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战国四公子>

关于信陵君的文章_有关信陵君的文章

时间: 学康27 分享

  在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这篇文章时,我们学到了信陵君的义气,那你还知道关于信陵君的文章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关于信陵君的文章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魏公子与士的文章

  通过阅读《史记·魏公子传》,我们不难发现信陵君在他人生中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依靠着“士”的帮助,因“探赵王阴事之士”而惊魏王、得“辩士万端”说魏王援赵、“与魏公子百乘之士” 赴秦军、“斩如姬仇者头之士”、“说信陵君谦逊忘德之士”使魏公子谦恭、“背平原君而投信陵君之士”让魏公子威信大增,还有“进兵法退秦军之士”,而最重要的故事却是与四大隐士有关,他们分别是监门侯赢、屠夫朱亥、博徒毛公和卖浆者薛公,正是是因为这一次次由于“士”的鼎力相助才成就了信陵君魏无忌的成功

  既然魏公子的成功与“士”这一群体如此紧密不分的话,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士”,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援引蒋星煜在《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给出的定义:“士、农、工、商、兵是中国传统的社会学的人民分类法,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士是一种知识分子,犹今之所谓读书人文化人。狭义言之……以能通古今辩然否为士。”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在春秋时期并没有“士”这一阶层,而“士族阶级”是战国时代特定的政治环境所产生的特殊产物。进入战国时代,此前周代腐朽的宗法伦理秩序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周天子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战国时期已经是一个天下无主,群雄并争的年代了,而在强大的诸侯兼并战争的背景下,每一个诸侯国都必须有强大的后备人才基础为后盾,才可以在生存的竞争中站得先机,最终在根本上引发了人才的竞争。

  同时,随着奴隶制的不断瓦解,原来一些亡国的旧贵族阶级不用被奴役为战胜国的奴隶,另外许多奴隶的人身自由也得以解放,处于这两个阶级的才俊之士逐渐形成了我们所论证的“士人”。另外,我们纵观史记,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但凡士人,多为文士,为武者太少。古人言:“学而优则仕”,虽然周代的宗法秩序已经趋于崩溃,但是周礼对士人地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士人所学多以政治哲学为主体,史学文学辅之,这是历代帝王计划教育的结果,目的是使士缺乏能力自养,但是这种结果带来的好处即在于“士人”大多对当时天下大势均有个人透彻的把握,具有政治、军事、外交、谋略等多方面的才能,而这些才能又是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中稀缺的,同时战国时期连年战祸纷争,农业发展缓慢,正是在这些诱因下,“士人”不得不走入仕途。从而使得战国的养士之风成为了时代特有的“社会风气”。

  信陵君纳谏与其他三公子的不同

  报恩作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一直以来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式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战国士林时代的有一种风气,接受了答谢诸侯贵族的知遇之恩,就意味着士人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这位诸侯贵族,“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种表现的一个最高境界。

  魏公子仁而下士的另一突出表现在于他能认真听取士人给予的建议。尊士不仅仅是在礼节和生活条件上的优待,最重要的是能采纳他们的意见,让士人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才能使士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魏无忌也并非神人,他也有糊涂骄矜的时候,但是魏公子能以非常之理待非常之士,而他也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得到了贤士的非常回报。第一次,魏无忌因被平原君责以姻亲之义,一时基于大义乱了方寸,“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予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幸得行过夷门,见侯生,取妙计,得朱亥,书写了他人生的最大功业——窃符救赵。本来侯生不必死的,但他以死明志,更显魏无忌之光辉,士人之壮烈。第二次,在魏无忌救赵留赵之后“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此时又有说客及时劝阻公子应谦逊忘德被信陵君欣然接受,说明魏公子是一个勇于改正错误的主公。第三次,魏公子留赵十年,初无存魏之意,在认真听取了博徒毛公和卖浆者薛公以宗庙大义为出发点的冒死力荐之后,火速反魏,率五诸侯之兵击败秦兵,立下了人生第二大功业——存魏却秦。不进救国家于水火,而且也是他的美名远播天下。以上三次的虚怀纳谏就是魏公子成功人生之所在,也是魏无忌高出孟尝君、春申君和平原君的地方。

