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的实力对比介绍
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那么你了解中原大战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原大战的实力对比,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中原大战的实力对比
中原大战于1930年2月拉开帷幕,四月战争双方开始了火拼,5月份战乱向全国蔓延直至10月份中原大战才进入尾声。中原大战的战争规模为中国近代史的国民党内战规模之最,其规模之大也从侧面反应了中原大战实力不俗。对战双方的兵力总共可达147.2万,如若加上后期参战的东北军,其兵力接近170多万。战争的结果亦是双方损失惨重,共计死伤人数40万余人,军事费用高达5亿元。
中原大战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落下帷幕,因此在中原大战实力对比中蒋介石一方的总体实力更占优势。在经济方面,蒋介石所统治的地区较为富裕的海关等地,充足的税收为赢得战争提供了经济保障。同时税源可以为国民政府的公债提供担保金,公债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强有力地支持了战争所需的军事支出。同比来看,阎锡山,冯玉祥所占领等地大多贫瘠荒凉,阎锡山强制控制的天津海关正处于战乱瘫痪之时,没有办法增强其经济收入。反蒋方的经济脆弱阻碍了联盟战斗力的发挥。
在政治方面,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府,他对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控制为他提供坚实的政治力量。当时国民党是自身为“正统”军,”三民主义“的大旗拉拢了人心。张学良拥护蒋介石的部分原因就在于认同南京政府的统一领导权。同时统一领导更有助于战争的协调统筹。阎锡山,冯玉祥等一方最为反蒋一方,表面上是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实际上也是垂涎独裁大权,同时他们并没有要求推翻蒋介石所领导的南京政府,因此得不到人心的支持。
在军事方面,蒋介石一方的装备更为先进,武器在近代史上的战争中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武器的先进与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蒋介石拥有陆军、空军、海军,兵力种类齐全。同时弹药装备充足,拥有自己制作弹药的条件,和从外界采购的优良条件。在反蒋一方,武器装备和兵力种类都处于弱势地位。地方军的兵力都是极为落后的步枪,排炮的数量只有数门,常常是战争的效果大大缩减。
中原大战阎锡山败给蒋介石的原因
中原大战阎锡山为何败给蒋介石这个问题要从两点来说, 从直接原因来说是输在石友三的反戈一击上, 从根本原因来说是输在阎锡山的爱钱如命上。
在国名党军阀中, 阎锡山是出了名的爱钱如命,那么和中原大战阎锡山为何败给蒋介石的原因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要从导致中原大战失败的关键人石友三说起了。在阎锡山决定反蒋时,为了让军阀石友三的支持他, 阎锡山派周玳去河南新乡游说石友三。 周玳临走之前, 阎锡山曾嘱咐到石友三见钱眼开,若开口要钱,可酌情答应。当周玳赶赴新乡,石友三果真立马哭穷, 提出让阎锡山拨付部分军饷才肯参加反蒋联盟的条件。周玳听后,一边叹服阎锡山有远见,一边承诺给石友三80万元款。 石友三果真见钱眼开, 马上表态将紧跟阎锡山。
周玳回到太原,阎锡山知道这件事后心疼至极, 不仅不夸周玳反将周玳奚落一番,此后,阎锡山决口不提给石友三钱的事情, 石友三见此大为火大,大骂:“不给钱,休想老子给他卖命!”。后来在将领的劝说下,阎锡山忍痛给了石友三30万元。虽说石友三勉强参加了“反蒋联盟”,可心里一直憋着火。结果在中原大战中由于阎锡山拖延不给军饷, 同时蒋介石又在承诺100万军饷的诱惑之下, 石友三立马叛变。 导致阎冯联军乱了阵脚,不久败北。
中原大战阎锡山为何败给蒋介石?表面上看是输在石友三的反水, 实则是输在了阎锡山的视财如命。
中原大战之后的局势
中原大战以前,一线军阀中包括蒋介石领导的中央军,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闫锡山领导的晋绥军,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以及李黄白领导的新桂系。
在实力方面,属中央军最强。而西北军队战力强但军备差,在中原大战之后被初步瓦解。东北军军备强但战力差,幸运的是未受战事影响。晋绥军战力与军备实力相差不大,也未受战事影响。新桂系军备差而战力强,但是由于蒋桂战争,实力被大大的削弱。中原大战之后的局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彻底瓦解,分裂成了四大派系。闫锡山领导的晋绥军也受到重创,内部的商震和傅作义等将领也前后联合成一个系别。东北军因为进入关中帮助中央军,所以在战后得到了华北的地盘,紧随其后又收编了大量的西北军和晋绥军派系的残余势力,一举成为全中国第二大的军事派别。新桂系撤退回广西以后,在陈济棠派粤军的帮助下自保。与此同时,派系领袖中的黄绍弘退出了新桂系。
在中原大战之后一些小军阀的势力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建国豫军的首领樊钟秀阵亡,他领导的派系也在战后被收编了。石友三领导的西北军由张学良收编。而后因唯密谋夺取华北,被蒋介石和张学良左右夹击致使全军覆没。 杨虎城领导的陕军因为协助蒋介石而得到了陕西地盘。张发奎领导的粤军因战斗实力大损,不得不依附于新桂系。陈济棠领导的粤军在帮助了蒋介石后并未得任何好处,导致矛盾激化。后来以胡汉民被囚为口,和新桂系联合反对蒋介石。
猜你喜欢:
2.冯玉祥的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