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要自杀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中国近代国学大师,那么王国维为什么自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王国维为什么自杀,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国维为什么自杀
中国近代杰出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可以说是备受争议的,目前主要是认为王国维效仿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湖而亡的。但是关于王国维为什么自杀却是有很多的争执的,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
其中对于王国维自杀,最广为流传的便是王国维因为清朝灭亡,而王国维作为清朝末期的忠臣,不愿被人折辱而自杀,王国维对于清朝政府的忠诚可以用愚忠来形容都是不为过的,王国维一心报效清王朝,最终也受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重用,因而王国维对于清朝的感情更重,当清王朝彻底灭亡的时候,王国维的心中是百孔千疮的,自杀只是时间迟早的事情。也有人认为王国维是因为被亲家罗振玉的逼迫,最后不得已只能是一死谢知己,罗振玉对于王国维有知遇之恩,可以说罗振玉是王国维一生之中的贵人,但是在后来两个人同朝为官还是渐生嫌隙,最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而王国维十分看重与罗振玉之间的情谊,王国维的自杀或许与罗振玉有莫大干系。
还有许多人认为王国维作为中国古代的文人,身上有很强的文人气节,而面对着国破家亡的命运,只能以自杀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同样也有一些认为王国维自杀是因为害怕自己头上的辫子被减掉,情愿一死也不让自己的辫子被人轻易地剪掉,从王国维的生平而言,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至于王国维为什么自杀,目前而言仍旧是争论不休的,或许是因为国家而死,或许是因为知己而死,或许是因为气节而死,或许是由于多种因素,他的死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周邦彦王国维关系
周邦彦这个名字相信对宋词有所了解的都听过这个名字,他是和大名鼎鼎的苏轼齐名的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的词不仅用严谨,言语曲丽精妙,他的长调尤其擅长铺叙。他也是后来格律派词人的宗师,他的作品在婉约派被封为“正宗”,享有非常高的评价。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王国维曾经对周邦彦有着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词中老杜”,这个“老杜”指的便是唐朝时期有“诗圣”之称的著名诗人杜甫。可见对周邦彦的推崇。
王国维作为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他在融入中西美学的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美学理论。但是这种混合而成的理论往往带有互相矛盾的东西在其中,这点从他对周邦彦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来。王国维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一共有三种刊本,其中提及周邦彦的一共有14则,这三个刊本对周词的评价变化,可以看出王国维对周邦彦复杂的变化心态。
在一开始的版本中,王国维对周邦彦是持批判态度的,认为他只不过是当时的大学者欧阳修和秦观的陪衬,他的作品没有真情实感。但是到了后来的第二版《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他虽然仍然认为他的词比不上欧阳修和秦观的词,但是从书法感情的细腻和描绘景物的精细来说,周邦彦有他的过人之处。而在第三个版本的《人间词话》中,他已经把周邦彦列为了在词史上五个可以写出“有篇有句”的词人之一,这是王国维认为的写词的最高境界了。在这里可以看出王国维对周邦彦已经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王国维作为一个大学者,他也有矛盾复杂的心态在其中,这不仅说明了他治学之严谨,也体现了周邦彦确实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看过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的人,都会知道王国维先生笔下有人生三境界的说法,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是以中国古代的传统诗词作为境界的内容,而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远远不是几首诗词能够表达出来的,可以说王国维先生对于人生的三种境界的理解十分的独到而又深刻。
王国维先生人生三境界中的第一种境界便是采用了北宋时期的富贵词人晏殊的《蝶恋花》中的诗句最为概述的,只用到其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原词中,晏殊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离愁别绪,对于佳人望眼欲穿的心情,因而独上高楼的时候倍添伤感冷落的心情,但是王国维先生在化用的时候,却恰到好处的选取了其中的清冷空旷茫然的意境,生动而又形象的表现了人生在年少时候的迷茫怅惘之情。
第二境界则是化用了北宋的情词才子柳永的名篇《蝶恋花》中的佳句,历来也是为人所熟知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词中表现的是自己为了伊人想的撕心裂肺,可以说日渐消沉,但是王国维先生则是巧妙的化用了这一种已经理解成了人们在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不断地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第三种境界便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辛弃疾的词中有一种元夕时候的伤感之情,同时也表明了烟花易逝的感情,但是王国维对此解释为人生在功成名就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知道自己心中最想要什么。
猜你感兴趣: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要自杀
上一篇: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什么人
下一篇:国学大师蔡元培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