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是怎么死的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一位文学家,郁达夫死亡之谜,至今仍未解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郁达夫是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郁达夫是怎么死的
曾经一名日本宪兵承认郁达夫已惨遭迫害,这名日本宪兵并指出他们掩埋郁达夫的尸身的地方。后来研究郁达夫经历的工作者,几乎翻遍了新加坡都没有找到郁达夫的骨骸。
1945年8月29日,本在房间中和好友商量事情的郁达夫被人骗了出去。后来,郁达夫一直处于失踪状态,等到半个月之后,有消息称郁达夫已经被日本宪兵所枪杀。关于郁达夫被杀害的消息传遍了东南亚和中国,大家都对郁达夫是怎么死的,充满了疑虑、有人说,日本宪兵得知了郁达夫真实身份,所以将他灭口,也有人猜测,郁达夫之死会不会与戴笠相关。
郁达夫和王映霞成婚之后,戴笠一直对王映霞展开了猛烈的攻势。郁达夫在福建时候,还不知道王映霞与戴笠之间的情感纠葛,等他知道后,王映霞已经爱上了戴笠。郁达夫为了斩断王映霞与戴笠的纠葛,便带着王映霞前往新加坡生活。
1939年,郁达夫曾写《毁家诗纪》一文,而后在报刊《大风》上公开发表。他暗指出戴笠破坏自己家庭的行为,言词之间流露出对戴笠的憎恨之情。郁达夫曾要求将这篇文章寄给蒋介石和于右任等国民党要人,希望以舆论压力来谴责戴笠。或许这件事情惹怒了国民党派,他们借当时形势,将郁达夫杀害了。
郁达夫散文特点
有人曾对郁达夫散文作出如此评价:“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曾经学过郁达夫散文代表作《故都的秋》,整篇文章流露出的伤感悲秋之情,让人不禁感叹韶华易逝,万事骤变的沧桑感。从《故都的秋》便可分析出郁达夫散文特点,以加深读者对郁达夫散文的认知。
首先,郁达夫的散文非常讲究词语的选用和修饰,从言词表达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比如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全文大约1500度字,但郁达夫用了42个“秋”字展现了故都秋天萧瑟、悲凉之景,全文透过“秋”字,让读者感受到了郁达夫消极的人生状态。在《《闽游滴沥之二》中,郁达夫用“绿”、“曲”和“静”三字,描写了闽江秀丽、壮阔的景象,进而将闽江无与伦比的美丽展示给了读者。
除此之外,郁达夫散文特点还有善用落错等手段,使文章产生一种和谐流畅的节奏感。在《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一文中,郁达夫用长短句相错的形式,使文章产生舒缓而又跌宕的节奏。当读到这篇文章时,不自然地会被文章的美感所吸引,让读者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郁达夫散文特点还具有忧郁感伤的情感基调,其中主要体现在颓废和憎恨上。在郁达夫看来,生活充满了无味和死板,自己生活在乱世之中,根本既然无法实现伟大地抱负,那么就干脆自我放纵。
郁达夫文学的成就
第一,郁达夫首创了自传体小说形式,进而丰富了文学创作体裁。在郁达夫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便是郁达夫“以我之口,叙述故事”。文中主人公都是用“我”来讲述其中的故事,比如《沉沦》中,我是一名日本留学青年。在日本留学生活中,“我”遇到了日本人的欺侮,在打击生活中,“我”的自尊和尊严受到了践踏。郁达夫以“我”娓娓道来个中故事,表达了自己在残酷黑暗的生活中,渐渐堕落沉沦的矛盾心理。郁达夫以“我”讲诉故事,更能引发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郁达夫敢于在文学作品中对传统封建礼教的观念提出挑战,比如在《迟桂花》作品中,郁达夫塑造了一位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农村妇女形象,虽然她的生活历经挫折,但是她依然乐观向上。又比如郁达夫作品《沉沦》,其中郁达夫借日本留学青年情爱之旅,来批判了腐朽堕落的封建文化。郁达夫《沉沦》发表后,对当时一批青年文学作家产生了深远为悠久的影响。
第三,郁达夫文学作品中,善于用悲凉消极的意象,来反映世事的黑暗腐朽,进而表现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辛苦生活。比如《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等作品,是郁达夫反映现实问题的代表作品,表达了郁达夫对底层百姓的关怀之情。
看了“郁达夫是怎么死的”的人还看了:
1.郁达夫的简介
3.郁达夫爱情语录
5.历史上郁达夫是谁
6.郁达夫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