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张巡的生平简介

时间: 炜基15 分享

  张巡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城,威名天下,但是张巡的吃人之举却影响了后世对他的映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张巡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巡的生平简介

  张巡,字巡,是唐代中期的名臣。张巡出生于708年,从小博览群书,对兵法战术十分通晓,当时胸怀大志的张巡喜欢与有识之士结交,所以在741年,张巡出任清河县令,因政绩优良被召到了长安。当时的唐朝以杨国忠为重臣,所以许多大臣都纷纷投靠杨国忠,而张巡却拒绝。

  因为不肯结交权臣,张巡很快的就被排挤被调到了真源县再次成为县令,当时在真源张巡受到了民众的拥护。755年安史之乱,谯郡太守投降安禄山的燕军,张巡则起兵对抗燕军,在雍丘城大乱时张巡与贾贲等以乘乱攻入雍丘,令狐潮弃城而逃。次年令狐潮决心夺回雍丘带兵15000人对战张巡3000余人,贾贲出战时因兵力悬殊战死,张巡被推为主将,以1000人奇袭叛军。令狐潮被张巡打败,双方僵持了一个多月,当时长安失守,张巡孤立无援,城内粮草日益缺乏,恰好有燕军的补给,所以张巡又智盗敌粮。军中缺箭,张巡以稻草人借箭,在这次与令狐潮的对抗中,张巡的军事能力得到展示。但是后来张巡在守睢阳的时候,前后交战400多次,最后因为弹尽粮绝被俘身亡。

  张巡的用兵特点

  张巡用兵灵活,不拘泥古法,善于临敌应变,出奇制胜。他命令部下的将领,按各自的战术教习战法,认为:“古者人情敦朴,故军有左右前后,大将居中,三军望之以齐进退。今胡人务驰突,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故吾止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尔。”(古人战法朴素,所以部队分前后左右军,主将在中军,全军都听主将号令调动。现在面对的胡人,擅长突袭,行军忽散忽合,变化不定。所以要求部队能够临敌应变,我让士卒了解将领的意图,将领熟悉士兵情况。这样兵、将都相互了解,部队各自为战,不也很好吗!)

  死守孤城的部队,补给往往不能保证。张巡以“取之于敌”的方法解决被围孤城的后勤补给问题。自从与燕军交战,张巡部队所用的军械、盔甲、武器,都是从敌军中缴获,从来没自己修理制造过。

  每次作战,张巡都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有将士要后退,张巡就立在阵地上对说:“我不去此,为我决战。”(我绝不离去,你们回去为了我与燕军决战)战士们被他感动,没有再敢后退的,无不奋力死战,以一挡百,直到击退敌人的进攻。

  张巡平常待人诚恳,胸怀坦荡,同时也号令严明,赏罚分明,能与部下士兵们同甘共苦,所以全军上下无不拼死效力。

  张巡的军事思想

  1、高瞻远瞩的战略远见。张巡虽然官职不高,但在战争发生后,能清醒地认识到坚守雍丘的重要意义。而当雍丘已不可守时,又能做到审时度势,主动放弃雍丘,退守宁陵,变被动为主动,再败叛军。宁陵取胜后,又主动与许远合兵,坚守战略要地睢阳,虽然自知兵微将寡,但却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哪里,使叛军始终也没有染指江淮。在两年的艰苦防御中,张巡与优势叛军前后进行大小400余战,不但牵制了大量叛军,还歼其12万余人。始终阻止了安军向江淮方向的发展,确保了唐王朝江汉漕运的畅通,保护了唐朝的财赋和交通运输线,使江淮物资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同时还为唐军组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安史之乱的最后胜利,与张巡的卓越指挥是密不可分的。

  2、智谋超群,指挥卓越,尤其善于临机应敌。张巡在战争相继导演出了火烧叛军、草人取箭、出城取木、诈降借马、鸣鼓扰敌、城壕设伏、削蒿为箭、火烧蹬道等一幕幕活剧,可谓计无穷出,已经达到“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境界。不仅已为将士们为其折服,连叛军也对其智谋敬佩不已,最后只好改用长围久困的战术,不敢再轻易攻城。张巡在战争所表现出的智慧,实为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

