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书籍里的内容

时间: 燕青16 分享

  《上下五千年》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书籍里的内容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书籍里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上下五千年书籍里的内容:郭子仪单骑退敌兵

  经历安史之乱不久,大唐国力尚未恢复,却又有人发动了叛乱.公元765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自以为功劳大,朝廷有负于他,竟唆使回纥、吐蕃举兵叛唐.十月初,回纥和吐蕃的军队一直打到了京都长安北面的泾阳(今陕西泾阳),朝廷大为震动,宦官鱼朝恩甚至劝代宗再次逃离长安.但因两年前,吐蕃、党项军曾攻进长安,代宗出逃陕州(治所在今陕西陕县),所以大臣们激烈反对代宗这次再出逃.朝廷这才考虑抵抗之事,但大家都认为,打击叛军只有依靠老将郭子仪了.

  当时郭子仪已奉命驻守泾阳.他是大唐名将,关内副元帅,那时已年近古稀.由于泾阳兵少,他命令部下将领严加防守,不要出战.这天傍晚时分,城外的回纥、吐蕃兵马悄悄地退守在城北的原野上,第二天他们又回到了泾阳城下.原来仆固怀恩在进军路上得暴病死了,回纥、吐蕃双方离心离德,都为了抢着当头头争吵不休.他们两军分营而住,回纥兵驻扎在城西.

  郭子仪得到这一重要情报后,就悄悄派部将李光缵等人来到回纥军营中,说服回纥与郭子仪联合起来,共同讨伐吐蕃.但是,仆固怀恩在哄骗回纥出兵时,曾造谣说代宗已死,郭子仪也被宦官害死了,所以回纥人不相信郭子仪在泾阳.他们说:“郭令公怎么会在泾阳?是你在骗我们吧?如果他老人家真的在泾阳,能让我们见一见他么?”

  李光瓒回城汇报,郭子仪说:“目前,他们力量强,我们兵力小,不能以武力来获胜.我朝与回纥本来关系很好,感情深厚,不如让我去同他们谈一谈,也许能不战而和.”

  将领们却认为这样做太危险,提出要精选五百名骑兵作卫队,跟随郭子仪一同前去.但是,郭子仪却摇头说:“我去是以理服人,这样做只能有害.”

  郭子仪的儿子郭旰抓着马缰不放,对郭子仪说:“他们是虎狼,父亲你是大唐元帅,怎能将自己的血肉之躯送到虎狼的口中去呢!”

  郭子仪说:“从今天的形势来看,若双方打起来,则不但我们父子都要牺牲在泾阳,而且国家也岌岌可危了.如果我亲自同他们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也许能得他们的同意而撤兵,甚至联起手来赶走吐蕃,那就是国家的福分了.”

  说完,郭子仪用马鞭打了一下郭旰的手,喊着:“去吧!”就同几名骑兵开城而出了.

  来到回纥营前,郭子仪命人向回纥军中报信说:“郭令公来了!”回纥兵大惊.他们的大帅,名叫药葛罗.他拿着弓,搭着箭,做出准备发射的样子,立于阵前.

  郭子仪解下头盔,脱掉战袍,丢掉手中的枪,一个人向回纥军前走去.回纥的酋长们见了,互相招呼说:“真是郭令公!”于是纷纷跳下马来,围着郭子仪拜下去.郭子仪也跳下马来,走向前去握住药葛罗的手.

  双方寒暄后,郭子仪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们说:“你们回纥在帮助我大唐平定安史之乱时立了大功,我们大唐对你们回纥的报答也不薄.你们为什么要违背盟约深入我国境内,侵扰我们的地方,抛弃以前的功业,结下新的冤仇呢?背弃恩德而帮助叛臣,为什么如此愚笨呢?仆固怀恩背叛大唐君王,抛弃他自己的老母亲,这种行为连你们回纥也是不能容忍的呀!今天我挺身而来,任凭你们把我抓起来杀掉,但是,我的部下是一定要同你们死战到底的.”

  药葛罗连忙回答说:“仆固怀恩欺骗我们,胡说大唐皇帝已经死了,你郭公也已经不在世了,因此我们才敢和他同来.现在既然已经晓得大唐皇帝仍在长安,你郭公又带领兵马在此地,我们怎么肯同郭公你刀兵相见呢!”

  郭子仪趁机向他们解说道:“吐蕃不讲道理,他们乘我大唐有困难,竟不顾两国之间有甥舅之亲,公然蚕食我们的边境地区,烧城杀民.他们抢掠的财物多得无法运载,马牛猪羊等牲畜长达数百里,漫山遍野.不过,这可是老天爷赏赐给你们的.如果大唐和回纥联合起来击败吐蕃,那么,他们所抢的东西就是你们的了.所以为你们着想,怎么样才更有利呢?机不可失呀!”

  药葛罗说:“我们被仆固怀恩骗了,有负郭令公.现在我们回纥要为你尽一份力,打败吐蕃来感谢你,弥补我们的过失.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仆固怀恩的儿子是我回纥可汗的小舅子,希望赦免他,不要杀害.”郭子仪同意了.

