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名胜古迹
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昆山文化属吴越文化,昆山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昆山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昆山名胜古迹盘点
昆山名胜古迹1:玉峰山
位于昆山市内西北处。高80.2米,此地平畴百里,然一峰独秀,满山苍翠,而且山石洁白似玉,世称玲珑石,因而此山有“真山似假山”之誉。
南朝梁代建有慧聚寺,极具规模,据称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清康熙帝南巡游此,题有“鸢飞鱼跃”一语。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辟为公园,因山形似马鞍,故名“马鞍山公园”;民国25年(1936年)为纪念顾炎武先生,更名“亭林公园”。
正门处有“玉峰佳处”照壁,东侧有称之为昆山三宝之一的琼花(另为昆山石,并蒂莲),高之米有余,每年四五月间,满树银花,花开八朵一组,因有“聚八仙”之名。西侧建筑为明代重臣顾鼎臣祠堂,是为表彰顾鼎臣筑城抗倭功绩而建。山前有顾炎武雕像,照壁上镌有顾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一氓书)。顾为昆山千墩(亦称茜墩)人,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爱国学者,著作极丰,其名言对后世影响极大。
玉峰山分东、西两峰,东为擘云峰,西为紫云岩。擘云峰的半山之际有亭,为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所建。山之东麓有刘过墓。刘为南宋著名豪放派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与辛弃疾和陆游友善,着有《龙洲词》等。旁侧有洞,清泉涓涓自洞顶流下,洞额篆书:水帘洞;其上有数丈巨石壁立,镌刻:孽云峰。朝北有顾亭林纪念馆,馆前方亭内有两座昆石,高2米,名为“玲珑莹润”,为石中之珍品。南边有池,遍种并蒂莲,据称此为天竺名种千瓣莲,双萼并蒂,为稀世珍卉。系元名士顾阿锳手植于正仪,后移植于此。紫云岩为山之主峰,多危岩怪石,自然景色胜于东峰,有翠微阁、玉峰亭、文皂峰诸景。
昆山名胜古迹2:淀山湖
淀山湖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是青浦新城的核心景观带,邻接江苏省昆山市,距上海市中心区60公里,是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面积62平方公里,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环湖散落着享誉盛名的朱家角古镇、上海大观园、东方绿舟、上海太阳岛、陈云纪念馆等5个国家AAAA级景区;淀山湖总面积62平方公里,相当11.5个西湖,而且水质清澈(国家二级水质),适宜开展水上运动,亦是上海赛艇、龙舟、帆船等水上运动的训练中心。2006年,淀山湖被评为第六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淀山湖俊俏诡奇,到过淀山湖或想去的游客,对有关淀山湖由来的传奇说法,都非常感兴趣。
淀山湖的由来,说法很多,传说还在20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下了一道圣旨,将10万囚徒遣此,强迫他们挖掘地表,以杀王气,挖掘成湖。当时的湖情,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一江东南行七十里入小湖,为次溪,自湖东南出,谓之谷水。”据《吴郡图经》记载:“在县西北七十二里,有山居其中,湖之西曰淀山湖,南接三泖。”又谓“淀湖周,凡二百里,茫然一壑,不知孰为马腾湖孰为谷湖也”。至南宋时,淀山湖才为马腾湖、谷湖等相连而形成。可见那时的湖境
宽阔,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俊俏诡奇,谁也无法估量湖的体积和规模。传说之二,此地原是一座古城,因地壳变动下沉而陷为湖。此说也不无道理。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淀山湖底打捞得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等400多件,有石刀、石矛、石铸、石犁、石纺轮;陶片有夹砂红陶、黑衣陶、印纹陶,还有龟版,战国钢铁等文物,可见淀山湖地区古代确有陆地,可能就是古由拳县地。这些传说,给淀山湖添上神奇的色彩。
根据科学的分析,由于“泻湖运动”,地壳发生褶皱运动,在江南古陆上就缓慢地孕育着当时的淀山湖。所谓“泻湖”,是指在6000年前,太湖平原由于受海潮侵蚀的影响,形成一个大海湾、随后受长江和钱塘江水的长期冲积,南北两大沙嘴不断增长,海湾才逐渐封闭而成泻湖。随着对泻湖研究工作的深人,有人还提出太湖湖群构造成因
