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背景介绍
第二次长沙会战,让中国抗战的天空,出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那么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背景是什么呢?且随小编一同去探究其中奥妙。
第二次长沙会战背景
1941年初,世界战争形势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日本帝国主义趁着英美两国在欧洲战场应接不暇,准备谋求南进。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日本改变了原来与苏友好的战略,积极准备对苏作战。但是由于日本兵力不足,在中国投入兵力又过多,不可能在准备南进的同时又对苏备战。因此,减少对中国的兵力投入成了燃眉之急。基于这种背景,日本参谋部制定了《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和《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这两个计划被日本大本营同意。日本大本营认为,日本不能放松现在对中国的压力,因此在此期间应该运用一切手段,来努力解决在中国的战事。在中国作战期间,应该以占领和肃正为主要目的,不应该投入大规模兵力进行作战。
但是这个战略规划,被畑俊六和阿南惟几拒绝了,他们认为,快速解决中国地区的战事,才是日本的国策。如果减少在华的兵力部署,会让重庆国民政府有喘息之机。为了抽出兵力与美国在大平洋地区一争高下,日本必须尽快结束对华战争。
日本大本营考虑了他们的建议,决定迅速攻占长沙,摧毁国民政府的意志,尽快解决中国战事。于是,第二次长沙会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中开始了。通过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背景,可以看到,日本法西斯侵占世界的野心。但是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从一提出开始,就注定不会被实现。
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果
第二次长沙会战,可以说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役。但是日本没有能攻下长沙,国军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但是从战术上的效果来说,双方都损失惨重。
国军在这次战役中投入了12个军的兵力,但是到了战役结束后。所有军都建制不全。国军的精锐第74军的58师伤亡也有55%,第57师伤亡40%。第37军的第60师伤亡也超过了50%,第140师的伤亡率是30%。国军另一支精锐的第4军102师,伤亡率也有45%,第十军的第3师伤亡35%。连精锐部队的伤亡都如此惨重,更不用说其他部队是伤亡了。按照中方的统计,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方伤亡17426人,日方伤亡48327人。不过根据日方的统计,中国军队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死亡人数为5.4万人,被俘人数为4200人。日方自己的受伤人数为5148人,死亡人数为1670人。日方的这个统计,很明显是夸大其词。但国军的这个数字,也存在一定的水分。因为根据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一个日本士兵需要几个中国士兵才能将其打败。战斗力之比为1:2甚至1:3。参加战斗的国军除少数部队比如说第74军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其他的都算不上精锐。这样的部队能跟日本打到1:4的伤亡率,显然也是不科学的。
但是总的来说,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果是对我方有利的。它极大地挫败了日军的士气,大大提高了我方军民的抗日信心。
第二次长沙会战影响
第二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让日军对长沙的战略阴谋又一次破产。那么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影响有什么呢?
第二次长沙会战最大的影响,就是使日军的有生力量被大大地消耗,日军的国际威望迅速下跌。1941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艰难的困境,投降消极主义弥漫在战争乌云的下。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急需一场胜利来提升士气。在这种环境下,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如同一针强心剂,让全国人民沸腾。日军的士气也一落千丈。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日军原本想学习国军的钳形战术,但是结果却被国军的钳形战术所消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笑话。这一战,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使日本再也不敢轻视中国军队。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第二个影响,就是加剧了日本内政外交的危机。日本的近卫内阁,也因为这次战役的失败而被迫倒台。日本在跟美国的谈判中,失去了稳固的政治军事筹码。使得日本不得不寻找其他出路,从而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战争的格局。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第三个影响,就是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日军妄图进攻长沙威胁重庆国民政府的阴谋破产。日军在战争中不断地被消耗,精锐部队也在这次战役中损失不少,中国军队为之后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最后一个影响,就是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斗争信心。日本在战争中一步步地走向灭亡。
通过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影响,可以了解到,虽然中国军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胜利的曙光,终将会照耀正义之师。
猜你感兴趣: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背景介绍
上一篇:汉中之战中战败的是哪一方
下一篇:平阳惨案发生的内幕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