  回纥将士一直分成两翼在旁边观看,这时稍稍走向前来,郭子仪的部下见状也同时向前移动.郭子仪挥手让他们退后,便拿酒与药葛罗他们共饮.药葛罗让郭子仪先执酒为誓,郭子仪以酒洒地,立誓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亦万岁!谁负此约,阵前身亡,家族灭绝!”

  药葛罗也以酒酹地说:“我的誓言与郭令公完全一样.”

  郭子仪终于同回纥订定了和约.吐蕃听到这一消息,当天夜里就逃走了.

  上下五千年书籍里的内容:茶圣陆羽

  唐肃宗至德、乾元年间,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茶经》问世了.《茶经》约七千多字,分为上、中、下三卷.书中介绍了茶树的性状、茶叶的品质和土壤的关系;采制茶叶的方法和工具;茶叶的种类;烹茶和饮茶的用具及对茶汤品质的影响;烹茶、饮茶的相关知识等.全书内容丰富,见解精到,为后世所广泛引用.它在我国茶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茶经》的作者是唐代的学者陆羽.他本是一个被人丢弃在河边的孤儿,有个法号智积的和尚把他抱回寺院收养,还教给他许多东西.

  陆羽从小在寺院打杂煮茶,喜欢上了茶道,便对茶进行研究,颇有心得,自称“桑翁”.后来他出游河南、四川等地,还到当时名茶紫笋的产地苕溪(今江苏吴兴)考察,写了《茶经》一书,成为千秋不朽的名著.他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尊重,被誉为“茶圣”.

  陆羽认为,饮茶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在原始社会,先民们采集野生植物来填饱肚子.到了神农氏时期,已经发现许多植物是有毒的,又在偶然间发现用野生茶树的鲜叶汁,可以解毒.从此,人们就以喝茶来解毒,这也是饮茶的开始.可见最早的饮茶,是作为药用的.陆羽的这些见解和他的《茶经》,对茶文化的形成和传布有很大影响.在他之后,关于茶的著作、书籍多达一百多种.

  唐代宗年间,李季卿出任湖州(今浙江湖州、德清、安吉等地)刺史,路过扬州时正好碰到陆羽.李季卿也喜欢品茶,早就听说陆羽品茶出神入化,因而十分倾慕.他不想错过机会,便主动去邀请他.

  陆羽跟着李季卿上了船.李季卿开门见山地问道:“听说您撰写的《茶经》中,将如何煮茶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来阐述,为什么?”

  陆羽回答:“因为即使有名茶好水,也只是具备了条件;如果没有高明的煮茶手段,名茶好水也会被糟蹋,所以我把煮茶划为‘九难’之一.”

  李季卿又问:“煮茶难在哪里?”

  陆羽回答:“难就难在难以掌握火候.水煮得过嫩或过老,都不能使茶的本质得到充分发挥,甚至还会给人‘厌饮’的感觉.”

  李季卿的船停泊在扬子江边.李季卿说:“天下都知道您善于品茶,而扬子江南零水(又作南泠,在今江苏扬州附近)又非常难得.今天两妙千载一逢,怎么能够错过呢?”

  陆羽高兴地说:“如果能以南零水煮茶,真是太好了!”

  于是,李季卿派了几个士兵,带上瓶子,划着一条小船,深入南零取水去了.

  陆羽在船中准备茶具,只等士兵取来南零水煮茶了.

  过了一会儿,南零水取来了.陆羽接过装水的瓶子,用勺子舀了一勺水.他不高兴地说:“这确实是扬子江中的水,但不是南零水,好像是靠岸边的水.”

  一个士兵辩解说:“刚才我们划船深入南零,看到我们去那里取水的至少有上百人,怎么会是假的呢?”

  陆羽也不回答,看着士兵把瓶里的水倒入盆中.当水倒到一半时,陆羽赶紧叫他停下,又用勺子舀了一勺瓶里剩下的水,说:“这下剩的半瓶,就是南零水了.”

  那两个士兵大惊失色,忙跪在地上请罪:“我们确实是去南零取水的,但快到岸边时,因为小船摇晃,瓶子里的水被洒掉了一半.我们担心水太少要挨骂,就在岸边舀了些水加满瓶子.先生真是料事如神,我们不敢再隐瞒什么,也没法隐瞒了.”

  听了这话,李季卿和在场的人都对陆羽更加佩服了.

  早在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已输出到东南亚地区.公元九世纪的唐代,日本僧人将中国茶种带回日本,茶逐渐在日本普及为大众饮料.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将中国砖茶带到了中亚.十七世纪时,荷兰人将茶叶带到了欧洲,后又传到美洲.到了十八世纪,英国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十九世纪,茶叶已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性饮料,而茶文化也影响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

  上下五千年书籍里的内容:李林甫口蜜腹剑

  唐玄宗即位以来,所任用的宰相,如姚崇、宋璟等,都是正直之士,并且各有所长.但此后他任用的宰相李林甫,却是一个卑鄙无耻、口蜜腹剑的小人.更可悲的是,“开元盛世”有了二十多年的太平,唐玄宗便以为天下无事了,就日夜深居宫中,纵情声色,把国家大事统统叫李林甫去办.这便种下了动乱的祸根.

