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那你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范仲淹划粥糜
城隍庙的晨钟一响,长山(今山东邹平县境内)城也就醒了。寺内的和尚开始打扫寺院,城里城外的人家也开始了每日的劳作。
可范仲淹却是早醒着的,老子《道德经》中难释的篇章让他苦思了一夜 。他走出斋房,在大殿前的白皮松下伸展着困乏的腰身。他不能睡,还要早早地赶到书馆去向先生求教。
范仲淹两岁失去了父亲,母亲易嫁,将他从苏州吴县的江 南水乡带到了这里。家中贫寒,幼时启蒙的学习 在村中的义学学堂就可以了;长到少年,立志以天下为已任的小仲淹要深造,就只有到县城士绅办的书馆去求学了。这苦了范母,但她知道儿子的远大志向,于是向四邻求借了些钱,将小仲淹送到长山城。无钱和富家子弟同住书馆,范母又携小仲淹到城隍庙求住持在庙中借宿。慈悲为怀的住持为范母的爱子之心感动,扫出一间低矮潮湿的斋房供范仲淹寄宿读书。母亲走后,这里就变成了范仲淹的家。
他用冷水冲洗了头,苦读了一夜 的脑袋终于清醒过来。
他要吃早饭了。饭是半夜做好的,在一只钵盂里。那是用二两糜子熬成的粥,两个时辰,那粥便凝成了皮冻状。他用刀将粥糜划成四块,两块是他的早饭,另两块就要等到晚上享用了。
每当中午和半夜,他都很饿,但他忍耐着,只要有书读,他的心底就是快乐的。
他要上学了。恰在这时,他的一位商贾子弟的同窗匆匆赶来,身后跟着一位仆人,仆人拎着一只食盒,食盒里放着精美的菜肴。
“范仲淹,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同窗兴致勃勃地说。
仆人将食盒放到斋房中破旧的书桌上,打开盒盖,菜肴诱人的香味立即飘散了出来。
“我把你天天吃粥糜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你是个有抱负的人,教我给你送来这些好吃的补补身体。”同窗很真诚地对范仲淹说。
“承谢伯父的关爱,可是我已吃过了。”范仲淹淡淡地说,“我们还是上学去吧。”
这很令同窗失望。也许是他爱面子吧?同窗想,那就放在这里让他独自一人慢慢品尝。
可世上总有愿望与结果相悖的事情发生,同窗天天去斋房观察菜肴是否被范仲淹动过,范仲淹却依然天天吃他的粥糜,无视菜肴的存在。
第三天,同窗终于忍耐不住,生气地问范仲淹:“我诚意送吃的给你,你为什么不肯吃?”
范仲淹向同窗作揖致歉,然后说:“我家境贫寒,已吃惯了粥糜,如果突然享用你送来的菜肴,以后咽不下粥糜,吃不了苦怎么办?”
