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礼仪知识 > 个人礼仪 > 人际交往 >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时间: 菊珍955 分享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高校里,大学生人际交往已成为重要的一门必修课。因为人际交往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内容。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高校人际关系

  (一)同学关系

  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来说是和谐、友好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化趋势;二是亲情化趋势;三是称呼世俗化。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性格等的不同,结成一个个或松散或紧密的交际圈。大学生的交际圈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学习圈;二是娱乐圈;三是社团圈。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虽然和谐关系是主流,但仍有部分冷漠关系和少数冲突关系存在。有些大学生虽朝夕相处,同窗数载,但彼此之间处于一种冷漠关系中,突出表现为缺少知心朋友,一人独往独来深感孤独等。这往往是因为他们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他人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却忽略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所致。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冷漠关系和冲突关系不但有害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

  (二)师生关系

  老师和学生是大学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学习成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不能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做到了尊敬老师,但不盲目顺从和崇拜。当今大学校园中的师生关系不密切,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和老师接触的机会很少,尤其是现在大学老师基本都不采取坐班制,除了上课几乎见不到老师,甚至绝大多数同学学期结束后根本不知道老师姓名,这样就给师生交往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三)网络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中还有一个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即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网络人际交往给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表明,目前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占20%,是上网用户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其中高校学生达90%以上。大学生们可以通过E-mail、ICQ(网络寻呼)、IRC(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网络虚拟社区、Blog(博客)等方式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普通人际交往的特点,即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主题的平等性,交往心里的隐秘性,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交往动机多样性等。这种交往方式使大学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可以交往中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容易使年轻人脱离道德规范和人伦关系的约束,放纵自己的行为,产生诸多网络道德问题,是开展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中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当今大学生,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报复和异性交往等交际障碍,怎么样才能消除这方面的障碍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这方面取得好的成果呢?以下是我根据身边同学出现的问题做的总结并提出个人见解。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尤其是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同学表现最为特殊。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改正这种心理呢?首先,要教育学生采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社交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其次,要引导学生采用“阿Q”精神胜利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会积极与人交往,增强自信,任何一个交际高手都不是天生的。 除精神鼓励外,要适当的给予一些物质补助,但这些帮助最好不以资助名义为好,不然也会引起他们心理自卑。

  (二)孤独心理

  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这类学生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性格、过于自负和自尊、挫折。有句话说的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自尊、自负、自傲都会引起孤独的产生;还有一种人比较容易孤独,那就是“喜欢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的人!” 怎么样才能够改变这种心理呢?首先要把自己融入集体中,马克思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一个拒绝把自己融入集体的人,孤独肯定格外垂青他!其次要克服自负、自尊和自傲的心态,积极参加交往。当一个人真正的感到与他人心理相融、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时,就容易摆脱这种孤独误区了!

  (三)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因为嫉妒会吞噬人的理智和灵魂,影响正常思维,造成人格扭曲!有嫉妒心的人应多从提高自身修养方面上下工夫,多转移注意力,积极升华自己的劣势为优势,采取正当、合法和理智的手段来消除这一心理。

  (四)报复心理

  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嘛!再者,别老是想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要想想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知足常乐”未尝不好。

  (五)异性交往困惑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 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这必然会对大学生异性间交往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再一个是舆论的影响,有的学校、老师、家长对男女同学之间交往横加干涉,这势必加重了异性之间交往的困难。要摆脱异性交往的困惑,首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因为集体活动有利于男女同学建立自然、和谐和纯真的人际关系,其次要讲究分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总之,摆正自己交友心态,一切将迎刃而解。

  大学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损害身心健康。为了健康、愉快,为了事业成功,为了个性完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成长进步,我们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建立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能力不会存在天壤之别,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能否实现对机会的把握。“机会是一种稀缺资源,能否获得机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人际关系的状况,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就是对这一问题最好的阐释,一个人社会资本的高低则决定了他能否从中获取资源。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社会交往的支持。”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关文章:

1.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2.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

3.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文章

4.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5.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

240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