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衡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长衡会战发生于1944年的5月,历时三个多月,到9月才结束。长衡会战经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长沙作战、衡阳作战和指挥协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长衡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长衡会战经过
首先长沙作战,1944年5月26日、27日,日军的第十一军分为三路向鄂南、湘北的国民党发动攻击,打响了长衡会战的第一枪。当时重庆军事委员会有的认为不应该迎战,因为守不住,还不如退守湘桂。不过最后还是决定迎战,狙击日军的野心,另一方面也向小号日军的量。6月18日,因为各种因素,长沙失守,长沙作战也落下帷幕。
紧接着就是衡阳作战,长沙失守后,白崇禧主张放弃在长沙和衡阳的抵抗,但是封裔忠却主张要打持久战,封裔忠和徐永昌的意见被蒋介石采纳,于是衡阳会战打响,国民党的战略是中间进行堵截,两翼夹击日军,让主力部队在湘江的东西两翼,方便实行正面阻击,总的而来说战略和长沙作战的战略差不多。但是国名当只用了一个军的力量在衡阳防守,东西爱另一则投入了13个军的力量,显然是想从侧翼猛击日军。但是日军装备精良,国民党小号太大,最终还是被日军击垮了,衡阳沦陷。
最后就是指挥协调方面,蒋介石当时是所有的事情自己都亲力亲为,部队的一些长官根本不敢做决定,这就耽误了很多的战机,而且部队的应变能力和机动能力也就被拉下来了。总之各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这次长衡会战最终遗憾收场。
长衡会战简介
1944年,日军发动了日本陆军史上最史无前例的一场大规模战役——一号作战。在这场战役中,造成敌我双方伤亡最为惨重、作战时间最长的战役就是长衡会战。
长衡会战发生在1944年,是中国国民党与日本陆军发生在湖南的一场战争,所以又称为湖南会战。这场战役使中国的兵力及平民百姓伤亡惨重、国民政府统治区被切分。我国也在这场战役中失去了一部分的工厂,政府的收入减少,总而言之它是中国自1938年之后被破坏最为惨重、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
在长衡会战发生的当天,由于国民党军日军的作战能力和野心,所以没能在会战的第一时间部署出合适的策略抗战,也未能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对抗这场战役,这也是长衡会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而长衡会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起始时间为1944年5月27日至6月18日,由于战略部署不全面,再加上日军比国民党军的势力要强,且由于协作精神的缺乏,所以最终以长沙失守,国民党军失败结束。
第二阶段的起始时间为1944年6月20日至8月8日,此阶段又以衡阳失陷,国民党军抗战失败,同时会战结束。
长衡会战最终以中国军队失败告终,从这次的会战失败中可以看出国民党的腐败和无能。而且这场战役不仅造成了中国几座城市的沦陷,而且给湖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导致的惨重损失是没有任何一场战役可堪比的。
长衡会战背景
1944年2月,日军开始在抢修平汉路的黄河铁桥增加兵力及火力,3月初,陆续有日军从北平和上海飞往汉口,企图打通中国的平汉线,以达到打通南北交通的意图。这便是长衡会战背景的主要内容。
3月下旬,根据国民党军令部收到的情报,国民党推断日军有大举进犯企图。但是由于当时国民党的军事情报效能并不高,所以在掌握日军的动态上有时候会跟实际有些偏差。4月初,军令部收到关于日军想要打通“大东亚铁路线”的情报,据此情报军事部长官徐永昌忽略了日军想要打通平汉线的企图,将大部分注意力转向了日军想要打通粤汉线的企图,并对兵力及战略进行了新的部署,也由于没有从其他地区调取兵力支持湖南的防守,所以影响了平汉线的备战实力,也因此在兵力部署上相对于日军来说有很大的不足。
在4月17日,日军的一号作战计划在河南打响之后,徐永昌仍没有意识到日军想要打通平汉线的战略意图。
5月上旬,蒋介石才初步揣测出日军想要打通平汉线、打通南北交通的意图,并及时与部下探讨了防守战略,而此时才开始的备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已经为时过晚。
事实上,在3月份的时候日军就已经对兵力及作战方针进行了详细的部署,这相比于国民党的兵力薄弱,装备不足已经明显的占了很大的优势。而且国民党过于的后知后觉、疏于防范也已经预示了这场战役的失败。
猜你感兴趣:
长衡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上一篇:黑斯廷斯战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下一篇:己巳之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