同窗听后,感慨万端,从此对范仲淹更加钦佩。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求学以勤俭自励,远避奢华,这种美德源于他自幼树立的高远志向,也培育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张俭选布
辽国的圣宗皇帝御驾云州(今山西大同),他要在云州辖界的莽野山林中狩猎。所经之处,地方官员纷纷拿出所能搜寻到的最贵重的礼品奉献给皇上。可云州太贫脊了,实在无物可献。
不过,谁也没有料到两袖空空的云州节度使在圣驾莅临之后,不仅泰然自若,而且露出得意的神色。属下猜测,他一定手握宝器了。
“皇上,臣下无能,”节度使拜见圣宗说,“臣下境内无物可献。”
“难道连人都没有吗?”圣宗不高兴了。
节度使忙叩首道:“臣下正要禀告,新科进士、幕官张俭堪称大辽瑰宝,愿献于皇上。”
以人为宝,一句气话竟成了真,这是圣宗始料不及的。但这毕竟是个很新奇的事情,圣宗立即召见张俭。
张俭晋见,圣宗看他行止朴质无华,先喜爱了几分。接着,圣宗要他讲讲当前治国的紧要问题,张俭不假思索,口若悬河,说出三十余条。
就像久无收获的觅宝者无意中遇到了梦寐以求的宝藏,圣宗看着眼前这个粗衣布履的年轻人,欣喜若狂了,甚至对狩猎都失去了兴趣。他当即收下了云州节度使的这件“宝物”。
张俭能力超人,一路升迁,直至做到左丞相,但他依然像做云州幕僚时一样温 良谦和,依然像寒窗苦读时一样勤俭素朴。穿衣只穿粗布衣,吃饭只吃一种菜,俸禄只要有节余,就去周济亲朋故友。
这可苦了朝上的百官。辽国国力日渐雄厚,奢侈之风也在朝野兴起,官员比着穿锦缎华服,可进宫后望着班前左丞相的粗布旧袍,总令他们忑忐不宁。
这种场面是很滑稽的,可了解张俭的人都知道,他是在以身施教,讽喻下属官员,让他们摈弃奢华。
这年冬天出奇的冷,张俭上朝奉事,圣宗见他又穿上那件破旧的棉袍上殿,便密令侍者暗中用火夹在张俭的棉袍上烙穿了一个洞作为记号,看他是不是总穿这一件,也好借此为他换上一件新袍。
第二天上朝,圣宗一眼看到张俭棉袍上的烙洞。他还是没换啊,圣宗不禁慨叹一声。
一连数日,张俭都穿着破棉袍上朝,圣宗忍耐不住了:
“张俭,你为什么年年总穿这件旧棉袍?”
“因为还能穿呀,”张俭说,“这件棉袍已穿了三十年,每年天暖后将它翻洗干净,入冬取出穿上,抵御风寒与新袍无二,因而无需再换新袍了。”
“可朝中大臣都着华服,你身为丞相,却旧袍披身,他们心中一定很不舒服。”
张俭向圣宗躬身施礼,礼罢,庄重地对圣宗道:“皇上授臣重任,是让臣辅佐皇上安邦定国。现在朝野上下奢华之风甚浓,再这样下去,就会伤及大辽国体。我身为丞相,只能有制止奢风之责,怎么还能随波逐流也学奢华呢?”
圣宗感动了,他更感觉到张俭这件“瑰宝”的贵重。国之幸也!他在内心呼喊着。
“丞相以国为重,甘于清贫,令天下人敬仰。”圣宗很想将赞美之辞都赐给张俭,但他还是决定实现他早已谋划好的计策。“可你的旧袍上有了一个洞,再穿上它有损朝廷的礼仪,还是做件新的吧。你现在就到内府库房,里面所有的物品任你选取。”
皇上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何况是一片好意呢,张俭只好随侍者到内府。
很快,张俭捧着三端(古时的布帛长度单位)布回到殿上谢恩。
圣宗不解地:“张俭,内府库上没有锦缎了吗?”
“锦缎的色彩把臣的眼睛都映花了。”
“那你为什么只选了这点点布?”
“臣已习惯布袍,做一件足已。”
圣宗听罢,长叹一气,感慨地:“天下为官者若都如张俭丞相以勤俭为本,国家何愁不强盛,百姓何愁不富足啊!”
