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海战中牺牲的主要将领介绍
黄海海战,战况空前激烈,至今仍引人唏嘘。在这次战斗中,众多将士为国捐躯,令人扼腕。接下来我们看看此战中阵亡的主要将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黄海海战中牺牲的主要将领介绍,希望你喜欢。
黄海海战中牺牲的主要将领
邓世昌(1849-1894)字正卿,广东番禺人。马尾船政学堂一期生。曾任“琛航”号运船大副、“海东云”号炮舰管带、“镇南”号炮舰管带。1880年调入北洋,1888年起任“致远”舰管带。他性格孤傲而内向,终日吃住在舰上。他为人刚正不阿、严于治军、赏罚分明、治事精勤、兢兢业业。他虽然未留洋,但他“西学甚深”,且刻苦学习,通晓海军业务技术。黄海海战中,他管驾“致远”舰,忠勇无畏,视死如归,在弹药用尽后不惜用舰体撞击日“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
林永升(1853-1894),字钟卿,福建侯官人,马尾船政学堂一期生。1877年赴英学习,次年上“马那多”号装甲战列舰实习,成绩优秀。1881年调入北洋,曾任“镇中”号炮舰管带。1888年起任“经远”舰管带。他为人淳厚善良而又随和,是北洋水师众管带中有名的老实人和好心人。他对士兵关怀备至,俨然为父兄。黄海海战中,他指挥“经远”舰奋力抗敌,英勇顽强,不幸中弹牺牲。
黄建勋(1852-1894),字菊人,福建永胜人,马尾船政学堂一期生,曾留学法国、英国。在留英期间曾赴美国上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伯里洛”号巡洋舰实习,后上“伯乐罗芬”号装甲战列舰任见习二副,受到高度评价,获“学习优美”证书。1881年调入北洋,“镇西”舰管带,1887年起任“超勇”舰管带。他为人慷慨侠义,性格沉着冷静,在海军中勤勤恳恳,尽职尽责。黄海海战中他管驾“超勇”舰遭遇强敌毫不退缩,拼力血战,不幸为国捐躯。
林履中(1852-1894),字少谷,福建侯官人,马尾船政学堂三期生。曾留学英国。1881年调入北洋,曾任“威远”舰教练大副和“定远”舰副管驾。1887年起任“扬威”舰管带。他做事一丝不苟,平时深沉少语,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生活上“勤慎俭真诚”,与水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黄海海战中他率“扬威”舰英勇奋战,壮烈殉国。
黄海海战的经过过程
1894年9月15日,北洋水师主力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护送陆军4,000人搭乘的5艘运兵船。9月16日,北洋水师抵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部分舰艇担任警戒,其余10艘主力舰在口外12海里的大鹿岛东南下锚。9月17日8时,运兵船卸载完毕。10时23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发现因使用劣质煤而冒出大量黑煤烟的北洋水师。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11时30分,北洋水师镇远舰桅楼上的哨兵发现日本舰队。12时05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先,以吉野号为首,本队在后,呈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
12时20分,北洋水师在行进中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旗舰定远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但北洋舰队初衷是排成紧凑的夹缝雁行阵,而实际则排成松散横阵,类似“人”字形。原因有三种猜测,一种是北洋海军各舰传令兵传递命令发生错误;一种是部分北洋海军将领怯战而缩于阵后;而最接近事实的猜测是,计划位于阵型两翼的战舰(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基本为航速缓慢的老舰,却需要航行最远距离达到两侧。在没来记得完成阵型部署的情况下,战斗已经打响。鸭绿江口外海,大鹿岛海域,集中了两国几乎全部主力舰艇。
12时50分,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开炮。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距北洋水师5000米处即向左转弯,航向北洋水师右翼。联合舰队航向北洋水师右翼,冒险将舰队暴露于北洋水师阵前。12时53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一说因战船老朽发炮时震塌飞桥),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从此时起,北洋水师各舰除能随定远进退之外,已经失去了指挥。
13时20分,北洋水师超勇、扬威起火。联合舰队本队航速较慢的比睿、扶桑、赤城成为北洋水师的打击目标。比睿、赤城受重伤。第一游击队左转,回救两舰。本队右转,形成夹击阵势。14时20分,日舰西京丸中弹起火退出战场。北洋水师超勇沉没,扬威重伤驶离战场搁浅。14时30分,北洋水师平远号命中日舰松岛,也被其所伤并引起火灾,暂时退避。15时04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中弹起火。15时20分,第一游击队集中打击北洋水师突前的致远号。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沉没。济远、广甲在致远沉没后,径直驶回旅顺(广甲在途中触礁搁浅,两天后被日舰击毁)。北洋水师已无法保持战斗队形。
15时30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被击中,并引起堆积在甲板上的弹药爆炸。16时10分,北洋水师靖远、来远受伤,退向大鹿岛。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发出了“各舰随意运动”信号。17时左右,北洋水师靖远、来远经抢修恢复战斗力。靖远代替旗舰升起队旗,收拢各舰。17时30分,北洋水师经远(管带林永升)沉没。日本舰队惧怕定远、镇远诸舰会合鱼雷艇进行袭击,不敢再战。开足马力“向西南一带飞驶遁去”,瞬息已远。北洋舰队也收队驶回旅顺。至此,历时五小时的激烈海战,宣告结束。
黄海海战的影响
黄海海战是中国和日本在近代发生的第一次直接的大规模正面作战,在此战之前,中国由于海军实力在日本联合舰队之上,所以日本对海战还是心有余悸的,并制定上中下三种对策。上策:如战胜,趁势扩大战争;中策:如战平,保住朝鲜既得利益,陆军待命准备退守本土;下策:如战败,放弃一切既得利益,陆军全力防御本土。黄海海战日本方战胜,直接重创了北洋水师,并导致一系列连锁效应:北洋水师转为守势并最终全军覆灭;北洋军全军覆灭导致洋务派在中央再无发言权,朝廷大权再落满族贵族手中;中国的发展方向由先前的“洋务兴国”这样的君主政体下的官僚资本主义政体转为保守的半殖民半封建政体。直接导致中兴日本,衰弱华族的《马关条约》的签订。
黄海海战的背景
1894年清朝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舰队。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大,其他各支水师除广东水师的三艘小型巡洋舰滞留北洋参加了海战以外,因实力贫弱,在战争期间无所作为,坐视北洋水师的覆亡。
日本海军各支舰队于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统一整编为联合舰队,由伊东佑亨海军担任联合舰队司令。联合舰队的编队分为以下小队:本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一游击队和第二游击队。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朝鲜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水师的济远和广乙两艘巡洋舰,随后击沉了英籍高升号运输船,俘获操江号炮舰即丰岛海战,甲午战争随即全面爆发。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面临著相同的任务:护送援军、争夺黄海制海权。
北洋水师主要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线巡弋,1894年8月10日,日本联合舰队迫近威海,清光绪皇帝责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北洋大臣李鸿章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黄海巡航以平息皇帝的愤怒和缓解舆论的压力。1894年9月12日,北洋水师主力舰12艘由威海出发,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护送陆军登陆。
与北洋水师在战略上“保船制敌为要”不同,日本海军在战争之前就制定了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明确计划。当日本联合舰队护送援军登陆仁川的行动完成后,1894年9月13日,联合舰队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开赴鸭绿江口,搜寻向北洋水师主力决战。
黄海海战中牺牲的主要将领介绍相关文章:
黄海海战中牺牲的主要将领介绍
上一篇:黄海海战中的北洋水师战舰有哪些
下一篇:袁世凯为什么要镇压义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