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古典园林建筑有哪些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集艺术、文学、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成都有哪些古典园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都的古典园林建筑,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成都的古典园林有哪些
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对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一建筑工地开始了系统的考古勘测发掘。经过近4个月的发掘,日前考古队公布了初步的考古成果。在该工地2500平方米的考古范围内共清理出墓葬18座、水井1口、灰坑8个、沟渠3条、池塘1座和数千件生活用陶瓷器以及少量与佛教有关的石刻造像及建筑构件等。
成都市考古工作队通锦路发掘现场负责人易立说:“从此次考古发掘现场出现的沟渠和池塘的形状以及规模上来看,遗址主体应属于唐、五代时期园林式的人造景观建筑群。从地理位置看,应是万佛寺的一处人造园林景观。”
据易立介绍,在位于整个发掘区域靠西和靠北的位置分别发现3条唐代砖砌沟渠,长约90米,形状蜿蜒曲折,最宽处有近6米,最窄处不足1米,深1.6米,以及一个平面近圆形,直径19米,深1.7米的池塘。其中,沟渠砌砖以唐砖为主,间杂有南北朝时期的花纹砖。“从现场发掘推测,西侧为水流入方向,分岔后一支向南回旋呈‘山’字形,另一支流向东北,被后期修建的水池所破坏。沟内出土了大量的唐、五代时期生活用瓷器以及瓦当、板瓦、青砖等建筑构件,推测其大约修建于盛唐,五代末至北宋初废弃回填。”易立说,水渠旁,还能看到乱石铺就的建筑基址和一口水井。
自清朝光绪年间至20世纪50年代开始,万佛寺遗址陆续出土了大量南朝至唐宋时期的石刻佛教造像,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的一批珍贵南朝造像多出自万佛寺遗址。据史料记载,万佛寺在南北朝时期称“安浦寺”,唐代称“净众寺”,唐末毁于“会昌灭佛”运动中,至宣宗年间恢复,宋代更名为“净因寺”,南宋孝宗隆兴年间曾一度为交子务(宋代掌管纸币流通事务的机关——编者注)所在地,明代又有“净因寺”“竹林寺”“万佛寺”“万福寺”等多个名称,至明末清初毁于战火。
据相关史料记载,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园林别业建筑的重要发展阶段,很多官僚贵族都在自家或别墅区穿池堆山,树花置石。在这一时期的园林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寺院园林和私家园林三种类型。“通锦路古代园林古遗址的发现,是近年来继东华门的摩诃池之后,成都地区再次发掘出园林遗址,对于全面了解万佛寺当时的整体概况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物证依据,同时也对研究隋唐五代时期园林建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易立说。
古典园林分析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与“沧浪”之说暗合。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诸如十里荷花、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流水丁冬,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柳浪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味”人景,以“声”人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此处意境的浓郁蕴藉了。
读《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有感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是彭一刚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他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总体特征、中西方园林造园的对比开始,对中国古典园林做了一个概括。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篇幅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技巧和手法,并就中国南、北园林艺术风格差异做了详细的比较。而且书中除了有照片外还配置了大量插图及分析图。简单通俗的语言文字,精美的钢笔画,清晰直观的分析图,让初学景观设计的我读过这本书后受益匪浅。
全书分二十五个小部分,依次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史、分布特点、中国古典园林自身的一些特征、中西方园林的哲学比较:从形式、布局、空间特点、造园特点等几个部分入手,向读者直观而又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每一个章节都十分通俗易懂,并配有很多插图,让初学设计的人能够一目了然。其中“看与被看”、“藏与露”、“虚与实”等这几个章节让我映像深刻。
(1)看与被看
无论中国古典园林还是西方的园林,都逃不过观景和景观两个字。同样的两个字,仅仅因为顺序的颠倒便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观景指的是从某一点向别处看的意思,而景观则是指作为对象从各个方面来被观赏,简单的讲就是看与被看。在古典园林中,绝大多数风景点包括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都必须同时兼顾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2)藏与露
任何艺术作品想要向展现给世人看不外乎两种方法:一种是率直地、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另一种则是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其引而不发,显而不露。中国古人就十分喜欢后者。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绘画的关系及其密切,很多造园设计师同时还是诗人。中国人对于一些景观的表现更加偏向于含蓄的表达,即所谓的藏。在园林中,不论高大的楼阁或小巧的亭,全然地袒露总不如半藏半露显得更含蓄、意境深远。其实藏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两种:一是正面地遮挡,另一种是遮挡两翼或次要部分显露其主要部分。后者比较常见,一般多为穿过山石的峡谷、沟壑去看某一对象。不过从某种意义上将,藏是为了更好地露。瑞安明镜公园的入口处就使用了藏与露的手法。入口处一堵写着明镜公园的幕墙,把公园的大部分景观全部藏在了后面,但从不同的角度看,又能看到一小部分景观露了出来,十分的含蓄,让看到这露出部分的人更想进去欣赏其中更多的景观。
(3)虚与实
虚与实是一对既抽象又概括的范畴,它涉及范围很广,大凡诗词、文学、绘画、雕塑等一些艺术领域,都会遇到虚实关系的处理。在造园手法中虚与实通常都是和疏与密、藏与露、浅与深等手法相互联系,实现一种意境深远的景观表现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手法,对于景观的表现手法至今都让人惊叹不已,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些手法十分值得去学习与体会。藏与露,疏与密,虚与实等等各种巧妙的手法,不单单只是普通的手法而已,更是赋予了古人对自然意境的追求。由于中国的传统都是文人造园,所以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诗词是相生相长的。这两者都十分讲究韵味和意境的。诗与画是诗人把自然的山川灵秀概括、提炼到水墨之际、字里行间,而造园师、设计师则是在狭小而有限的空间里,融入最丰富的空间和意境。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涉及了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不但运用在了一些皇家建筑中,而且更多是体现在了生活中。想要做出更好的设计,就必须充分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及景观的表现手法,更要理解其中的艺术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古人对自然、生活、文化和美的思考。这种艺术经过了陈年累月的积累变得深沉又厚重,但是如果仔细研读却不难发现其中也不失灵动优雅。许多园林的定义都是侧重描述形式的精妙,却很少涉及到内涵,缺少了文化底蕴。这本《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以中国古典园林为背景,从造园手法到南北园林差异形象而又具体的讲解了古典园林中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的内涵。这种内涵深入到了园林中的每一个景观,让景观好像充满了生命。
当今中国园林的发展非常迅速,外来文化也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许多设计师更多的是向国外学习他们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往往忽视了自己身边就有如此丰富的设计楷模。彭一刚先生的这本《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十分全面的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设计特点等等。读过这本书后,我感觉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丢掉自己本来的东西。历史和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古典园林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拿来欣赏的,我们更要在观景的同时,想到这些景观背后的意境,现代园林设计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进步。作为刚入门设计的我来说,我会更加认真的研究这本著作,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猜你喜欢:
成都的古典园林建筑有哪些
上一篇:沧浪亭的古典园林建筑分析
下一篇: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