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方战争的意义有哪些
大北方战争以俄国获胜,称霸波罗的海告终,瑞典丧失了几乎全部在17世纪得到的海外领地,从此退出欧洲列强的行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北方战争的意义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大北方战争的意义
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取得胜利,圆满地结束了它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而进行的长期斗争,这些胜利与彼得一世实行重大的内部改革一起使俄国成为一个强由于彼得一世实行军事改革的结果而建立的俄国正规陆军和海军在战争过程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战斗素质。俄军战略的特点是达到目的的决心坚定、斗争样式灵活。彼得一世力求在野战中歼灭敌有生力量,而不是攻占要塞。他反对在敌交通线上实施徒劳无功的机动,反对采用警戒线作战体系。俄军准确地选择主要突击方向,采取改进武装斗争机动方式的方针来发展战略。正规军的行动与居民的游击活动相结合。广泛使用游动队和实施独立支队袭击,以及经常派遣骑兵骚扰敌后和歼灭孤立之敌。成功地组织了陆海军同时在数个方向上的联合行动,不断探索在同海上劲敌作战中海军的使用方法并加以采用。在北方战争中,线式战术达到了发展的高峰。同时,出现了淘汰这一战术的趋势——开始在战斗队形的两翼集中兵力。更有效地利用多面堡和筑垒兵营内的各种火器。预备队的作用大大提高,掷弹兵作为步兵的一个新的兵种被划分出来,骑兵得到了统一(统一成龙骑兵)。炮兵第一次出现团的编制,工程兵也首次有了固定的分队编制。在步兵和骑兵中出现了兵团(旅、师、军)的编制。装备有60—80门火炮的战列舰成为舰队的基本战斗单位,而总队(33艘大桡战船)成为桡桨战船队的最高兵团。陆海军的中央指挥机关在编制上固定下来了。军事委员会在制订战争计划和指挥战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提高。
大北方战争的发生背景
在1560至1658年间,瑞典形成了一个以芬兰湾为中心的波罗的海帝国,包括卡列利阿,因格里亚,爱沙尼亚和立窝尼亚。在三十年战争中,瑞典在德意志也得到了大片领地,包括西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不莱梅公国和费尔登。同时瑞典还征服了丹麦和挪威在松德海峡以北的领地。这些胜利可能要归因于训练有素的军队,尽管其规模相对较小,但是比大多数欧陆军队专业化程度高得多。尤其是其专业军事训练使得其可以维持高比例的小型火枪队。但是由于战争费用不能由占领区提供,瑞典最终证明不能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维持其军队。
大动乱期间外国对俄国的干涉使瑞典在《斯托尔博沃条约》(1617)大有斩获。该条约剥夺了俄国通往波罗的海的直接出海口,意味着俄国从此不再有挑战瑞典地区霸权的实力。俄国的命运在17世纪后半叶得到了逆转,尤其是在彼得大帝即位后,他一直寻求夺回之前的损失并重建在波罗的海的地位。17世纪90年代末,探险家约翰·帕特库尔通过《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条约》成功将俄国,丹麦和萨克森结成联盟,三国于是于1700年发动了俄国北部战役。
大北方战争的军事力量对比
瑞典
14岁的查理十二世于1697年继承了瑞典王位。从先王手中,他成为了瑞典帝国的专制君主。查理十二世试图使帝国远离战争,专注于诸如裁减军队和国家改革,加强了君主的地位和帝国的军事力量。查理十二自视为中世纪的骑士,以其强烈的公正感和对巴洛克式生活,包括饮酒,奢侈品和使用法语的厌恶闻名。他致力于废黜他认为由于背弃信义而不值得成为国王的对手,多次拒绝议和的机会。这种态度有人尊敬,也有人认为疯狂,而且直到现在,1718年杀死他的那颗子弹是从什么方向射来的仍不清楚。战争期间,除查理十二外最重要的瑞典指挥官就是他的密友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斯克雷德,还有马格努斯·斯坦博克和亚当·路德维希·列文霍普。
查理十二的表兄,荷尔斯坦因-戈托普公爵弗雷德里克四世于1698年迎娶了瑞典国王查理十一的女儿海德薇格·索菲亚。他的儿子,自1702年成为继承人的查理·弗里德里克在查理十二死后对瑞典王位提出要求,但是被迫屈服于乌尔里克·埃莱奥诺拉的要求。他娶了彼得大帝的女儿,安娜·彼得罗芙娜。
伊万·马泽帕原是站在彼得大帝一方的哥萨克首领,但是于1708年投靠查理十二。他于1710年死于流亡奥斯曼帝国期间。
反瑞联盟
彼得大帝于1696年继承费多尔二世成为沙皇,在对西欧的考察归来后继续推进先王已经开展的改革,将俄国转变为一个拥有之前三倍领土的近代化帝国,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黑海和里海的通道。俄国方面最重要的指挥官除彼得外还有亚历山大·丹尼洛维奇·缅希科夫和鲍里斯·施兰梅特夫。
查理十二的一个表兄,萨克森选帝侯强人奥古斯特在1696年扬·苏比斯基去世后得到了波兰王冠。他的生活是巴洛克式的,将首都德累斯顿建设为世界闻名的巴洛克城市,而且他有上百个孩子。但是他将波兰立陶宛王国改组为绝对君主国的努力失败了。他1698年9月在计划进攻瑞典时与彼得大帝在帕拉瓦的会面以浮华堕落闻名。他的绰号来自于他体魄强健。
查理十二的另一个表兄,丹麦-挪威王国国王弗里德里克四世于1699年继承克里斯蒂安五世,继续推行其反瑞政策。在1700年的挫折后,他专注于将国家改组为绝对君主国,正如瑞典的查理十一已经完成的那样。他没能实现收复在17世纪割让给瑞典的丹麦东部省份,也没能在1715-1720年间保住瑞属波美拉尼亚北部和丹麦。但是他结束了瑞典对丹麦南方的威胁和瑞典海峡通行税的豁免权。
弗里德里克·威廉一世作为勃兰登堡选帝侯和普鲁士国王参加了战争——他于1701年取得了王位。他致力于勃兰登堡的一贯目标:夺取奥德河口以为勃兰登堡核心区域获得波罗的海入海口。布伦瑞克-吕内堡选帝侯,1714年后的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王国国王,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也抓住这个机会使他内陆的德意志领地与北海相连。
军队规模
1700年,查理十二以常年训练为基础维持着一支77000人的常备军,但是1707年之前,尽管有损失,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至少12万。
俄国有能力动员一支庞大的军队,但是无法同时将其投入行动。俄国的动员体系效率也很低下,而且这个急剧扩张的国家必须四处设防——卫戍部队需要维持,而战争也开支巨大。覆盖俄国全境的总动员是不现实的。彼得大帝尽力队的士气提升到瑞典军队的水平。
丹麦在入侵荷尔斯坦因-戈托普时动用了2万人,在其他战区还有其他部队。波兰和萨克森共动员了至少10万人。
大北方战争的意义有哪些相关文章:
2.大北方战争的结果
4.西方近现代战争
大北方战争的意义有哪些
上一篇:俄土战争有哪些影响
下一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