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美食的传说故事
云南有很多特色的美食小吃。那你知道云南美食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云南美食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云南美食的传说故事:过桥米线
冬天冷的时候,去馆子里“划”(吃)一碗热腾腾的过桥米线,而殊不知这过桥米线背后还有这么一段“虐狗”的故事
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云南美食的传说故事:通海豆末糖
相传为蒙古铁骑所创。骁勇彪悍的蒙古铁骑在长期征战、远程奔袭中,不能携带更多的食物,只好将青稞、大豆捣成面与**的红糖放在干粮袋内。颠簸中,炒面将红糖一层一层裹起来形成块状,此为豆末糖之雏形也。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部南征,屯兵曲陀关统辖南疆,此糖遂流入通海,制作工艺由当代名师代代相传改进提高。蒙古族大军入云南后,他们同样喜欢用它作零食。在他们的驻地,这一做法简单的零食,逐渐为其他民族所效法,大家也乐意用它作为上山下海劳作完后充饥的干粮。就这样,在辗转相传中,人们不断加工改进,终于成了一种美食,被人们冠以"豆末糖"之名。清中期,豆末糖制作业(原河西县九龙镇)批量生产,一时闻名遐迩。时至今日,已逾七百五十余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云南美食的传说故事:汽锅鸡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汽锅鸡就流行在滇南一带。相传是临安府(今建水县)福德居厨师杨沥发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视监安,知府为取悦天子,发出布告征求佳肴,选中的赏银50两。杨沥家贫,老母病重,为得重赏,他综合了当地吃火锅和蒸馒头的方法,创造了汽锅,又不顾生命危险,爬上燕子洞顶采来燕窝,想做一道燕窝汽锅鸡应征。不料汽锅被盗,杨沥被问欺君之罪,要杀头。幸而皇帝问明真相,免杨沥一死,并把福德居改名为"杨沥汽锅鸡"。从此汽锅鸡名声大振,成滇中名菜。那时汽锅鸡的做法很简单,但味道很醇正。
云南美食的传说故事:石屏烧豆腐
石屏人吃烤豆腐,那更是一道奇特的景观。不管是县城、乡镇的小集镇,还是嘈杂的集贸市场、街头巷尾,都随处可见街边小吃烧豆腐。
相传,六百多年前,石屏县城有一户人家,住着一对夫妻与母亲,可惜婆婆待媳妇并不好,日常生活中,婆婆连普通的豆浆都不愿让媳妇多饮。有一天,婆婆要出远门两三日,婆婆前脚刚一走,媳妇后脚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但当豆浆正开锅时,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媳妇害怕是婆婆回来了,见着会挨骂,便赶忙端起了烧好的豆浆,往灶上的瓦坛里倒。
当她出门一看,原来是丈夫回来了。于是,她喜滋滋的拉着丈夫进屋喝豆浆。谁知,揭开瓦坛盖子一看,豆浆竟全部凝固成块了。原来,瓦坛子内盛着一些她刚打来不久的井水。无奈之中,夫妻俩勉强尝了尝,惊奇地发现,与过去用石膏卤水点制的豆腐不同的是,这凝固的豆浆味道竟是那样的质嫩味美。掺入井水后凝固的豆浆,居然比平时用卤水点制的石膏豆腐还要鲜嫩。这一惊人的旷世发现,使石屏豆腐以其独到的制作方式和别具一格的口味,名噪天下,流传数百年之久。清朝时,石屏豆腐就曾一度成为贡品,成了皇室桌上的美味佳肴。
云南美食的传说故事:扒肉饵丝
是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一道独具特色的小吃。
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的蒙化城(现在的巍山县),因一次山火将当地居民饲养的家猪烧死了不少,居民们舍不得丢弃,于是便把烧焦的猪洗净后刮去外表的胡渣重新放入土锅中炖煮。为了去处糊味,他们添进了当地的阉鸡肉和火腿,先用大火猛煮后捞去浮沫,再加入草果、生姜等继续用温火耐心熬制到肉已经相当**滑腻,最后放上用巍山有名的“黄皮谷”米制成的饵丝一起加工,结果味道出乎预料的好。据说,当年南诏王皮逻阁曾用它招待大唐使节,受到极高赞誉,从此扒肉饵丝便名声大振,被誉为南诏故地饮食文化的一大品牌,目前仍是大理巍山一带最具特色的名小吃。
猜你感兴趣:
1.云南的传说故事
2.云南民间传说故事
4.美食的典故大全
云南美食的传说故事
上一篇:关于云南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下一篇: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