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方法百科 > 技巧大全 > 社交技巧: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

社交技巧: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

时间: 玉欣1229 分享

社交技巧: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

在该劝说的时候极力劝说,在该付出的时候尽情付出,在该要求的时候勇敢要求。同时,永远不要忘了还要立足长远,真正成为一个“有影响、能吸引”的人。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交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

  文/周岭

  我很少在文中谈及社交,因为社交术不是我的擅长,不过总体来说,我的人际都很和谐,特别是当我意识到了一些有益的原则之后……

  一位读者发现了我的公众号,如获至宝。

  他兴冲冲地加我好友并向我致谢,同时还表示要把「清脑」分享给他的朋友,希望更多人能一起受益。

  我当即表示感谢。

  对于一个几乎从来不主动推广的公众号来说,有人愿意主动分享,那必然是发自内心的。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天他又来找我了,但这次不是来感谢,而是“诉说气愤”的。

  他说自己的好朋友每天熬夜打游戏,平时不看书不成长,没有生活目标,但知道我的文章对他有用,所以强烈推荐给他,结果却被朋友嗤之以鼻,真是气死了!

  他问我该怎么办?

  我说:想让对方听进你的劝,最好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你自己真的变好,而且比现在好很多,比他好很多,那时,你的话才有分量。

  因为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01

  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在很多人听来,这话几乎等于没说——不就是“身教大于言传”的道理么?谁不知道呢!

  可正是因为太过浅显,有些人反而视而不见,所以总是被现实问题所困。

  比如,一些年轻的读者就经常因为自己的另一半不思进取而苦恼。

  他们自己觉醒了,便见不得对方浑噩,忍受不了对方都把时间浪费在电视、手机、闲聊、购物上。

  于是苦口婆心地劝告,但就是得不到对方的回应。

  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真让人抓狂,毕竟那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呐。

  我也曾被读者戳心地问到过这个问题:你会要求自己的爱人和你一样学习提升吗?

  说实话,在这个问题上我犯过同样的错误。

  在开始写作之前,我几乎是不主动学习的,写作之后我开始接触到大量的学习资源,觉得时间宝贵,人生不应该虚度。

  于是把购买的网课、优质书籍都悉数推荐给老婆,希望她也少追剧多阅读,少浪费时间多提升自己。

  至于结果,你能猜到的——我碰了一鼻子灰。

  现在回头想,一切都很明了了:

  我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她,而在她眼里,我大概就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知识搬运者,道理懂一大筐,成天说这个好,那个好,就是没见自己有什么变化,一看就是眼高手低的家伙……

  在婚姻生活中,用自己的意愿去强行改变对方本来就是的大忌,特别是当自己还并不怎么样的时候。

  于是我选择了闭嘴,决定先做到再说:

  我开始默默地坚持早起跑步,身体和精力变得越来越好;

  我把学到的知识重新写出来,发现不仅自己理解得更深刻,还帮到了很多人;

  在生活中,我也变得更加体察包容,成了家庭情绪稳定的基石;

  通过输出深度文章和接受问答,我建立了个人影响力,甚至还小小地尝试了知识变现。

  这一切都是做到和改变的力量,我自己能感受到,相信她也能感受到。

  就这样,情况开始慢慢反转。

  她不再厌烦我早起,自己也开始持续锻炼,虽然时间是在晚上;

  她开始盯上我的书柜,有事没事就来借一两本去看看;

  她会和我讨论一些有意思的知识,还在我写完文章之后主动帮我校对、提建议;

  她会更多地承担家务和辅导孩子,以给我腾出阅读和写作的时间。

  尽管我不再开口劝说,但她反而开始改变。

  更令人惊喜的是,女儿的阅读习惯也在我们共同的行为中被培养起来了。

  无论在车上、床上还是沙发上,就算没人提醒,自己也会没事捧本书翻。

  看来身教大于言传真是不假,自身做好了,自然就成了潜移默化影响他人的环境。

  光动嘴皮子,显然没有说服力,所以我现在很少死命的劝人了,我会尽量做给他们看。

  慢慢的,一些人开始重视起了我的意见,一些人甚至主动过来向我请教。

  后来我读到了李笑来的一篇文章《成为能说那话的人》,文中的观点正好印证了自己的体会:

  同样的话从你和牛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这显然不是因为对或不对,而是因为说话的那个人是谁!

  大多数人的判断逻辑都是如此。

  所以,劝朋友或给别人建议是必要的,但如果人家不听,就不要纠结了。

  这不是人家在反驳你或反对你,这只是一面镜子,告诉你还不够强大(当然,也有可能对方就是一个无知)。

  此时,更好的策略便是埋头努力,默默改变。

  直到有一天,即使你不说话,也有人愿意来主动听你的意见。

  02

  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

  经常接受咨询,免不了要当几回“知心哥哥”,听小年轻叨叨他们不幸的情感经历。

  最常见的情形,莫过于A为了得到或留住B,而不断地示好或付出。

  他们有的人巴结讨好,有的人忍气吞声,有的人省吃俭用,有的人包揽家务,有的人放弃梦想,有的人远离朋友……

  以为给出自己的所有就能感动对方,让对方也能同样地对待自己。

  然而现实总是事与愿违,越付出越被动,越付出越心累。

  这背后的逻辑不难梳理:

