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穿裙子讲究介绍
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古代的裙子和现在的裙子有不小的差别。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女子穿裙子讲究介绍,希望你喜欢。
古代裙装讲究
裙装是一种围于下体的服装,属于下装的两种基本形式(另一种是裤装)。广义的裙子还包括连衣裙、衬裙、腰裙。裙一般由裙腰和裙体构成,有的只有裙体而无裙腰。它是人类最早的服装。因其通风散热性能好,穿着方便,行动自如,样式变化多端诸多优点而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其中以妇女和儿童穿着较多。
裙子是当今许多女子极其钟爱的服装,就裙子的功用来说,古代的裙子和现在的裙子有不小的差别。
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明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妇人之异于男子,全在下体。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其所以为室者,只有几希之间,掩藏秘器,爱护家珍,全在罗裙几幅。
古人对于女子的下体有着强烈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并强调女子以裙子遮掩下体,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轻薄和无耻。
不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女子,只要结婚成家,就要经常规规矩矩地穿着整齐的裙子,即使在家里也要如此。如果客人来访,遇到主妇没有穿裙子,就会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敬和失礼,传扬出去会遭到耻笑和白眼。
女子在家里一般都穿黑颜色的裙子,其样式以褶裥裙为多。当时,对于裙幅的数量也很有讲究,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
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月华裙是一种色彩缤纷的裙子,仿佛月华一般动人心弦,而且高雅鲜丽,深受当时女子的青睐。
到了清末,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女子不能随意穿红裙子。民国时期的作家包天笑在他的《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一文中说:
红裙子要夫妇双全才可以穿。若是一个孀妇,不许穿红裙,而且永远不许穿红裙的。如果应穿礼服的时候,青年少妇可以改穿别种颜色的裙子,浅碧淡青,各随所好,但总觉得不快于心;
老年人已是儿孙绕膝了,可以改穿黄色的裙,而且直到死,终不能穿红裙;还有夫妇之间,惟正室可以穿红裙,姨太太不许穿红裙,即使是她的儿子已是科甲发达做了大官,不许穿就是不许穿。
当时,为了女子能否穿红裙子,出现了无数嫡庶之争的家庭纠纷。后来,一些思想进步的文化人提倡妇女解放,女子们不再裹脚,旗袍也迅速流行开来,女子们穿裙子也有了选择的自由。
不同朝代的服饰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制的建立。上日衣,下日裳,腰带是周天子赏赐给属下的,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新式服装叫深衣。夏天穿的细麻布叫布衣,冬装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夹衣,内夹丝绵,充填些粗麻叫做湿袍,袍固就是内衣,短袍叫褥,质地粗劣的褥叫褐,裘是皮衣
秦汉时期
秦汉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皇后,皇太子妃以其它显贵命女子的服饰也很繁杂且等级严格。比如皇后的服饰中有:跬衣、鞠衣、钿衩、衣;皇太子妃的服饰有:翟衣、鞠衣、钿衩,衣三种。但首饰的数量少于皇后的服饰;其它命妇的礼服更较上两种简单。
当时妇女的一般服饰也很丰富。
隋唐时,女子和男子都穿“背子”款式是对襟式,也有少数是“套衫”式的/领口宽大,显袒冲状,短袖式者没有袖子,由于背子穿着比较方便,所以宫中的宫女多喜欢穿用,而且定为当时的礼服。
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妇女服饰比较复杂。宋末又流行窄袖裹贴住身体,前后两侧缝的地方开衩,衣衩处有许多衣扣作为装饰,叫做“密四门”,人称妖服,是古代的奇装异服之一。
元代妇女服饰
元代妇女服饰上衣有背子,衫襦,云肩等,下穿多褶裙,头上一般梳顶心簪。
明代妇女服饰
左衽、窄袖长袍仍可见到。一般女子时兴窄袖的衫襦、背子、长裙等。背子是明代贵族妇女的礼服之一,又称“披风”。
明代妇女还有一种内衣,叫“腰子”。是围在妇女胸前,露出肩臂和乳胸上部的一种衣服,它与肚兜不同,是用宽幅的纱绫,横缠在胸前有的还有纽扣,加刺绣。
清代妇女的服饰
清代妇女服饰中最为显着的是纽扣的作用。清代汉族妇女一般穿窄袖袄、衫、坎肩、裙、裤等。 旗袍,是满族妇女中很流行的一种长袍,后来也成为汉族妇女主要的服饰之一。
古代女子穿裙子讲究介绍相关文章:
2.清朝女子的礼仪
5.唐代女子的礼仪
古代女子穿裙子讲究介绍
上一篇:中国古代唐朝饮食文化
下一篇:唐代妇女的妆容讲究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