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诚实体现在哪里_宋濂不隐真情的典故
宋濂为人诚实,这是及其高贵的品质,历史上许多官员表里不一,在皇帝面前一套,背后一套,拉帮结派不成体统,宋濂并不是这样的人。关于宋濂的诚实还有个宋濂不隐真情的典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宋濂诚实体现在哪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濂的诚实
或许是自幼受到的教育不同,宋濂喜欢追问,向老师请教的时候不会有半点胆怯,往往能学到比别人多的东西,加上自己的刻苦研究,宋濂有自己的一套应对官场生活的办法,也就是凡事都不弄虚作假,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
宋濂的诚实主要表现在两个地方,一是从不隐瞒自己做过的事,宋濂深知作为朝中大臣,不能经常饮酒,但是客人的邀请往往难以拒绝,在一次酒宴后,宋濂被朱元璋召去问话,在被问到昨日都做了哪些事的时候,自作聪明的一些大臣会编个谎话来搪塞过去,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朱元璋真正看中的是什么。宋濂不一样,他如实回答,自己昨日和哪些宾客一同喝酒,吃了那些菜,这一诚实的品质另朱元璋大为欣赏,原来,朱元璋早就安排了眼线在宋濂身边,就是为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这番问话也是精心设计好的。要是遇到不诚实的大臣,朱元璋表面不说,心里已经给他判了一道罪,但是因为宋濂的诚信,朱元璋虽然也不轻易表露出来,但是已经给宋濂加分,并加强对他的信任度。
宋濂不隐真情的典故
诚实守信这是传统美德,宋濂更是将这一优秀品质发挥在官场上,都说官场如战场,很多人不敢诚信,有一种身在官场身不由己的悲壮感,也许是因为官场出处是陷阱,处处是阴谋,稍一不留神,就会被弄得身败名裂,甚至惹来杀身之祸,试问那个人想因为说错一句话就乌纱不保,严重的可能还会掉了脑袋。所以,说话圆润,似乎成为了官员们一种相处的固有方式,每个人只要不得罪人,只要凡事逢源,就算拐弯抹角,就算词不达意,也没什么似乎大家心中都懂似的。
宋濂可不这么认为,或许这就是别人能成为明初第一文臣,而自己不能的原因。其实能在朝廷里干个一官半职,学识方面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不然早就被发配边疆,或者罢官免职了,宋濂从不隐藏事情的真相,往好了说这叫刻苦专研,往坏了说这叫什么,这叫不见棺材不落泪。
这不明朝有位官员叫茹太素,一心想要报效国家,想要为国捐躯的态度已经快要溢出来了,有一次,他觉得这国家怎么就发展成这样了呢,不应该啊,于是选择奋笔疾书,因为热情似火,一下没收住,洋洋洒洒写了十几万字,这是句句掏心肺腑啊,句句都是在为社稷国家着想,恨不得自己去治国了。满怀期待的献给朱元璋看,那知着皇帝也不是好当的,整天处理公文就够烦的了,朝中大臣的关系还要时刻关注,还要为自己能在皇位上做多久担心,哪来的时间看着东西,朱元璋大怒,心想这不是给我添堵吗!立马召集了朝中大臣开会,讨论这文章的意义。
自以为聪明的见到这情况准知道是皇帝火了,哪敢为茹太素说话,这下这茹太素是吃了哑巴亏了,满腔热血给浇了一盆冷水,但也是不敢开口,这时候宋濂发话了,告诉朱元璋,说皇帝啊,您身为一国之君,必然要广开言路,属下说的话必定有他的道理,您可不能因为日理万机就忽视了这点啊,况且我看茹太素这文章句句真言,句句为治国考虑,这是好文章啊,您可要看看。朱元璋也觉得说着在理啊,怎么办,看吧。完了之后大为感触啊,这就像是为我铺平了前方的道路吗,我想到的没想到的全有了。大臣们傻了,也给朱元璋狠狠骂了一顿还得笑嘻嘻的夸宋濂慧眼识珠。
宋濂诚实体现在哪里_宋濂不隐真情的典故
上一篇:宋濂好学的故事_关于宋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