中华民族自古就将勤俭作为衡量人的第一品行。奢华是败国败家的温 床 ,唯有勤俭是治国治家的瑰宝。张俭身在高位,将勤俭身体力行,实为难能可贵。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初期,明朝将领郑成功在厦门组织起一支数万人的抗清义军。
一日,一名台湾来的人要求见郑成功。来人一进会客厅,便在郑成功面前跪下哭述:
“郑,请您救救台湾的百姓吧。台湾百姓受红夷(对荷兰人的蔑称)欺凌三十余年,实在无法忍受了。”
来人讲,三十余年前荷兰人来到台湾,对纯朴的台湾百姓说:“给我们一块牛皮大的地方,我们可以给你们任何想要的东西。”重情义的台湾百姓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从此灾难就降到台湾百姓的身上。
荷兰人先背信弃义,凭着洋槍洋炮圈起了大片的土地,接着又强逼百姓修起两座坚固的城堡,用做荷兰人侵占台湾的大本营。在荷兰人槍炮的逼迫下,台湾百姓要缴纳沉重的税,服无休止的劳役。
来人叫刘斌,是荷兰人的通事(翻译),但内心却无比地仇恨荷兰人。此次是奉荷兰总督揆一之命,到厦门与郑成功谈通商之事,何斌乘机向郑成功请求出兵收复台湾。
刘斌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张他亲手绘制在布上的台湾地图,双手捧到郑成功面前,激动地说:“只要郑发兵台湾,台湾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
刘斌的哭述在郑成功的心中激起了掀天巨浪,仿佛看到台湾百姓在血雨腥风中向他伸出求援的枯手,令他无法自制。他扶起刘斌,捧着地图,慷慨激昂地说:“中华领土岂容他国鲸吞。我一定要率大军踏平波涛,解台湾百姓于水火,将红夷赶下大海!”
郑成功率两万伍千人、数百艘战舰渡海作战。船队在澎湖岛遇到暴风雨,一连数日不能前进。望着狂风巨浪,郑成功心急如焚,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只有出奇兵至胜,若这样拖下去,被洋人探知,便会功败垂成。他决心乘风浪正急之时开航。此时出海九死一生,郑成功坐中军船在前面引航开路,将士们被他的勇猛感动,驾船紧随其后。
黎明时分,海上风暴停了,船队悄然抵达鹿耳门。鹿耳门是台湾门户,海上暗礁密布,无人领航,十船九翻。刘斌早将海路详情画给郑成功,加上有熟知水情的人带路,很快驶过鹿耳门,进入木寮港。
台湾百姓听说郑成功大军来了,涌向木寮港,迎接大军登陆。
天亮后,得知郑成功已率军到台湾的荷兰总督揆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数日的暴风雨能够埋葬海面上的一切生物,难道郑成功是飞过来的吗?
没等揆一从惊慌中清醒,郑成功已指挥海陆大军插到荷兰人的两座城堡中间,将他们分割孤立起来。
荷兰陆军贝尔德得到揆一的命令,带两百四十名士兵伧促上阵,他自恃有洋槍,吹嘘说:“只要放一槍,中国人就会四散逃命。”
郑成功将四千名陆战兵士分成正、侧两路向持槍死守阵地的荷兰人进攻。随着战鼓声,箭矢如雨一般射向敌阵,吓得荷兰士兵魂飞魄散,未及开槍就中箭倒地。仅半个时辰,贝尔德和他的一百一十八个士兵便做了鬼魂,其余的逃回了城堡。
在海上,荷兰人三艘高大坚固的战舰,面对郑成功上百艘灵巧的小战船,施展不开强大的炮火,连连被郑军的炮火击中。很快,一艘沉没,一艘逃向外洋,一艘缩回城堡下的海湾。
荷军大败,再无力出城堡作战。揆一向郑成功表示,愿送十万两白银请郑成功退军。郑成功断然回绝,凛然相告:
“台湾为中华故土,决不容他国占领。只要你们撤出台湾,所拥财物可以带走。”
揆一幻想着海上救兵,坚守城堡,拒不投降。郑成功的数万大军将两座城堡团 团 围住,断绝了荷兰人的一切生活用品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和疾病使城内每天都有人死去,绝望的情绪在城堡中蔓延开来。
郑成功见时机成熟,下令总攻。荷军早已失去战斗力,无计可施的揆一只好宣布投降。
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民族英雄是不朽的,这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每逢民族遭受蹂躏 ,国家遭到践踏,他们便成为人民反抗外侮的精神力量。郑成功便是这样一位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收复台湾的壮举使西方殖民主 义者第一次领略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大无畏气概和坚强的决心。
猜你感兴趣: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上一篇:传统美德历史故事
下一篇:关于中华传统美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