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条约>

蒲安臣条约内容

时间: 蓝俊22 分享

  蒲安臣条约,说的是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中国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蒲安臣条约内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蒲安臣条约内容

  ①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这一规定为美国在中国扩大招募华工提供了合法根据。

  ②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双方得在对方设立学堂。这一规定为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学校和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提供了法律根据。

  ③两国侨民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歧视。这一规定为使清政府承担镇压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义务,以扩大美国在华传教。

  1869年11月23日,中美双方在北京交换了条约批准书。

  蒲安臣条约介绍

  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中国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又称《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中美续增条约》。蒲安臣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六年(1861~1867)任美国驻华公使,任内曾调停中外交涉事项,颇得清政府信任,成为当时第一个对 清政府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外国公使。1868年任满归国,清政府委托他访问欧美国家,疏通关系。1868年7月28日,他擅自越权,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W.H.西华德签订条约,共8款。

  蒲安臣条约实际社会效果的考察

  在蒲安臣代表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了这一《天津条约续增条约》之后,相比起以往的时局,此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几个方面的明显变化。具体而言,在设立驻外领事制度、抵制美方毁约、派遣留学生等方面都体现了进步,显示了功效。

  在清政府“天朝”的迷梦尚未被枪炮声打破之前,其一直奉行的就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在一种夜郎自大的心态下,从上至下的国民均视其国为中心,集四海财富于一体。相比之远渡重洋奔赴他国,坚守本土即为明,智之举,推广之,同具此种心态的统治者便会对他国认识不足,缺乏国际交往的意识,从而对向他国派遣使臣的想法不屑一顾。因此,在历史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858年,当中美签订《天津条约》时,美方代表杜邦提出“希望中国派遣一些领事到美国,以便照料在美之华人。”直隶总督谭廷襄便指出“敝国向例不派遣官员赴外国”因为“敝国皇帝抚御万民,何暇顾及此区区漂流海外之浪民。” 从此对话人们就可以看到统治阶层对在外的国人的轻视。态度上尚且如此,实际上则很难想象那些人能够得到保护了。然而,在《蒲安臣条约》中,第三条明确地提出了在美设立领事的问题。这也就意味这在外的华侨开始得到来自本国政府的保护。诚然,由于清朝本身实力的弱小,其在国际外交中的地位是那样的轻如鸿毛,华侨所能够得到的保护绝对不可能达到西方列强对他们本国居民的保护的程度。但是这一举动标志这清政府切实地开始关注华侨,这个群体开始不仅仅作为是流浪在外的国人而是国民的一份子进行对待。尔后,清政府开始慢慢在多个国家开始设立领事馆,先是美国,然后是英国、日本、西班牙等等。这些领事馆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在外的华人以帮助。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驻外领事在拥有了驻外的经历后,多有著作流传,他们对西方的最直观的看法有利于民众更好地认识西方,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以便于清醒地看待清王朝及思索变革之路。

  根据《蒲安臣条约》的第五条,中美两国的人民可以相互往来。正如上文所叙述的,美国当时签订此条约的一个明确目的是要在中国招募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来满足其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在当时的中国,连连的战乱使得民众民不聊生,沿海地区的人们纷纷地出海谋生,因此,赴美人数激增。本身,在签订《蒲安臣条约》以前,在排外主义的一向下,在美国从加州已开始掀起了一股抵制华人的运动。而在19世纪70年代初,在加州已出现了移民过剩现象。同时,由于铁路建设的完成,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市场,这其中包括大量的从事铁路修建工作的华人。铁路的贯通也使得很多的东部廉价商品进入西部,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之下,加州的许多企业需要降低生产成本来维持其生存。而华工“以勤俭之性质,而移住率无家属,以低廉工价亦足自给,不惜稍贬以相迁就。”而这就导致了很多白人的失业。他们将失业的原因归咎于华工抢了他们的饭碗,同时,由于华工的卫生习惯、语言文化及社会习俗与白人发生了冲突,西部各地的排华情绪愈演愈烈。而《蒲安臣条约》的签订一方面使得以往在西部已存在的很多专门针对华人的法令(例如《辫子法案》、《扁担税法案》等)因为违反由联邦缔结的法案而失效,另一方面,在排华的过程中,此条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在美的华工的权利。在1879年,国会通过了一项议案,规定华工来美数量每船不能超过15人。而当时的总统海斯则该法案违反了《蒲安臣条约》而拒绝签字。同时联邦法院也认为“它违反了《蒲安臣条约》中确认的自由移民权利和最惠国待遇。”即使在通过《排华法案》之后,《蒲安臣条约》依然在有限的范围内起到了抵抗的作用。驻美的使节们依此条约据理力争。例如,根据陈翰笙的记载,在1880年,容闳在照会美国国务卿时提出,“十年来华人被辱之案,攻击凌辱,甚至焚毁残害,层见不穷,”这一事实是有悖于条约精神的,他同时质疑,“因一省违约,而令全约废弃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在外的使节所做出的努力。即使在国际外交中人微言轻,但他们利用《蒲安臣条约》还是对抵制排华,保护华工做出了贡献。

  不可否认地,清政府从《蒲安臣条约》中得到的最为直接的好处是留学生的派遣,而这一举动后来证明它不仅仅是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知识分子,它也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根据条约的第七条,在容闳、李鸿章等的极力促成下,清政府于1872年派出了第一批共30名幼童赴美留学,一共连续四批。在他们抵达美国之后,他们分别进入小学、中学、尔后大多数进入不同的大学学习各样的诸如政治、经济、工程之类的专业技能。在外的中国学生一般学习都比较刻苦,因而很多人都学有所成。在他们当中产生了不少著名的人物,例如唐绍仪、詹天佑、蔡绍基等。他们中的很多都在中国近代史上刻下了印记。同时,在留学生赴美之前,中国人在西方人心中的印象不佳,而这些留学生则通过自己的表现略为弥补了那种偏见。早先抵达的华人一般从事的都是餐饮、洗衣等服务性行业,并且受教育水平不高。这就使西方人觉得中国人智力低下,民族缺乏活力。而在这几批留学生抵达后,他们表现得成绩优良,刻苦认真,品德高尚,待人真诚。他们的良好表现使得他们不仅被美国家庭争相认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增强了两国普通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两名美国人致清朝衙门的信中就有如下词句:“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于贵国人之偏见,至于逐渐消灭,而美国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欢洽之地位。” 留学生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蒲安臣条约内容

蒲安臣条约,说的是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中国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蒲安臣条约内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蒲安臣条约内容 ①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这一规定为美国在中国扩大招募华工提供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欧洲联盟条约

下一篇:朴茨茅斯条约

精选文章

  • 欧洲联盟条约
    欧洲联盟条约

    《欧洲联盟条约(Treaty of Maastricht)》,是于1991年12月9日至10日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签署的条约,包括《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

  • 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意义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下面

  • 南极条约的意义
    南极条约的意义

    《南极条约》1959年12月1日由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兰西共和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

  • 美日安保条约
    美日安保条约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是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美国陆军第六军司令部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此条约不仅构成规定日本从属美国的法律依据,而且使

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