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的意义是什么
作为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百团大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大大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锻炼、考验了八路军的作战力量。除此之外,百团大战还有其他几个反面的意义和收获。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百团大战的意义,希望你喜欢。
百团大战的意义
(一)百四大战在全国战略上起了重要作用,它首先打击和推迟了敌人进攻重庆、昆明、西安的阴谋。
(二)百团大战胜利,高度兴奋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同情分子,团结了中间分子,争取了动摇分子,更加孤立了顽固分子,打击了投降派及一切失败情绪,揭穿了一切“游而不击”的造谣。同时,由于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充分表现了自己力量的壮大,也可能使日寇利用我国内部投降派、顽固派一向害怕进步力量壮大的心理,借此策动投降派进一步进行其投降阴谋,引诱已在动摇中的顽固派更加动摇。结果可能表现于最近的将来,反八路军、反新四军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加强。
(三)百团大战的胜利,还给了敌占区人民以莫大的兴奋,推动了伪军与伪组织的瓦解。
百团大战的收获
(一)百团大战给敌人以严重打击,打破了敌人堡垒万能主义,严重破坏了正太铁路。百团战役中缴获的军用品是空前的。
(二)百团大战对于八路军三年的抗战工作是一个具体的检阅。在华北这样广大的地区中,在敌人堡垒棋布中,于同一个钟头内举行百团以上兵力的总攻,这是一个极大的组织工作。它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军队的一致性,及其指战员的积极性。
(三)百四大战对于八路军战斗力是一个新的提高。
百团大战三大阶段
作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值得每一位国人铭记。回顾这场战役的发展经过,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0年8月20日-9月10日),第二阶段(1940年9月22日-10月5日),第三阶段(1940年10月6日-12月5日)。
百团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从8月20日到9月10日,为时20天,中心任务是破坏日军交通,重点摧毁正太路。前10天,晋察冀军区、129师主要破击正太路。20日夜20时,八路军避开日外围据点直奔正太路主目标,同时向正太路全线突然发起奇袭,日军措手不及,全线被动。八路军提出“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的口号,“让敌人用脚同我们赛跑”,“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飞机大炮”。八路军展开攻坚战,端掉敌一系列据点。每攻克一处,便使用各种可能的办法,如爆破、火烧、搬拆、水淹等,将之彻底破坏。如敌之重要燃料基地井阱煤矿,八路军将在之破坏无余,使其半年内不能恢复生产。日军遭受沉痛打击,竟然向我军施放毒气。这一阶段作战,使日军正太路大部被破坏,交通完全中断。后10天,回过神来的日军立即组织部队增援,进行反扑。八路军则一边相机继续破击正太路,一边主力机动灵活地从内线转移到敌之外线,撤出正太路打击增援日军。在正太路作战的同时,120师在晋西北以破击同蒲路为中心配合作战,在晋西北广泛破击同蒲路及周边主要公路,一度切断了同蒲路北段及几条重要公路日交通线,牵制了大量日军使其难以增援正太路,有力支援了正太路作战。
第二阶段:从9月22日到10月上旬。目的是扩大战果,基本方针是继续破坏敌人交通,摧毁深入根据地的某些据点。不过,日军受第一阶段打击的教训,加强了据点的守备,提高了警惕,并继续进行毒气战。同时,日军大量调动、集结,八路军总部判断日军将对我根据地反扑扫荡,遂主动停止对日军的进攻,部署反“扫荡”作战。
第三阶段:从10月6日到翌年1月24日。日军在一个多月里的广大地区连续遭到八路军的两次大规模攻势打击,损失惨重,受到巨大震撼,深感八路军力量的可怕和对其威胁的严重。为此,调集重兵,从10月6日起,先后对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扫荡”。我军连续作战未及休整,随即便投入反“扫荡”作战,但由于日军兵力集中疯狂报复,还是给根据地造成了极大损失。日军深入我根据地,施行疯狂的“清剿”和烧杀抢,企图消灭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八路军则以适时机动的游击战对付扫荡日军,不断寻机歼灭一部日军,震慑敌胆,使日军不敢以小部队分散行动。日军难以寻找到八路军主力。在某些地区,敌想修建据点和公路,企图久占,被八路军坚决消灭。但是,日军的大肆反扑、“扫荡”,也使抗日根据地遭到重大损失,给根据地军民带来了严重困难。
百团大战的团数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因而,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意义是什么相关文章:
1.百团大战简介
4.百团大战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