童与父母仍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们对父母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的感情。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温情、鼓励、支持、期望、倾听及对儿童多讲道理、少用惩罚等行为特征,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关心儿童的社会交往,让儿童参与家庭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都会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父母通过榜样作用、强化和约束,培养儿童形成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方式,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父母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和水平、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的质量、父母的期望和观念等都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学业成绩等存在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父母对儿童的发展也具有消极影响。亲子之间也存在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如父母拒绝儿童、对儿童反应的敏感性较低等,都会导致儿童在行为及情感发展方面的问题,出现攻击行为及反社会行为等问题行为。
儿童人际关系之同伴关系与友谊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儿童除父母、教师及亲属以外的另一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说来,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是照顾者、教育者与被照顾者、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之相比,同伴交往更加平等、互惠和自由。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探索,从而更有利于其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判断力的发展。
在小学儿童生活中,有组织的团体即班集体。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观念和意识。到一年级下学期,初步形成了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二年级时已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能逐步把集体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把班集体的荣誉当做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班集体内部成员也逐渐分化,一部分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儿童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班集体的重要支柱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另一部分儿童则成为班里的基本群众。到了中、高年级,班集体的组织形式日益巩固和加强,儿童的集体意识日益提高,初步懂得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并能自觉服从集体的要求,维护集体的利益。
儿童人际关系之师生关系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儿童对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即师生关系的特点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刚入学的儿童,几乎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教师要求他们做到的一切,他们几乎都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效果。有关调查发现,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小学儿童为100%)认为要听教师的话。并且,常以教师的是非标准为自己的是非标准。在这个时期,师生关系比较平稳,儿童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
从三年级开始,随着同伴之间交往的增多,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儿童无条件信赖、服从教师的程度有所下降,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也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对于满意的教师表现出亲近,并报以积极反应,对于不满意的教师表现出疏远或反抗。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自己喜欢的教师,则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则会引起反感和不满。在这个时期,师生关系中出现了不平稳状态,教师的权威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建立这种理想的亲密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热爱学生,承认个别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改善师生心理环境,无条件地接受学生并对学生有移情性的理解,学会赏识、激励和宽容,善于向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平和心境并掌握褒贬技术;恰当使用权力,用权要合法、合理、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