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博物馆学系基本说明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组建于1996年,是复旦大学下属院系之一,该系设文物与考古、博物馆学、古建园林、文物保护四个方向,兼管复旦大学博物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复旦大学博物馆学系基本说明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复旦大学博物馆学系基本说明
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具有文物与博物馆学方面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该系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和博物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历史、艺术与文化知识的基本训练。
主要专业课程:
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文化人类学、文物学基础理论、文化遗产管理与法规、考古学思想史、古文字学、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考古学通论、文物与考古技术、各类文物的鉴定专题、文物保护基础等。
大事记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是国内创办时间较长、具有重大影响的专门从事文博教学与科研的高教机构。它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为顺应中国社会迈进现代化、尽快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要求应运而生的。
1984年2月,复旦大学与国家文物局合作,在历史系开设全国文博干部专修班。
同年9月,招收了文博方向的研究生班。
1985年设置博物馆学本科专业。
1989年复旦大学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创建了文博学院,下设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物保护技术科学系、历史学系等系所。
1996年,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和文物保护技术科学系合并,形成今日的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简称文博系)。
其他介绍
文博系拥有“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和“文物学”两个博士点。现每年招收30余名本科生,10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港澳台的学生。迄今已培养了近千名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成为中国文博界的业务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活跃在与文物、博物馆相关的各个领域,展现着复旦人的精神风采。
文博系教师队伍精干,由文、理、工、艺等各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目前在编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11人,有博士学位的占80%。他们思想敏锐,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开拓精神。他们教学经验丰富,长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同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教书育人,和以学术提升竞争力与声誉,是他们持之不懈所追求和努力的。该系聘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兼职教授,如马承源、汪庆正、谢辰生、杨鸿勋、徐湖平、奚三彩、张浦生、王巍等。每年还都有一批富有活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应邀登上复旦大学的文博讲坛,传输新知识和前沿动态,促进校际、馆校之间及海内外的学术交流。
该系的学科内涵包括: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基础理论,文化遗产管理,古代园林与建筑,艺术品市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人类学,艺术史等。近年来,该系以科研创新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以高科技、信息化为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前瞻性、示范性创立学科品牌。努力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和政策法规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包括数字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有特色的考古学研究、有特色的文物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占据学术制高点。创办了《文化遗产研究集刊》,已出版3辑,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成立了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拓展与学术界和社会的交流合作搭设了平台。
自八十年代以来,该系教师出版、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还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科研项目,诸如青铜器防锈、利用远红外技术识别和鉴定文物、上海豫园古建筑园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软件开发等。近年来,该系教师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科学研究,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事业和科学研究多做贡献。据统计,近三年来,共出版专著约20种,译著2部;所支配的科研项目经费超过400万。其中承担的课题包括:“复旦大学文化人类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教育部)、“三峡文物抢救性发掘”(国家文物局、重庆三峡办)、“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当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问题和政策思考”(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国家文物局)、“大溪墓地人群的分子考古学研究”(国家文物局)、“中国高校数字博物馆技术平台”(教育部)、“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行业规范和标准研究”(国家文物局)、“上海世博会与文化遗产保护”(上海社会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基金)、“高丽青瓷与中国陶瓷的比较研究”(日本POLA财团研究基金)、“18世纪中日瓷器交流与互动研究”(日本住友财团基金)、“明清景德镇瓷业发展与区域社会”(上海市教委)、“中国书法文物研究”(日本文部省)、“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研究”(日本文部省)等等。
该系教师的科研工作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像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1年中央财政专项“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之一的“复旦大学文化人类学数字博物馆”(一期)建设项目,经过全系教师的努力,于2003年7月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验收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认为:该项目依托复旦大学的文博学科优势,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了馆藏文物与社会共享,构成一个集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网上传播系统,凸现了“文化人类学数字博物馆”的内容特色。数据采集规范,技术框架完整。开发了一套“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作为数据采集工具和检索系统,满足了教学、科研和科普的应用需求。又如连续多年参加的“三峡考古”,不但弥补了复旦大学在田野考古方面的长期空白,推动了学科发展,而且因为注意发挥本校的综合性优势,注重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引入现代高科技理念和手段,成果受人瞩目,从而确立了我校在三峡考古中的独特地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关注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关成果被《解放日报》内参引用,收到多位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批示,带来积极的社会效果。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一起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全国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复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1.41万人,研究生1.48万人,其中含学历留学生近3000人。学校有教职工5800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9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0人。学校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有各类科研机构近30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8个及若干个工程中心,“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学校图书馆有馆藏文献519万册,馆藏数列国内高校前茅。其中线装古籍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年订购中西文纸本期刊 7000 余种,可使用的电子图书近200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近3.5万余种,各类数据库近300种。
学校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路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11个附属医院,医护员工近1.5万人。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3年我校建立的政治学系,其基础为1964年成立的国际政治系,该系是我国于1964年在高校设立的三个国际政治系之一。当时仅有一个国际政治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与对外关系。改革开放后,国际政治系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增加了专业设置,扩大了招生规模。1980年首先增设了政治学专业。1984年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继后于1988年又增设行政管理专业。2000年11月21日成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对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形势。要实现民族振兴,完成国家统一,承担国际责任,中国必须具有能对国际形势进行因势利导的对外政策;同时,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现代化,中国面临着国内政治体制优化和公共政策创新的双重任务。
顺应这种形势,复旦大学决定成立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这一决定不仅是跨世纪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学院的建立将结束我校原有国际问题研究的分散状态,实现学科优势的整合,使我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机构建制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下设四个系:即国际政治系、政治学系、公共行政系、外交学系(筹)。 学院领导机构在学校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行政、教学、科研、人事与发展。学院设院长一位,常务副院长一位,副院长四位。设党总支书记一位,副书记二位。学院建立院务委员会,由正副院长、正副书记和院长助理组成,负责全院重大事务的决策。
各系设系主任,负责在本系安排教学、组织科研、加强交流,以教学组织为主,推进学科发展。
学院下设行政办公室、资料室、学生工作组、MPA教育中心。
学科建设
通过“十五”建设,目前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已经拥有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学院下设政治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两个“985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六个硕士点、一个专业学位硕士点(MPA)、四个本科专业。
师生员工
目前,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共有70名在编教职工、包括教授22人,副教授24人 ,讲师12人,行政管理人员12人。
2008年,学院有在读本科生481人,硕士生247人,博士生148人,MPA学员915人,长期留学生159人,学历成教生692人,学历网络生912人,折合标准生3592人。
特聘顾问
除各成员单位原已聘请的顾问外,学院·研究院现有三位特聘顾问:
李道豫大使,前中国驻美国大使,现任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过家鼎大使,前中国驻葡萄牙大使,中葡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现为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PECC)常务副会长。
杨成绪大使,前中国驻奥地利大使,现为外交部所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博物馆学系基本说明
上一篇:博物馆学和考古学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