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条约>

布列斯特条约内容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布列斯特条约(俄语: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全称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俄语: Брест-Лито́в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同盟国(包括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的一份和约。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布列斯特条约内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布列斯特条约内容

  和约由14条正文、5个附件和7项补充条约组成。主要内容有:

  ①缔约双方宣布停战。

  ②俄军全面复员,在签订普遍性和约之前,俄军舰驶回俄港口或立即解除武装。

  ③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

  ④在缔结普遍性和约和俄军全面复员之前,德国将继续占领德军于和约签订前夕在上述地区以东所占领的地方。

  ⑤俄军立即撤出阿尔达罕、卡尔斯和巴统地区(该地区实际由土耳其兼并)。

  ⑥俄国承认乌克兰、芬兰独立,立即从芬兰、乌克兰和奥兰群岛撤军,保证同乌克兰立即签订和约并承认乌克兰同德、奥、保、土之间的和约。

  ⑦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

  ⑧德国承诺不干涉苏俄内政,不从芬兰方面进攻俄国。

  说明:这个苛刻的和约,不仅使苏俄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布列斯特条约简介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常被简称为布列斯特条约或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的一份和约。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越飞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1918年1月24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

  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

  2月18日,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但是,德国在得到通知后任没有停止进攻,并于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苏俄**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列宁只得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

  2月24日,苏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

  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布列斯特条约废除条约

  德国战败后,于11月13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1922年,俄罗斯与德国魏玛政府签署了拉帕洛条约。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

布列斯特条约内容

布列斯特条约(俄语: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全称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俄语: Брест-Литов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同盟国(包括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不扩散核武条约
    不扩散核武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 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59个国家签约加入。该条约的宗

  • 波茨坦条约内容
    波茨坦条约内容

    1945年8月2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苏美英三国的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

  • 北京条约内容
    北京条约内容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中国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

  • 北大西洋条约内容
    北大西洋条约内容

    《北大西洋条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缔结的针对苏联等国的军事联盟条约,亦译《北大西洋公约》。根据北大西洋条约建立的军事集团称为北大西洋

2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