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美国历史事件>

美国军火商的力量介绍

时间: 漫柔31 分享

  如今,庞大的军事组织与巨大的军火工业的联合,这在美国是史无前例的。其总体影响——包括经济、政治,乃至心灵上的影响,可以在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州议会和联邦政府的每一间办公室被感受到,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美国军火商的力量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美国军火商的力量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永久地改变了美国的许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美国庞大的战争机器被构筑起来,成为美国生活的永久组成部分;而这个战争机器与其经济体系之间的结构性联结和共生关系一经牢固确立,即再无全面消退可能。

  20年代末美国陷入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在10年间推行的各项刺激计划并没有使美国真正脱离困境。正是凭借二战中的巨大的军工需求,美国经济才真正摆脱大萧条,重新繁荣起来。这种情况自然会助长所谓“军事凯恩斯主义”,即军事支出导致经济扩张(而不是榨取经济资源)的思路和逻辑。

  而美国舆论氛围也因战争而大变,战前对军火商的指责、恐惧似乎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因为战争使得美国的私营军工产业在美国内外赢得“民主的兵工厂”的美誉,其巨量产能对击败法西斯所发挥的作用也无法否认。

  上述诸般趋势,更因冷战的接踵而至而进一步强化。在整个50年如火如荼的军备竞赛中,美国的私营军工产业迈入历史上最长的黄金期,而立国以来直至二战当中一直存在的小规模国营军火工业则在50年代的私有化运动中消失了。

  这个过程反映了现代军事机器的经济技术规律:现代军事装备的研发生产必须综合多个行业和产业领域的资源和能力,军种所属企业固有的自足、封闭特征使之无法适应其中的效率要求。

  这个过程也反映了私营产业界话语力量的壮大:它以公营军工企业效率不良、不符合美国“自由企业制度”原则为由,敦促国会和政府对其实施 “私有化”,从而消除了它那实力本就不强的竞争对手。

  这样,在冷战大部分时期,占美国政府预算四成到一半左右的军费开支就全部流向私营产业部门,军工复合体的完备形态就此形成并持久存在。

  以在不同程度上介入军工生产的通用动力、洛克希德、通用电气、麦道、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波音、罗克韦尔、通用汽车国际商用机器(IBM)等大公司为一方,以掌握巨额军费开销的国防部及所辖美国军队为另一方,双方在“买主-卖家”合同关系基础上构成军工复合体的基本关系。

  战后美国新兴的重要产业领域,如航空、航天、能源、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都与国防合同有密切关系。以IBM为例,1950年代其收入的一半来自国防部门。

  在政府和军队与产业界的强化了的关系中,除了明面上的合同,还有复杂的公关活动和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企业处心积虑开展针对五角大楼的所谓“市场情报”活动,通过结交国防部官员取得军购计划方面的信息和人脉。

  1959年众议院的一个专门调查发现,军工企业的确有意识地采用“宴饮说服策略”。由于国会在武器拨款方面的特殊分量,企业界还经常采用一个策略,即在向五角大楼提交某项新武器计划之前,先向一位关键职位上的国会议员实施游说,以期其武器方案获得先期有利地位。50年代末以来有个一度受到特别关注的情况是军队和企业之间存在的“旋转门”。

  1969年,参议院的一个专门委员会经调查发现,涉及军事订货合同的最大的100家企业雇佣了2000多名退役的上校以上的军官。这些退役军人很容易接近军队和五角大楼,对军事采购计划所能够施加的影响可想而知。

  从企业界向政府机构的人员流动也不鲜见,通用汽车总经理威尔逊和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麦克纳马拉分别在艾森豪威尔时期和肯尼迪时期成为国防部长,就是两个最突出的例子。

  实际上,军工复合体很难被视为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利益集团,毋宁说它是一个由多方面要素构成的综合关系网络。在企业与政府和军队的关系之外,它还包含或涉及其他一些要素和现象。

  在华盛顿,除五角大楼之外,国会山的活动也有不少牵涉其中:至少包括与军工利益有瓜葛的国会议员和代表军工产业的游说集团。经济高度倚重国防工业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城市和社区,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产业和企业的工会组织,其表现往往与军工企业的利益高度一致。

