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统的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那你知道古代传统的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古代传统的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传统的美德故事:戚继光驱逐倭寇
明朝嘉靖年,大批日本海盗侵犯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被称作“倭寇”。
戚继光17岁时承袭父亲的军职驻守山东沿海。他目睹倭寇的惨忍和沿海百姓的苦难,立誓驱逐倭寇,作诗云:“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表达了他驱倭的决心。
倭害多年不除,根本的原因是明军军纪不严,久失训练,与倭寇一触即溃。戚继光奉调浙江 防卫后,见当地的农民、矿工极为骁勇剽悍,便招募了三千人,精心训练出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人称“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倭寇数百艘战船侵犯浙江 台州,戚继光得知,召集将士动情地说:
“养兵千日,就为今日杀尽倭寇!”
全军昼夜行进,赶到台州时,正午夜时分,围城的倭寇还在梦中。
天将拂晓,一声号炮,已潜到倭寇大营外的戚家军杀声振天,冲进大营。被惊醒的倭寇望着从天而降的戚家军不知所措,未等清醒,身首已分。戚继光亲手将倭寇的贼首斩于马下。活着的倭寇抱头鼠蹿,逃到瓜陵江 ,跳入江 中全部溺死。
此战之后,戚家军令倭寇闻风丧胆。
为避开戚继光的锋芒,倭寇于第二年又纠集大批海盗进犯福建,在沿海四处抢掠。戚继光立即被征调到福建平倭。
戚继光到福建后,发现倭寇占据了一个叫横屿的岛屿做大本营,在沿海抢掠后就回到这里。戚继光决定捣毁贼巢。
横屿与陆地有一海涂相连,涨潮时,四处环海,退潮时与陆地相接。倭寇时常在退潮时由海涂上陆抢掠,赶在涨潮前再退回到岛上。
戚继光决定就以倭寇的办法,利用退潮时的海涂进攻贼巢。
戚继光令兵士每人背一捆草,一块木板,行进到与横屿相望的海岸边悄悄地隐蔽起来。等到潮水退去,海涂露出,戚继光一声令下,兵士们立即冲向海涂,将草铺到陷人的海涂上,然后再在上面铺上木板。戚继光身先士卒踏上木板冲向横屿。
戚字大旗在海风的吹拂下哗哗作响。岛上的倭寇见是戚家军冲上来,心惊胆寒,为了活命只好挥舞着倭刀与戚家军拼杀,一时间岛上杀声震天。戚继光挥刀一连砍杀十余个倭寇,令戚家军斗志更勇。倭寇渐渐向后退去。就在这时,倭寇的身后又响起杀声。原来是戚继光埋下一支奇兵,待他率将士冲上横屿后,乘倭寇不备,这支奇兵再从侧翼上岛,绕到倭寇后面,前后夹击倭寇。
面对复仇的刀箭,倭寇再没有胆气战斗。这一战倭寇被戚家军斩首二千六百级,基本上平定了福建的倭患。
就在戚继光驱逐福建倭寇时,倭寇又从海上聚集,侵犯浙江 兴化。
倭寇上岸后,截杀了八名送信的明军兵士,穿上他们的衣服,骗过兴化守城的兵士进城后,于半夜打开城门,将数千倭寇放进城来。倭寇进城后杀守城官员,将兴化城抢劫一空,然后放火焚烧。
戚继光率军昼夜兼程赶到兴化。倭寇在城上望到“戚”字大旗,惊恐万状,掠走三千青壮百姓,弃城而去。戚继光率军追剿,在宁海城斩倭寇二千二百人,夺回了被掠去的三千百姓。
次年,不甘于失败的倭寇残部又纠集一万余人,包围了福建仙游。戚继光率军长驱千里解仙游之围。倭寇闻风而逃,被戚家军围到蔡丕岭。戚继光手执短刀,带兵士攀崖上山,在山上与倭寇激战,斩杀了大部分倭寇。
倭寇残部逃到海上后,从此再没有大股倭寇侵扰。东南沿海的倭患终于平定了。
不久,戚继光又奉召镇守北部边关长城十六年,由于他的尽职,边关赢得了十六年的和平。
戚继光在晚年做诗《马上作》,抒发了他为国戍边的豪情: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 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为民族大义而献身的英雄像高山大河与世永存。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卫祖国,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古代传统的美德故事:阿寄报主
【阿寄报主】
老仆阿寄。艰苦不辞。经商教子。婚嫁如仪。
【原文】
明阿寄、徐氏仆也。徐氏析产。伯得一马。仲得一牛。季寡妇。得阿季。年五十六矣。寡妇泣曰。马则乘。牛则耕。老仆何益。寄曰。主谓我不若牛马耶。乃画策营生。历二十年。积资钜万。且为延师教子。婚嫁皆如礼焉。
许止净谓阿寄具绝大理财本领。而屈身厮养。主人辈视之。牛马不若。倘非寡妇一泣。激其义勇自献。岂不将终其身、善刀而藏。老死于鸡栖豕栅间耶。是知古今来、埋没于庸耳俗目中者多矣。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一个名字叫阿寄的。是徐姓家里的底下人。徐家弟兄们分家的时候。大房里分得一匹马。二房里分得一只牛。小房里丈夫已经亡故了。寡妇分得了阿寄。这时候。阿寄的年纪。已经五十六岁了。寡妇就哭着说。马是可以骑坐出门的。牛是可以耕种水田的。只有我分得了年老的用人。有什么益处呢。阿寄听了说道。主人说我及不来牛和马吗。就替主人筹划了计策去做生意。过了二十个年头。就积蓄得有动万两的银子了。并且替主人请了一个教书的先生来。教小孩们读书写字。一切婚男嫁女的事务。都照着规矩做。丝毫也不缺少的。
古代传统的美德故事:天祥衣带
【天祥衣带】
宋文天祥。涕泣勤王。惟义是尽。衣带名杨。
【原文】
宋文天祥、勤王兵败。为元所获。元主闻其贤。召见。问何所愿。对曰。宋既亡。愿赐一死足矣。临刑。颜色自若。其带中有赞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信国公忠孝兼全。惟义是尽。友不得而止之。元帅张宏范不得而屈之。元相索罗亦不得而降之。元主知终不可屈。且将释之。而天祥视死如归。临刑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录之以为天下后世法。
【白话解释】
宋朝末年间。文天祥起了一枝义兵。来救王家。打了败仗。给元朝兵捉住了。因为文天祥是一个大忠臣。当时候很有名气。元朝的君主。也晓得他的贤良。就召他去见。问他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就回答道。宋朝既然亡了。我心里所愿意的。只是一个死。你只要给我死。那我就心满意足了。文天祥临死的时候。他的脸色很自然。他的衣带里有一首赞。赞里面说、孔夫子说的杀身成仁。孟夫子说的舍生取义。因为这个义气能够尽到极点。所以那个仁心也就到了极点了。读了圣贤人的书。究竟学了些什么事。我到了今天以后。才勉强可以说得没有惭愧了。
猜你感兴趣:
2.中国古代美德故事
4.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古代传统的美德故事
上一篇: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
下一篇:中华传统美德之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