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知识点提纲

时间: 其芳28 分享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而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候就要提纲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高中历史知识点提纲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历史知识点提纲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冷战”的主要表现: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共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提纲二

  中国古代史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

  格局、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此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总之,一部中国古代史,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统一与分裂,治世与乱朝,融合与隔阂,明主和昏君,交流和封闭

  高中历史知识点提纲三

  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签订《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日军在中国成立“七三一部队”。等等。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辛亥革命

  a主要史实:武昌起义首役成功;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b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4、五四运动

  a主要史实: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第一阶段,地点北京,运动主力为学生;第二阶段,地点上海,主力转为工人。

  b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1926年7月,开始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是北洋军阀孙传芳、吴佩孚和张作霖。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6、解放战争

  a主要史实: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8年中共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b意义:①国内:标志着中国屈辱历史从此结束和独立统一的中国即将诞生。②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士气;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高中历史知识点提纲四

  1、维新变法

  a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共同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严厉批判了君权论。

  b作用:①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②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更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2、新文化运动

  a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李大钊

  b内容:①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②十月革命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进入新时期。

  c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三民主义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思想;“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思想。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4、毛泽东思想

  a早期思想(24-2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7-37)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37-45)《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d 1945,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f《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高中历史知识点提纲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而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候就要提纲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高中历史知识点提纲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历史知识点提纲一 、现代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中历史知识点填空
    高中历史知识点填空

    对已学习的知识点填空,是我们在高中学习历史知识常见的情况,那么同学们的历史知识填空过关了没,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高中历史知识点填空的

  • 高中历史知识点填空题
    高中历史知识点填空题

    作为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一项重要环节,填空题是囊括几乎每一门学科的试卷上的必有考题,其形式大概为,先给出已知条件,在而后的语句中空出要问的

  • 高中历史知识点习题
    高中历史知识点习题

    练习题同学们一定做了不少了,其中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同学们的历史练习题做了多少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高中历史知识点习题的相关资

  • 高中历史知识点选修三
    高中历史知识点选修三

    选修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的一个名词,是课程结构调整中的一种课程类型。其中历史选修三是同学们要学习的,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高中历史知识点

3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