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是个什么人
梅贻琦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梅贻琦是个什么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梅贻琦是个什么人
1931年,在清平的清华园内,一位、眉清目秀、气宇轩昂、神情坚定的中年男子,正在讲述他就职清华大学的校长的就职演讲。从那一天起,清华大学结束了没有校长的烦恼和困难,迎来了这位被后人称为是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
谈论起清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是人杰辈出的地方,这里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精神,清华留给中华民族很大的文化财富。在这积累和创造的过程中,我们不自觉得就会想到梅贻琦先生,他对清华的贡献是非常之大的。在很多清华人心中,梅贻琦就是清华,而清华就是梅贻琦。
梅贻琦先生的一生都在为清华所服务,他曾经担任了31年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开创了清华大学的非常重要的时代,使得中国的教育跻身到了世界的前列。梅贻琦先生倡导学术自由,鼓励思想开放,他所推行的治学策略,使得学校运行得井然有序。梅贻琦身为一名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但他从来没有在治校的过程中特别倡导党义,而是用人格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教导。他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虽然很大成就,但是生活还是一贫如洗。
梅贻琦是寡言君子也是治校大师
在梅贻琦长达47年的治校过程中,他逐渐形成独有的治学理念和思想,并且以此来对教育者进行指导,也收获了颇多的成效。对于人们说他是治校大师,他总是很谦虚地进行回应,另外他又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因此很多人说梅贻琦是寡言君子也是治校大师。
关于梅贻琦是寡言君子也是治校大师的说法,我们先来对他寡言君子的称号也进行相关介绍。梅贻琦虽然是一个寡言君子,但是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相当有教育意义。梅贻琦生来就是不太喜欢说话的人,因此被称为是“寡言君子”。他的座右铭大致意思是说为政不在于多说话,而是要尽力去做。这就是典型的“少说多做”的案例。梅贻琦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这并不表明他是没话可讲,更不是说明他思想匮乏,而是典型的嘴里不说,但是实际却有自己的分寸。梅贻琦说过的话,往往充满哲理,他说:“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都是被教坏的”,还说“校长的任务就是给教授搬椅子、倒水”,这些话都能很好地体现出一位教育家的博大胸襟。
再来说说梅贻琦是一位治校大师。清华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虽然有名气但是没有学术的地位。自梅贻琦担任校长以来,他倡导“教授治校”的原则。在他的原则中,教授的职权大于校长的权利,教授对于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有人对他的治校方法称赞有加的时候,他总是谦虚地说是各个系的主任教导有方。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他的政策才使得教授主任有权利去管理学校,为学校做贡献。
梅贻琦为什么去台湾
梅贻琦先生生性温和善良。虽然沉默寡言,但是总能语出惊人,万事都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虽然梅贻琦对清华贡献在清华校史上被刻意地淡化,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在清华任职最长的校长这一事实,而且他还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让清华成为了国内一流的品牌大学。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北大沦陷,南开大学也被夷为平地,为了保住教育的火种,三个学校南迁,这些重担都落在了梅贻琦的身上。
国共战争打响,在很多教授选择在政变的时候留下的同时他选择了跟随蒋氏政权到台湾,当时很多学生组织起来恳求他留下,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离开。梅贻琦离开了大陆,在台湾复校,建立了新竹清华。
沉默而坚持的梅贻琦为何选择远离新政呢?或许可以从他的日记中能够有所推断,“我对政治没有研究,与共产主义也没有多大认识,但颇具怀疑”,这个“怀疑”之词代表了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对于当时政局以及对中共的看法。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梅贻琦的想法,但是对于思想文化的观点不同,这确实是一些工作者选择离开的重要原因。
梅贻琦是个什么人相关文章:
1.历史上梅贻琦是谁
4.辜鸿铭被称什么
5.历史上章炳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