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那些
由于家庭的小型化和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没有过多时间、精力注意人际交往,这无疑使儿童受到很大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文章内容。
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儿童的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系统,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因素构成。认知因素是儿童交往的基础,通过相互认同、相互依恋而产生相互友好、合作的情感,这种和谐的情感作用于儿童的行为之中,在儿童交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反过来,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又会引起相应的情感及行为反映,社会心理学家李雷曾根据人的交往过程概括出八种行为模式。
如: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信任和接受的反映;由攻击、处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敌对和反抗的反映;由激烈、拒绝、夸大、炫耀等行为导致不信任或自卑的反映等。根据以上理论,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以看出,行为动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够正确运用交往行为是儿童具备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使儿童的行为符合人际交往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有利条件,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逐步调整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一、创造良好的生态距离条件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活动中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空间距离近,见面机会多,提供了交往的便利条件,容易使双方产生好感,建立友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因为邻近的人能及时互助的缘故。因此,我们要针对儿童从众、爱热闹的心理特点,为他们创造适当的生态距离条件。如:可以把居住较近的同学集合在一起,组成楼院小队、街道小队等,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开展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进而产生乐于助人的情感,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提高交往频率
儿童之间的关系带有很强的知觉性,所以我们要指导他们提高交往的频率。因为交往次数越多,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越多,容易形成共同的感受,共同的体验,增加彼此的认识程度―知觉性,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较深的友情。在日常生活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事例很多,都是由于长期交往而结下的深厚的友谊。在开展“互帮促学”活动中,我们要指导、督促儿童多给朋友写信、互发邮件或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给他们创造见面的机会,增加相互了解,增进双方的友谊,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技巧
一、善于寻找儿童态度的相似性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以群分”的重要基础就在于他们对事物持有共同的态度。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那么他们对某种问题的看法就会一致,态度大致相同,这些人交往起来就会感情融洽、关系密切。因此,态度的相似性是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条件,共同性越多,就越愿意交往。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组成内容多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如绘画小组、器乐小组、手工小组等,让孩子们在共同的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竞赛,既发展他们的兴趣,又增进他们的友谊。
二、充分利用儿童个性差异、进行需要互补
由于儿童的生理素质、生活环境和家庭影响的不同,儿童的个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性格上的差异,主动支配控制型性格和期待别人引导型性格,容易产生吸引力,彼此都愿意交往,以满足对方情感的需要,所以这是儿童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儿童的个性差异,并充分利用这个差异,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需要互补。如有的孩子爱说爱笑、性格开朗,而有的孩子生性腼腆、害羞,在学习、工作中,我们要根据这两种个性的孩子的特点,让他们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能把孩子们的学习搞上去,又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交往。
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那些相关文章:
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那些
上一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