  在华盛顿内外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面向五角大楼的智库和顾问公司,它们就军事技术、政策和战略问题等项目从军方或政府那里承接研究项目合同,兰德公司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在全国各地,与能源部有稳定合同关系的十多个国家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也经常参与军事技术项目。

  而承接来自五角大楼的研究合同的大学里的各个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往往被认为是组成“军工学复合体”的组成要素(实际上,军事机构与知识和学术领域之间也形成了盘根错节的联系,以至于有人认为应该用“军事-工业-学术复合体”一语才能说明问题)。

  美国人的反军国主义

  虽然美国诞生于一场战争,而且此后的成长历程中也伴随着各种规模的战争和扩张冲动,但它的政治文化中却始终强固地存在着某种贬抑战争、军队、军人和军工产业的因素。

  作为一个以商业立国的民族,美国人历来相信,和平的对外政策和国内的民主政治共生,而对外战争则是暴政的温床。他们认为:战争会导致军备扩张,军备扩张会导致政府和军事机器对国民经济资源的过度榨取,又会使那些和军备相关的利益集团势力坐大。而且,那些操持军事事务的人偏爱保密,惯于排拒公共民主监督。

  与此相关,一种对军队、军人和军工利益集团的意图和行为的阴谋论观点在美国十分常见。

  20世纪以前,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的确不算尚武好战,甚至可以说它有一种“反军国主义”传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突然决定参战的美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军种所属的军工企业,其产能远不敷战事所需。美国这才大举动员私营产业部门生产军需产品,由此军工生产和私营产业部门的结构性联结得以确立。私营产业部门中有许多人介入了军需生产和后勤动员,成为第一批在经济和军事两个领域之间进出行走的人。这是“军事工业复合体”的雏形。

  但一战结束后,美国迅速断定,它没有必要保持大规模常备武力。战争期间一度暴涨的军工生产也相应回落。而且,对一战结果的不满、失望与对战争和军事的根深蒂固的疑惧、抵触结合起来,使新的、更强烈的孤立主义情绪主宰了整个二三十年代的政治气氛。

  与此相关,一战中参与军工的私营企业成为公众舆论普遍指责的对象,针对军火商的阴谋论盛行一时。他们被斥为“贩卖死亡的商人”,为了利润施用阴谋手段将美国推入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公众担心,这个巨大而隐秘的力量仍在操弄美国的内外政策。

  1934年秋至1936年初,美国国会成立以杰拉尔德奈参议员为主席的调查军火工业的专门委员会,其结论应和了对军火工业的阴谋论看法。“奈委员会”认为,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军事部门和民用部门之间的固有界限被侵蚀,对国家是不祥之兆;而把美国推入一战的,是军火商和银行家牟取利益的动机,而不是国家利益和国际道义目标。

  奈委员会没有使用“军工复合体”一词,但究其所指,大体上就是艾森豪威尔告别演说谈论的那种情况。

美国军火商的力量介绍

如今,庞大的军事组织与巨大的军火工业的联合,这在美国是史无前例的。其总体影响包括经济、政治,乃至心灵上的影响,可以在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州议会和联邦政府的每一间办公室被感受到,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美国军火商的力量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美国对日开战是胡适一手所为吗
    美国对日开战是胡适一手所为吗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下面是由学习啦小

  • 美国防高官称抵得上五个师的中国人介绍
    美国防高官称抵得上五个师的中国人介绍

    1950年,钱学森从美国准备回中国时,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通知司法部:决不能放走钱学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

  • 美国编造慈禧下嫁李鸿章逆天绯闻的原因
    美国编造慈禧下嫁李鸿章逆天绯闻的原因

    当年《纽约时报》报道了中国总统李鸿章到访,甚至还刊登了慈禧太后下嫁李鸿章的新闻消息,一时间国内朝野上下议论哗然,而光绪皇帝更是为此震怒不

  • 特库姆塞诅咒对美国的影响
    特库姆塞诅咒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总统每20年就死一个做出此番预言的是北美洲肖尼族印第安人酋长特库姆塞的兄长邓斯克瓦塔瓦先知,这也是著名的特库姆塞诅咒,1840年当选的哈里森

3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