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
初三历史教学面临中考压力,复习课难以出新意,这已成为很多同行的共识。而同学们复习相关的知识点是一个好的方法,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一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
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
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6、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7、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①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②内容: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
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⑤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8、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①形成:是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严格等级的制度;
②内容: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权利与义务也不同,婆罗门和刹帝利是统治阶级、特权等级;吠舍和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地位悲惨。
③种姓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④种姓制度的实质:印度的等级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体现
⑤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有不良影响。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二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
1、 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 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 雅典城邦的自然条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气候湿润,适宜种经济作物。
4、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原因:伯利克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
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 a 、经济上,经济繁荣;
b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c 、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6、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进步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
2
治发展到高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②局限性: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
7、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8、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
——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灭亡(476年,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封建社会的开始)
(2)主要战争及战役: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汉尼拔 坎尼战役以少胜多 (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9、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沿革:最初举行赛会祭神,前776年—394年共举办290多
届。现代奥运会开始于189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2004年在希腊雅典举行,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
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1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⑴日本的发展
①1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 ②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③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④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大化改新的原因:
①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繁荣强盛,朝鲜新罗的崛起,对日本产生巨大刺激。 3、七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参照中国的隋唐
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重要人物:中臣廉足
4、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 收回贵族土地为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定期收税。
5、大化改新的作用: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对大化改新的认识
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7、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所以,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
8、唐朝时期,中日交往密切的原因
唐朝的经济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唐朝的繁荣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9、伊斯兰教的产生:
①伊斯兰教的产生原因或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622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 10、伊斯兰教的历史作用: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后来成为阿拉伯国家扩张的工具。
4、公元1世纪,耶稣创立了基督教。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
土地所有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主要事件:751年宫相“丕平献土”,使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13世纪,教会建
起“宗教裁判所”。
5、10世纪,欧洲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威尼斯、牛津、曼彻斯特。 6、由于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对城市市民加强剥削,使阶级冲突日益尖锐。12世纪,法国琅城的城市市民与封建主展开了10年的斗争——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7、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装备了条件。 8、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a、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b、政治方面,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其中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c、思想文化方面,随着市民阶级在经济、政治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9、15世纪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著名建筑有圣索非亚大教堂。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给我们的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三
第六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 希波战争: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地区建立了波斯帝国。前5世纪,波斯帝
国三次出征希腊,最后希腊战胜波斯,史称希波战争。
为纪念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中的长跑英雄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⑴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方式: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
⑵古代世界的三大战争:希波战争、亚力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 ⑶希波战争的影响:希波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
1、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
3、改革后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2、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发展起来,并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他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力山大东征的过程伴随着战争与灾难,但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罗马帝国,多次发动战争。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①消极性: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②进步性:罗马帝国的扩张使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6、罗马帝国扩张的过程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屋大维不断扩张,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7、罗马帝国的繁荣
①时间:帝国建立后的两百年时间 ②原因: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 ③对材料的理解:
“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了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心态。 “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了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 ④罗马帝国与外界的和平交往:与北欧、印度、中国的东汉。(如:中国丝绸;甘英出使大秦)
2、亚欧商业往来的途径:丝绸之路
3、阿拉伯的辉煌文化:创立完整的代数学;巴格达医院院长阿齐斯写成外科医学著作《医学集成》;医生依本·西拿著有《医典》。
4、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典型人物: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到中国元朝大都任官,游历中国大江南北,返回后完成《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①马可·波罗的主要历史事迹:
17岁来到中国元朝;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在元朝做官;在中国生活了17年;形成名著《马可·波罗行纪》
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中国文明,介绍了亚洲各国的情况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四
第八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1、文字的出现:象形文字——古埃及人(3000年),对以后字母文字产生重要影响;
楔形文字——两河流域(古巴比伦)苏美尔人(3000年),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字母文字——腓尼基人(22个),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2
第七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阿拉伯数字:前身是印度梵文的字头文字(即: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古印度人)。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欧洲。16世纪,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阿拉伯⑴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商路: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⑵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 ⑶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①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收集和翻译希腊罗马文稿;
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媒介:传播阿拉伯数字;传播中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③在数学、天文、医学、文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第九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1、 古代科学家 :①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
② 亚里斯多德: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 古代文学家:① 荷马(古希腊):《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②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作家):《俄底浦斯王》。 ③《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阿拉丁和神灯》。 ④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 ⑤阿里斯托芬:古希腊喜剧之父 3、 建筑特色
罗马式建筑 特点:拱顶、多梁柱、平面呈十字架形 如:麦加大清真寺 哥特式建筑 特点: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 如:巴黎圣母院 中国古典建筑 特点:中轴对称、层次分明、主体突出 如:故宫
8、启示:思想解放促使人们思想解放,开拓进取,敢于思考,勇于实践,促进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9
第十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 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地中海地区贸易繁荣,手工工场发展起来开始产生新
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文主义。因此,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2、 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 开始:①时间:14世纪②国家:意大利
4、 扩展:①时间:15—16世纪 ② 地区: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5、代表人物及其成就:①但丁(意大利)《神曲》—地狱、炼狱、天堂 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② 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 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④ 哥白尼(波兰)、布鲁诺(意大利)、伽利略(意大利)、开普勒(德)——“太
阳中心学说”
6、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7、从文艺复兴的先驱和新航路的开辟者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
5
意义:(1)积极: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
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消极: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
上一篇:初三人教版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