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七十二贤澹台灭明
澹台灭明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孔门七十二贤澹台灭明,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门七十二贤澹台灭明
澹台灭明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见他长相丑陋,认为没多大才能。子游做武城宰时,孔子问:“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位叫澹台灭明的,做事从不走小路捷径投机取巧,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论语·阳货》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孔子让子游推荐人才,子游将武城人澹台灭明推荐与他,后来澹台灭明亦成为孔子著名弟子。)后来,澹台灭明往南游学到吴地(即楚国,后老死在楚国)。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孔子听到这些消息感慨地说:“我凭语言判断的,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
澹台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少孔子四十二岁。状貌甚恶,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吴,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以为诺,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言偃为鲁武城宰,孔子问曰:“汝得人焉尔乎?”偃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不至吾处。”
今苏州城南有澹台湖,传为其宅陷而成湖,湖口有宝带桥,民国十八年(一九二八年)拟建公园,惜未成;又有澹台湖大桥,飞架运河南北。
孔门七十二贤澹台灭明后世评价
传言澹台灭明长相十分丑陋,孔子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觉得他不会有很大的成就。他希望子游可以给他推荐人才,于是子游就告诉他,澹台灭明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他没有正事的时候从来不会来找我,做事情的时候也从来不会投机取巧、走捷径。就这样孔子接受了詹台灭明,詹台灭明成为孔子的弟子之后,更是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注重自己的德行,成为了孔子著名的弟子。詹台灭明的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永远不能以貌取人。
有一天,澹台灭明带着一块宝玉要到河的对岸去,就在船走到河的中间的时候,忽然从水面上越出两只蛟,前后各一只对船形成了夹击,澹台灭明这时候说,你们想要宝玉可以礼貌的要求我给你们,但是不能够用武力来抢夺。于是他杀死了两只蛟,然后将宝玉扔到了河中,用这种行为来表示自己一点都不吝啬。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他是一个重义轻财的人。
澹台灭明学有所成之后,曾经到吴国讲学,当时他的门徒达到了三百多人。总体上来说,澹台灭明是孔子的弟子,儒家的知名学者,也是后世的七十二贤人。后世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澹台祠,让后人铭记澹台灭明是谁,及其历史事迹。
孔门七十二贤澹台灭明对后世影响
战国时,江西全境属楚,那个时期中原诸国把不尊礼仪、不从仁德的地方称为“蛮夷”。楚国为了与中原诸国融为一体,得到他们的承认,在治国、外交各方面以礼仪制度和思想作为行为准则。澹台灭明离开孔子后就南下到达楚国,“从弟子三百人,设去就,名施乎诸侯”,足见澹台灭明当时弟子之众,声名之大,后来这些深入南楚腹地,对楚地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也正因为这样,那时候的南昌虽然远离中原,但是地从来没有被称为“蛮夷”。
也就因为这样,澹台灭明在后辈的成就当中名声一次次提升,最开始澹台灭明的牌位是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西庑内从祀孔子。到1624年明天启四年,就附祀于关阳镇“二贤祠”。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关阳司巡检胡世祚把澹台灭明由从祀曾子和子游升为主祀,从而“二贤祠”又改名“三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