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历史知识整理
同学们学习的历史知识有很多,那么,同学们知道苏教版的历史知识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七下历史知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七下历史知识整理一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 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 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7.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1. 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2. 如何评价唐太宗?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3.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唐太宗说的。唐太宗对君与民的关系比喻为: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他为何会产生这一认识?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系的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
4. 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继续发展生产、选拔贤才,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5. 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苏教版七下历史知识整理二
第3课 “开元盛世”
1.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2.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 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5. “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⑴有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⑵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烧毁珠玉锦绣、不用奢侈物品。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1.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科举制度总结:出现: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正式诞生:隋炀帝时正式形成;设置进士科。科举完善:①唐太宗时完善科举制度,设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考儒家经典。进士科考诗赋和政论,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②武则天时期开始殿试和武举,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③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苏教版七下历史知识整理三
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称为:“天可汗”2、唐和吐蕃:①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②“和同为一家”:唐中宗派近城公主入藏和亲。③821年,唐蕃会盟。3唐蕃和同为一家的作用: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唐代的中外交往
1、为什么唐的对外交往发达:①交通发达:长安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②广州是最大外贸港口,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③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④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2、概况:①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者先后有十三次之多。②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作《大唐西域记》。③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
评价:密切了唐朝与日本、印度的文化交流,说明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评价唐太宗:政治上:知人善任,选用良吏,提高行政职能。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文化上: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培养人才。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对外交往频繁,民族关系融洽,国力逐步强盛。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苏教版七下历史知识整理四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1、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主要原因)?南方气候好雨水充沛。2、过程:(1)魏晋南北朝: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2)唐末、五代以来:北民南迁,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3)两宋: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4)南宋:南移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以成为全国重要粮仓。3、表现:
宋代的娱乐活动和民俗:“瓦肆”是城市中娱乐兼营业的场所。总:宋代城市繁荣,贸易兴盛。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1、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为成吉思汗(拥有四海的皇帝),蒙古国建立,都称:和林 结束长期混战的局面。2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即汗位,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南北。
2、元朝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建立起了地域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王朝,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使民族大融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新的民族——回族。
3、加强统治:建立行省制度,并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4、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的措施:①禁止把农田改为牧场;②鼓励垦荒、兴修水利;③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作用: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促进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5、元朝的民族融合 元朝时,不少汉族人外迁,边疆各族大量内迁,加上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彼此长期生活在一起,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苏教版七下历史知识整理
上一篇:新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下一篇:苏教版七下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