  反观同时期的另外三公子,我们发现从他们的在纳谏方面的失败之处对比起魏公子的成功之处,更显信陵君的伟大,同时也为我们的人生选择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就是这个道理。相对于信陵君的第一次,春申君不听宾客朱英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因无妄之灾而满门抄斩,这是血的教训。对比身在赵国以养士著称的平原君不用“二公”与刚刚才留赵的信陵君以重礼待赵国的博徒毛公和卖浆者薛公,足见平原君之平庸,后有“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就是对平原君鄙陋最大的反讽。另外,信陵君最后能存魏却秦,与孟尝君后期引外国之兵犯齐的行为,既违反宗法伦理,又招致灭门惨剧,晚节不保,得不偿失相比,不管是在道德还是在仁义上都有质的不同,所以一个领导者能仁而下士、虚怀纳谏的话,对他人生意义非凡。

  关于信陵君窃符救赵

  战国四公子中,我最欣赏信陵君,何也?以其侠义兼备,胸襟豁达也。

  四公子养士,千秋传为佳话,但四人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春申君格局较小,孟尝君堪称奸雄,而平原君总露着几分富贵气。举例说.孟尝君养士最多,但可用者无几。当孟尝君受困之时,尚需借鸡鸣狗盗之徒脱身;冯援为其“买人心”烧毁债券时,其尚且颇为不乐。孟尝君之为人,当此可见一斑矣!平原君的为人

  从一件事上最能反映,一次他的爱妾嘲笑了一个跋子,那跋子觉得很受辱,逼平原君杀了那个妾。平原君笑诺了,而并不真当回事儿。他门下士人心寒了,纷纷走了一大半。平原君这才担心了,杀了美人以谢跋子,士人才稍稍回复。这种事简直堪为笑谈!

  信陵君是怎样的呢?战国公子养士,一般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四人皆不例外。但信陵君与三公子之不同在于,他养士是出于天性的豪侠,喜欢结交江湖异人,故绝无一丝权贵气,例如公子交侯袱一段,这种谦和的胸襟绝非其余三公子有意能做得出来的。更为典型的是当信陵君不能说服魏王,决心孤身入赵,“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一段。赵国与信陵君并非有恩,只是他姐姐嫁给了赵国的公子罢了。为此而赴死,方才称得上侠肝义胆。后来引车还问侯生,是因为想“我岂有所失哉”。意识到“今吾且死” 而不能带着过失去死,维持人格上的纯洁,这样高尚的情怀也只有用“光风翼月”来形容了。

  信陵君用士,眼光很高。侯赢、朱亥,都是由于其人格的感召而为之所用的。朱亥说:“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君子之交,正是如此。这与孟尝之流用重币厚赂以交鸡鸣狗盗之徒,安得相提而并论?

  在信陵君的侠义精神面前,平原君也不得不自愧不如。这种不如是出于天性的。例如信陵君留在赵国后,日与市井侠士交游,平原君暗地里笑之。信陵君乃叹平原君器量之小。不抱任何政治目的的交往,自然要为平原君、孟尝君之流所笑,而对信陵君来说,这就是他生活的方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信陵君与侠义之士称兄道弟,其天性之纯良豪侠可见矣!

  战国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四公子这样招贤上的‘’英主”,但我们的确还需要信陵君这种赴义蹈死的精神。
猜你喜欢:

1.信陵君有哪些故事

2.信陵君天下无双的故事

3.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

4.平原君信陵君

5.唐雎说信陵君阅读答案

6.唐雎说信陵君阅读题答案

关于信陵君的文章_有关信陵君的文章

在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这篇文章时,我们学到了信陵君的义气,那你还知道关于信陵君的文章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关于信陵君的文章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魏公子与士的文章 通过阅读《史记魏公子传》,我们不难发现信陵君在他人生中的每一个关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信陵君与侯嬴关系_信陵君窃符救赵介绍
    信陵君与侯嬴关系_信陵君窃符救赵介绍

    我们都知道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在这段故事中信陵君就是依靠他身边的侯赢和朱亥俩人才获取到了兵符,夺得了兵权,最后终于打败了秦军,下面是学

  • 信陵君敬老的故事_信陵君生平故事
    信陵君敬老的故事_信陵君生平故事

    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战国年代魏国出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魏无忌招揽门客,礼贤下士。除了这些,信陵君还很尊敬老人,这其中就有信

  • 信陵君故居_历史对魏无忌的评价
    信陵君故居_历史对魏无忌的评价

    大相国寺历史悠久,原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始创建寺院。在北宋时期是全国最大的皇家寺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

  • 信陵君的优秀品质_信陵君魏无忌的品质
    信陵君的优秀品质_信陵君魏无忌的品质

    魏无忌是个贤能才智、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做事深谋远虑,有自己的见解。不以自己的地位高上而瞧不起人,可以在市井内与屠夫谈笑风生;礼贤下士,除了

3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