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为什么会被学生驱逐
梁实秋就是三十年代和鲁迅展开文学大辩论,被鲁迅称之为“资本家的乏走狗”的一代文豪!可是他为何会被学生所驱逐呢?下面就随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梁实秋与胡适
梁实秋被学生驱逐的实情
说梁实秋英文不好,任谁都不信。大家知道,梁实秋出身清华留美学校,在美国哈佛大学受教于白璧德教授,回国后又在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抗战时,梁实秋又是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他还是《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远东英汉大辞典》的主编人,怎么说也不能说他英文不好。
说梁实秋英文不好,任谁都不信。大家知道,梁实秋出身清华留美学校,在美国哈佛大学受教于白璧德教授,回国后又在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抗战时,梁实秋又是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他还是《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远东英汉大辞典》的主编人,怎么说也不能说他英文不好。
然而,北京大学学生一度曾认定梁实秋英文不好,而联合起来要把他赶下讲台,把他搞得相当狼狈。
1934年9月,梁实秋被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从青岛山东大学聘请到北京大学任英文教授,具体讲授英国文学史和英文诗歌这两门课程。
自1933年9月,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温源宁离职后,北京大学的外文系主任一职一直没有专任,先是由蒋梦麟校长自兼,半年后又由胡适兼代。这年9月,新开学的北大学生,得悉胡适帮他们聘到了山东大学的外文系主任梁实秋任该系教授,他不但出身清华,留学美国哈佛,还是一位鼎鼎大名的新月派文人;他对骂人甚有研究,曾化名秋郎出版《骂人的艺术》。这样的一位教授,自然使北大学生充满了期待。
开学之初,梁实秋登台讲课,果然引起了北大学生的好奇,教室里一下聚集了一百多号人前来听讲,可谓盛况。胡适听说了,放下一颗心。胡适与梁实秋是旧交,办《新月》月刊,两人互动更多。这次聘请梁实秋到北大任教,胡适曾在家设宴为他洗尘,以表欢迎。梁实秋的学问与见识,胡适知道得很清楚,哪会有错?
然而,很快的,北大学生对梁实秋的课就有了诸多不满。据《梁实秋在北大》一文说:
“首先梁先生来上课时用中国官话讲解英国文学史,就引起英文系同学的不满意。据学校当局说:这是为普遍起见,所以梁先生之不用英语讲解英文,好像是为了顾全别系的同学也得有个机会受梁先生的教。并且还有人例举周作人先生之讲日本文学史不用日本语,就是先例。其实据同学们多方的探察,才知梁先生虽然满腹文章,号称精通英文文学者,他实在是不能用英语讲授,所以英文系二年级的同学们于听觉的训练上就失掉了一个机会!”
这还是其一,梁实秋对学生的态度,也使曾受教于纯用英语上课的温源宁的外文系学生失望———第一堂英国文学史,他(梁实秋)就向同学先述他的态度:“我向大家讲这门课程,其材料的来源我不告诉大家。假如你们有看书看得多者,知道这是从何处节取来的,也没多大关系,总之,我就照着这样讲下去。”后来梁先生上英文诗的课堂,又宣明他的态度,他说:“我教你们读诗,就是读诗而已。至于诗的内容,诗的音调,如何去鉴赏,我都不照(教?)。”这样大的口气,同学们如何受得!英文系二年级的同学们不干了,他们必须赶这个梁实秋走路,如果他不走,就不惜罢课。经过商议,同学们给梁实秋写了一封英文的“哀的美敦书”(U ltim atum最后通牒),这里翻译成中文:
梁教授:
从你上周二、上周三的演讲来看,你对文学和诗歌研究的态度我们难以接受。为了避免咱们之间的争论,我们决定不再多说了,再见,梁先生。这是我们对你的最后通牒。你最好不要再出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你不信我们的话,我们将罢课抗议。
英语系二年级
这封信要言不烦,写得相当直接干脆,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同时,大家又在讲堂上贴出通知,凡是梁实秋来上课,我们一律罢课。
梁实秋年少气盛,接到这封哀的美敦书后,二话不说,马上“自行解任退聘”,并把这封气势汹汹的信拿到胡适面前。文学院院长胡适哪能坐视眼下发生的事情。梁实秋是自己聘请来的,又是自己的朋友,不到一个月就被学生莫名其妙地赶走,攸关自己颜面,更是对胡适权威的公然挑战。
第二天,文学院揭示处贴出一张布告,乃是对学生驱梁作出的反应,布告署名胡适,还盖上了印章。
各系学生:对于课程、学业,如有意见,均可由个人签名负责向院长及系主任陈述。倘有用匿名函件,攻讦教员或用匿名揭帖,鼓动罢班者,一经查实,定行严惩。
胡适接着又召集英文系二年级全体同学谈话,要他们推出五个代表,进行磋商。胡适脸色严峻地追问:“这封信是谁写的?”“是我们全体同学的意思。”一听是大家的意思,胡适忙问是什么原因。知道大家对梁实秋的不满后,胡适“态度和平了,向大家鼓励一番”,并向大家保证:“梁实秋教授的英文水平极佳,大家肯定误会了。要梁教授用英文上课,完全没问题。不过,你们必须释放善意,让梁教授放弃辞职的念头,回任英文系教授。”最后,胡适拿出“一张辞意婉转的条子,要五代表签字,五代表把字签了,意在要梁先生回任。”就这样,这次驱梁事件和平结束。
梁实秋戒慎恐惧,改变了此前对北大学生的态度,改用英文上课,终于重新赢得了北大学生的尊重,胡适也在不久之后,任梁实秋为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
此事《胡适日记》只字不载,只有9月17日,梁实秋约吃饭的记载。联系学生致梁信“上周二、上周三”的内容,据此分析,梁实秋约吃饭应该就是为这个事情,而学生对梁实秋的不满就发生在9月的上、中旬。
这个故事,刊于当年10月5日的《大学新闻周报》,题目是《梁实秋在北大》,还有两个副题:
———来哉!新月派文人底桂冠够多么漂亮!
———险矣!一封匿名信,同学们要请他farew ell(告别、离开之意)!
从“来哉”一词来看,这位作者大概来自江南。
梁实秋的四大遗憾
晚年梁实秋曾说过一生中有四个遗憾:一,有太多的书没有读;二,与许多鸿儒没有深交,转眼那些人已成为古人;三,亏欠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情谊;四,陆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前也有同感。
1949年,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指示部下,把有影响力的著名文学大师,国学鸿儒全部带往台湾,其中就包括胡适和梁实秋。这个梁实秋就是三十年代和鲁迅展开文学大辩论,被鲁迅称之为“资本家的乏走狗”的一代文豪!其本人的主要理念是文学应该没有阶级性。他毕业于清华,到美国哈佛留过学,一生著作颇丰,散文特别有名,把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作品里面有许多古英语)翻译成中文。由于政治的原因,我们大多数中学课本都是刊用鲁迅先生的作品;而和鲁迅先生齐名的梁实秋先生的作品却少得可怜!我们从他的第四大遗憾可以看出,他还是爱国的,心中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到了台湾,梁实秋先生经常在报刊发表文章,怀念在大陆的陈年旧事,令人感慨不已。记得在一篇文章中,他特别提到他在大陆喜欢吃的浙江金华火腿,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回大陆再次享用金华火腿的美味。可惜的是,在1987年他就病逝了,没能回大陆寻找旧梦,因为这个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不可能的;相信如果他现在还活着,能回到大陆给青年学生讲课,那该多好啊!
猜你感兴趣:
2.梁实秋的经典散文
4.梁实秋作品
5.梁实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