说,称太湖平原约在250万年前,因地层构造下沉而形成湖盆,随后为数十米厚的湖相沉积物充填,才逐步形成今天这样的大型湖体。初形成湖时,湖面甚广。据说秦代时陷为谷水。今距淀山湖2.5公里处的淀山,当时耸在湖中,可想见湖面比今天不知大几倍了。直到宋代以后,因海潮倒灌,水涝内积,泥沙淤塞,致使湖底淤泥不断受风浪侵蚀而搬迁、沉积,经历了一个由淤淀缩小湖面,而受风浪冲坍扩大湖面的变化过程。迄至清代中叶,湖面的宽广仅是宋时的十分之三,可见淀山湖的成湖历史是久远的,大致与太湖的成湖时间差不多。
昆山名胜古迹3:文昌阁
扬州文昌阁位于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处,为江苏省扬州市地标建筑。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属于扬州府学建筑群,旧日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扬州府学建筑,已陆续圮毁,现仅存文昌阁,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处。
扬州文昌阁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也称文昌楼,是古代扬州府学的一处建筑。有一种说法认为,文昌阁的正名为文汇阁;也有人认为其正名为魁星楼。究竟哪一个正确,有待考证。
古代府学有多种含义,这里专指府级行政区划的官办教育机构,比县学(县级行政区划的官办教育机构)高一级。古代官办教育机构的体制是学校与祭祀机构一体,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机构结合在一起。祭祀孔子的机构通常称作孔庙、文庙、夫子庙、先师庙和先圣庙等。在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和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因此,官办教育机构也叫做文庙或孔庙,有时也称作庙学,或者学庙,将官办教育机构称为文庙的情况更为普遍。但是,曲阜孔庙、北京孔庙、曲阜孔府家庙和衢州孔府家庙等四座孔庙是祭祀孔子的专门机构,具有国家专门祭祀机构性质。中国其他孔庙或文庙的性质都是学庙,重在“学”字,是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直接管理的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扬州府学就是古代扬州府的学庙。
扬州府学横跨汶河,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建筑群。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两淮巡盐御史蔡时鼎于学庙中兴建文昌阁,建造在跨越汶河的文津桥上,取名“文昌”,有昌明儒学之意。斯阁后遭火焚毁,火后次年,江都知事张宁复建,即为今日所见之文昌阁,但焚毁及复建之年不详,有待考证。张宁复建之文昌阁悬“邗上文枢”匾额,因扬州的历史渊源来自邗国和邗城。邗国为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也作干国,为吴王夫差所灭,成为吴邑,其地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公元前486年,吴国筑邗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今日扬州市已不见汶河,抑或还有踪迹可寻,待考。现扬州的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所在,即是汶河的河道。河名汶河,亦有缘由。唐代时,这条河穿城横贯而过,连接南北两个水关,是城区漕运的主通道,坊间称官河。“扬州郭里暮潮生”,江潮之水能够经城内官河进入扬州城内。南宋时,这条十里官河逐渐狭窄起来,最终演变为城内的一条小河。到明朝,官河恢复了生机,河两岸建有扬州府学、甘泉县学和江都县学,故被定名为“汶河”,取“文”之谐音而寓意焉。明代以后,汶河附近就是宋朝以来形成的扬州古城,是鱼骨式的周正街道。1900多米的汶河上,自南而北,建有星桥、太平桥、通泗桥、文津桥(文昌阁就建造在文津桥上)和开明桥等,周边还有四柏亭、太守府和巡盐御史衙门等等。
据《扬州城老街巷》记载:1916年,由于拆除新旧城间的城墙,大量砖块泥土进入汶河,河道逐渐淤塞。1952年至1959年,扬州清理整顿市容,全线填平汶河,建起了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汶河自此消失,汶河路成为扬州市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街道。文津桥被埋于地下,文昌阁则立于地面。旧日扬州文庙的庞大建筑群,因战乱兵燹以及历史沧桑,已陆续圮毁,仅余文昌阁存世有一种说法,称扬州文庙在1958年被拆除,待考)。因此,文昌阁被列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感兴趣:
3.张家港的名胜古迹
5.锦溪古镇旅游攻略
昆山名胜古迹
上一篇:代表株洲的名胜古迹
下一篇:关于新乡市的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