  当你手里只有“付出”这一张情感牌时,就只能单方面透支自己了,而透支自己的后果便是使自己失去吸引力。

  一旦失去吸引力,就会陷入继续付出的恶性循环,无论你面对的是家人、朋友还是伴侣。

  这世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犹如打牌,而能供人选择的也无非是“付出牌”和“吸引牌”。

  它们分别代表了“付出型社交”和“吸引型社交”。

  可惜,我们天生的直觉往往只能看到“付出牌”,因为这张牌不仅明显,而且简单易取。

  只有少数人能看到另一张抽象且相对难拿的“吸引牌”,当他们把两张牌都抓在手上的时候,就会占尽上风。

  你想啊,只打“付出”型的情感牌肯定是有所求的,这样的付出心态会让自己感到痛苦,让他人感到沉重。

  且一味付出的时候,就少有心思和精力去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了。

  而打“吸引牌”则完全不同。

  它首先得保证自己是完善的,有魅力的,在这种状态下再带上一张“付出牌”,就会让这份付出变得价值连城。

  因为他本身是完善的,对外无所求,所以对人付出必然是不带任何条件的。

  这样的付出既轻松又愉快,还有魅力光环,谁人不喜欢呢?

  所以,善打组合牌的人往往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先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

  他们会维护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学识,增长自己的智慧,稳定自己的情绪,丰富自己的爱好,结交自己的朋友,追逐自己的梦想……

  这样就可以始终把自己的魅力和自信传染给别人,让喜欢的人主动来靠近。

  所以,如果自己始终处在单方面的过度付出而得不到别人的回应,这并非说明别人对你不好。

  这只是一面镜子,告诉你自己还不够完善(当然,也有可能对方就是一个混蛋)。

  此时,更好的策略便是立足长远,努力改变。

  直到有一天,即使你不付出,也有人愿意来主动来靠近你。

  03

更好的对待不是要求,而是成为

  同类的咨询还有。

  比如一些人总觉得父母、同学、朋友、领导、同事、恋人,甚至自己的孩子,都对自己不够尊重。

  要么轻视、要么取笑、要么捉弄、要么不恭……

  这背后的原因大同小异:

  从短期看,是一些人的素质和修养不够高,从长期看,都是自身的能力和表现还不够好。

  因为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外界如何给你反馈,本源都在自身长期综合的表现罢了。

  正如你平时的言行都很卡哇伊,成天可爱的表情包,那别人是很难对你严肃的;

  如果你成年后依旧生活懒散,遇事逃避,长辈们也不会给你尊重的,成天叨叨也就很正常了;

  而在公司里,你若总是不及他人或惹事生非,领导和同事怎么会给你好脸色看呢?

  在遭遇他人不友好的对待时,我们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求对方注意并改变。

  但是永远别忘了,他们都是自己的镜子,要求对方改变不如自己真正成为心中期待的那个人。

  那个人强大、友好、智慧、担当,正如你自己遇到后也会心生欢喜或敬仰,愿意主动靠近。

  作家Tracy Mcmillan曾在2014年2月做过一次TED演讲《想拥有完美的婚姻,请先拥有完整的自己》。

  她以自己三次失败的婚姻经历换回了一个非常棒的思考角度:在和别人结婚之前,不妨先和自己结一次婚。

  是的,不管你是男是女、已婚未婚,都可以给自己来一次这样的假设:

  你愿意和自己这样的人共度一生吗?无论贫穷、病患也不离不弃?(事实上和自己结婚,也只能不离不弃)

  所以,你喜欢自己的外在表现吗?喜欢自己的言行举止吗?喜欢自己的能力和上进心吗?喜欢自己对未来的追求吗?

  如果你对自己尚不满意,就不要指望别人也对你恭敬和喜欢了。

  “和自己结一次婚”,真是一个绝佳的视角。

  它就像立在门口的一面镜子,让自己在每次出门之前先自我审视一番,防止邋遢示人而不自知。

  当然,如果你经常读我的文章,就肯定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招术,而是非常高级的元认知呢!

  04

想要更好,请停止追逐

  尽管本文极力提醒诸位关注“影响、吸引、成为”这条路径,但请注意,我从未排斥“劝说、付出、要求”这些选项。

  因为这个世界是多维的,从来不止二元对立。

  习惯只取一端的人往往会走向绝对化的极端,让自己失去正确性的同时也失去灵活性。

  所以,即使你并不了解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也可以用“视情而定”这样的句式让自己瞬间变得智慧。

  比如,你可以这样向人介绍本文的观点:

  “影响、吸引、成为”虽然更为正确,但“劝说、付出、要求”在特定情况下也是必要的。

  就像1999年的时候,马云先生也在杭州湖畔花园的家中极力劝说另外17个人集资50万元,共同创立阿里巴巴。

  而如今,他再也不需要像当年这样去劝说人家才能成事了,因为他已经完成了转变。

  你看,学会这样的表述,十有八九不会出现纰漏,还会促进自己双向思考。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视情而定:

  在该劝说的时候极力劝说,在该付出的时候尽情付出,在该要求的时候勇敢要求。

  同时,永远不要忘了还要立足长远,真正成为一个“有影响、能吸引”的人。

  正如查理·芒格说的:

  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以前似懂非懂,现在终于明白了。

5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