  李林甫原来是吏部侍郎,后来他想方设法去讨好妃嫔,结交宦官,目的是通过他们去随时了解唐玄宗的动向和好恶.这样一来,朝廷有什么事,皇帝有什么打算,他都清清楚楚,所以他的奏章总是能讨皇帝的欢心.

  那时,唐玄宗正宠幸武惠妃,对武惠妃生的寿王也特别喜欢,甚至因此而逐渐疏远了太子和其他皇子.李林甫就通过宦官向武惠妃讨好,表示愿意全力保护寿王.武惠妃因此对他很感激,常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当时,宰相是张九龄,他是大唐名相,为人耿直,无论什么大事小事,只要他认为不对,总要与唐玄宗争个不休.于是李林甫趁机在皇帝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使唐玄宗慢慢疏远张九龄.最后唐玄宗罢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而让李林甫替代.从此,朝中的官员们屈于李林甫的权势,大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再也没有人敢讲真话了.

  李林甫为了蒙蔽皇帝,独揽大权,想方设法把唐玄宗和大臣们隔绝开来,不许大臣们向皇帝上奏章.有一次,他召集谏官们开会,竟公开说:“现在,皇上很圣明,我们做臣子的只要按皇帝的意旨去办就行了,用不着大家七嘴八舌多说话.各位看到那些仪仗用的马匹吗?它们吃的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要是哪匹马敢叫一声,就要被拉出去宰了,后悔也来不及.”

  谏官杜进不听他的那一套,照样向皇帝奏了一本,结果第二天就被贬到外地去,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李林甫不学无术,但城府很深,人们根本不可能猜测他心里在想什么.因此若与他相争,多半不是对手,以惨败告终.李林甫最擅长的一手是阿谀奉承,排斥异己,只要是才能和声望比他高,又是皇帝所看重和厚待的人,他总是百般奉承,很亲密地与他结交.等到对方的地位和权势要威胁到他时,李林甫就千方百计地加以暗害和排挤.尤其是对那些富有文才和学问的人,他往往当面好话说尽,非常友好;而暗中却要置你于死地,还一点不露痕迹.无论对方多么持重谨慎,也逃不过他那一套害人的手法.所以,人们都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成语“口蜜腹剑”就是这么来的.

  同僚要升职,他当面恭维,暗地里则想方设法百般阻挠破坏.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隔着帘子观看外面的景色.这时,恰好兵部侍郎卢绚从楼下骑马经过.卢绚风度俊逸,唐玄宗目送他慢慢远去,非常赞赏.李林甫就把卢绚的儿子召来,说:“你父亲威望很高,现在交广地区(指现在的广西、广东一带.)缺少人才,皇上想把你父亲调去,你看好不好?如果不想到边远地区去,那就要被降职.否则,到东都去担任太子宾客、詹事,也算是对贤才的优待了.怎么样?”卢绚很害怕,就主动请求到东都去.李林甫又担心众官反对,就把卢绚调为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刺史.卢绚到任不几天,李林甫又谎称卢绚有病,不称职,又把他调为詹事,管理东宫的内外事务.

  唐玄宗曾经想广求天下的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到京师去应考.李林甫害怕各地士子在文章中揭露他的奸恶,便让郡官严加挑选,把那些超群绝伦的送省复试.但是,到最后他却叫考官一个也不录取,他却向唐玄宗上表道贺说:“野无遗贤.”意思是民间没有遗漏的贤能之人.

  从开元以来,常有节度使升任宰相,李林甫很担心他们会损害自己的权力,所以他,便提出让胡人担任节度使,因为胡人不可能再升任宰相来同他争权.

  他对唐玄宗说:“陛下如此雄才,国家又那样富强,为什么边患至今不灭呢?原因就在于儒臣当,他们不可能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去战斗.所以,不如任用蕃将,他们的天性就是生得雄壮,善于骑射,勇于战斗.如果陛下感化他们,加以重用,还用担心边患不灭么!”

  唐玄宗竟然感到很有道理,安禄山也因此当上了节度使.所以,后来安禄山造反,搞得大唐大伤元气,其实都是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个阴谋所造成的.

猜你感兴趣

1.上下五千年书内容

2.《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

3.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精选

4.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

上下五千年书籍里的内容

《上下五千年》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书籍里的内容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介绍
    上下五千年的内容介绍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简易叙述中国历史的书籍,从中国传统的史前传说至明清时期,前后四千多年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历史上影响比较久远的事件和人物。

  •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讲述了近250个历史故事,呈现出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完美的写画出中国历史的岁月痕迹。那你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有哪些吗

  •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感悟心得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感悟心得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渊源。那你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感悟心得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感悟心

  • 上下五千年主要感想
    上下五千年主要感想

    《中华上下五千年》里面记载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沧桑巨变,无数英雄豪杰,无数的辉煌成就,每一个阶段都值得人们回味。那你

13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