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礼仪知识 > 个人礼仪 > 基本素养 > 浅谈新闻写作的基本职业素养

浅谈新闻写作的基本职业素养

时间: 菊珍955 分享

浅谈新闻写作的基本职业素养

  作为新闻行业最核心的技能之一,新闻写作自然会因其独特的行业规定性而要求从业者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深切的时代感悟、创造性的新闻发现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等基本职业素养。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写作的基本职业素养:敏锐的新闻意识

  新闻意识是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成熟的表现,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当一个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的人面对某一社会现象时,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特有的新闻敏感发现新闻价值,并立即在大脑中形成采写意向、计划以及报道形式、新闻手法等全套构想,获得对新闻的全面把握,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成功的新闻作品。

  敏锐的新闻意识首先要求采写要及时。写新闻的人要善于捕捉新闻线索和新闻事实,迅速而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反应。新闻贵在新,时间是新闻的生命,只有具备新闻价值的新闻才具有报道意义。在新闻界,一向有着“抢”新闻的说法,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都希望抢先报道新闻事实。无论多么重要的新闻,时过境迁,其新闻价值往往会一落千丈。所以,闻风而动的采写作风,倚马千言的写作能力,既是新闻写作者新闻意识的具体表现,也是新闻职业必备的素质和修养。

  敏锐的新闻意识还要求报道要有宏观意识。具有职业素养的新闻从业者,总是善于选择那些牵动全局动态的新闻素材,给人们传达有意义的信息,为读者认识社会提供有意义的参照。因此,新闻从业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素养就是审时度势,从宏观的意义上把握新闻事实,否则,很容易走向就事说事、搜异猎奇的泥潭。有些通讯员之所以在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茫然不知所措,难以识别社会动向和捕捉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主要就在于缺少宏观的新闻意识。因此,新闻从业者要将宏观的新闻意识置于主导地位,并以此来统辖自己的视野和笔力。

  新闻写作的基本职业素养:深切的时代感悟

  新闻写作与时代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新闻写作者对新闻意识的培养和把握,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作者对时代的感悟,是时代召唤在其内心引起的回响。对时代的关注是新闻从业者获得新闻敏感的重要途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总是伴随着社会问题而产生。也就是说,新闻记者要想拥有敏感的新闻意识,必须具有感悟时代的能力。因而,对时代的深切的感悟就成为新闻职业素养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对时代感悟得越深切,就越容易揭示新闻中的时代意义。背负时代的重任去观察社会,审视社会情势的各种变化,那么对新闻的捕捉就往往独具慧眼。因为只有以关心社会命运为己任,以对人类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宏观意识看待、把握新闻职业,那么在面对大千世界时才能随时留心各种事情,善于从对社会整体蓝图的审视中把握宏观形势,凡事从大局出发,使新闻报道的选题、采访、写作、编排等在整体运思中突出体现时代本质。许多著名的新闻记者,正是由于对时代的深切感悟,才使他们没有停留在对社会现象的一般性报道,而是通过对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报道,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和风格面貌,从而赋予了新闻写作浓烈的时代色彩。

  对时代的深切感悟是产生创造性爆破力的内在驱动力,主体大脑中输入的时代信息数据越多,对时代的反馈能力就越强,因而在对世间万物的审视中更容易发现符合时代精神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无愧于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经常以时代的感召来采写新闻,以无数铁的事实描绘时代的轮廓,向社会报道输送最富有时代意义的信息。比如著名记者穆青就是在时代的感悟中采写大量新闻的,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还是90年代的《潮涌中州》;无论是人物通讯《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还是新闻特写《抢财神》;无论是报道科学家的《为了周的嘱托》,还是报道普通农民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等,都是以特有的时代意识而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反响的,穆青也因此而显示出他的职业素养和才力。

  新闻写作的基本职业素养:创造性的新闻发现

  在写作学领域,整个写作活动过程有两个分野鲜明的词汇:写作与创作。一般来说,“写作”为所有的文体所共用,一般的实用性文章制作叫“写作”,文学性的文章也可以叫“写作”。但是,“创作”这个词汇却有着特定的内涵,专指那些带有虚构性的文学作品的创制,从而表示这种写作活动独特的创造性。比如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构筑、环境的设置、细节的编织等等,往往都表现着作家超人的想象和虚构的能力。甚至在艺术形式上,包括结构、技法、语言,也都讲究“陌生化”、“反常化”,既不能摹仿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这都是文学创作所必需的,并且也因此显出了艺术作品的独创性特征。

  但是由于新闻写实的本质规定性,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事件、环境、细节必须真实,不能有任何成分的虚构和编造,结构、语言也不能“反常化”,只能客观去记录事实而不能“创造”事实,所以人们往往认为新闻是不能创造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固然,由新闻要求传递信息的客观性所决定,新闻写作是不能进行任何虚构的,即便是合理的想象也不允许。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新闻就不讲究创造性,只不过这个创造不是对报道内容的想象和虚构,而是对新闻报道视角的创造性“发现”。可以说,发现是新闻写作在运思之始就必须具备的内涵,是新闻思维创造性本质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新闻报道需要有两个方面的发现:一个是对有价值的事实的发现,另一个是对隐藏在事物表象深处的本质、规律的发现。前一个发现对新闻思维而言是常规性的,每一篇新闻都应该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一次创造性的发现,而后一个发现则是新闻思维的一个更高层面的要求,是每一个高水平的新闻记者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奋斗目标。

  如1995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博士教授当上北�镇书记、镇长》,这篇消息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报道了博士、教授当乡镇干部这样一件新鲜事,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中国农村的一场伟大变革。部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农民,已经甩掉了传统的耕作观念,开始向知识化、科技化进军。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抛弃了老死于书斋的生活方式,积极投身于时代的潮流,将自己的知识直接转化为价值。时代意义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报道的新闻价值,这也是此篇作品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240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