  3、“兵将相习,人自为战”的作战指导。由于叛军兵军将广,在攻城时四面围攻,这样一来张巡无法保证面面俱到,所以他“勒大将教战,各出其意”,做到万无一失。正如张巡所讲:“古者人情敦朴,故军有左右前后,大将居中,三军望之以齐进退。今胡人务驰突,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故吾止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尔。”所以“兵将相习,人自为战”是张巡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4、积极防御,主动出机的守城思想。张巡守城,不是用坚固自保的战术消极防御,而是守中有攻,以攻代守,以麻痹和欺骗为手段出其不意地进行反攻、偷袭,以此达到守城的目的。比如雍丘之战开始时,张巡认为:“贼兵精锐,有轻我心。今出其不意击之,彼必惊溃。贼势小折,然后城可守也。”结果首战便取得胜利,从而大大增加了军民的守城信心。这种主动主击的情况,张巡在战争中多次使用,而且在出击时,又采取多路出击,使叛军无法判断唐军的主攻方向,分散了兵力。积极防御,主动出机,是张巡能够坚守孤城,大量歼灭叛军的主要原因。5、战术上灵活多变,不拘泥古法。张巡用兵,主张“云合鸟散,变态百出”,这深合《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之意。张巡在两年的作战中,战术运用非常丰富,先后进行过城邑防御战、伏击战、夜袭战、反击战、追击战,什么战术合理就用什么,什么战术能消灭敌人就用什么,所以史书上称其“用兵未尝依古法”。成功在使用各种战术,是张巡能够少以胜多,长期立于不败这地的主要原因。

  6、取之于敌的后勤保障思想。由于张巡所守的是孤城,兵器、粮秣的补给无法得到保证,后勤补给因此更显重要,所以张巡每次出战的目的,一半是用来歼敌,一半是取得补给。张巡通常抓住一切战机夺取补给,而当没有战机时,又能主动创造战机。如偷袭粮船、草人借箭、出城取木、诈降借马都是典型的战例,作战结果后,经常“收器械牛马”、“获车马牛羊甚多”。当南霁云率援兵回睢阳时,正值大雾,张巡听到交战的声音,知道是南霁云,于是开门接应,最后居然“驱贼牛数百入”。“自兴兵,器械、甲仗皆取之于敌,未尝自修”,这种取给于敌的策略,是张巡能够长时间坚守的重要原因。

  7、身先士卒,作战英勇。身为主将,张巡时刻能起到表率作用,或督军守城,或出城作战,他常亲自率军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奋勇冲杀,因此赢得了部下的尊敬和信赖,无不用命,以至连战连捷。

  8、善于作思想工作,以此来保证将士们的斗志。二年多的艰苦守城,守军竟然能够始守保持著高昂的斗志,即使在最后一刻,也宁死不屈,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张巡之所以能够长期守住坚城,并大量消灭敌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鼓舞本方士气,以忠义激励将士,使上下团结一心。例如,当战斗激烈时,会有将士后退下来,张巡就站在阵地上对后退者说:“我不去此,为我决战。”将士感其诚,皆以一当百向前冲杀,无人再退。张巡不但对本方将士做思想工作,对敌人也是如此,他用劝降的方法就使叛军先后200余人来降,起到了瓦解敌军的作用。

  9、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张巡精通兵法,治军有方,能够与部下同甘共苦,因而深得军心。为了使有功将士得到应有的奖赏,张巡甚至敢于写信责备虢王李巨,拒理力争。

  
张巡的生平简介相关文章:

1.机智张巡草人借箭

2.睢阳之战的背景怎么样

3.张巡施马匹换城计重创令狐潮

4.擒贼先擒王的的典故故事

5.历史上的十大悲壮瞬间

6.两个人长得一样眼镜和衣服颜色不一样打一成语的答案

张巡的生平简介

张巡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城,威名天下,但是张巡的吃人之举却影响了后世对他的映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张巡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巡的生平简介 张巡,字巡,是唐代中期的名臣。张巡出生于708年,从小博览群书,对兵法战术十分通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名将张巡的简介
    名将张巡的简介

    唐朝张巡是著名的朝中大臣,是一位文臣,但是在安史之乱中表现出了优秀的军事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名将张巡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 名将李光弼的简介
    名将李光弼的简介

    李光弼,唐朝著名将领,是中唐出色的统帅、军事家,与郭子仪先后出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

  • 名将白孝德的简介
    名将白孝德的简介

    白孝德勇猛强悍,善于骑射,唐朝名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名将白孝德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将白孝德的简介 白孝德,生卒年不详,安

  • 名将长孙晟的简介
    名将长孙晟的简介

    长孙晟,贞观名相长孙无忌的父亲,隋朝名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名将长孙晟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将长孙晟的简介 长孙晟(551609年),字

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