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百科 > 历史常识 > 战史 > 近现代历史战争 >

朝鲜战争最后一场战役

时间: 蓝俊0 分享

  金城战役,1953年7月13日爆发,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在第24军配合下,于7月13~27日,对金城以南地区南朝鲜(韩国)军4个师防守的坚固阵地实施的进攻作战。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朝鲜战争最后一场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金城战役简介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阵地攻坚战,也是最后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促使朝鲜停战早日实现,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于1953年5月,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了夏季进攻战役。在5月13日~6月23日实施第一次和第二次进攻中,共歼灭“联合国军”4.5万余人,使北汉江以西,金城以南地区的伪军防御阵地更加突出,处于不利态势。在中朝人民军队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停战谈判中僵持已久的遣返战俘问题,终于达成协议,并于6月15日重新修正了停战后的双方军事分界线。正当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订之际,南朝鲜李承晚统治集团在美国纵容下,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迫扣留了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约2.7万余人,企图破坏朝鲜停战。

  为了打击李承晚统治集团,促进朝鲜停战的早日实现,取得停战后的有利态势,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又组织了夏季进攻战役中的第三次进攻。在金城以南地区,对伪军的坚固防御阵地进行了主要突击,即金城战役。经过激战,突破南朝鲜军约4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向南扩展160余平方千米,拉直了战线,并先后击退“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总共约8个师兵力的大小反击1000余次。至7月27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歼敌5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金城战役部署

  1953年6月中旬,朝鲜停战谈判各项议程已达成协议即将签订停战协定,南朝鲜李承晚集团竟以"就地释放"为名,扣留朝中被俘人员2.7万余名,破坏停战的实现。为实现稳定可靠的停战,志愿军决定再次给南朝鲜军以沉重打击,主要向金城以南地区实施进攻。该地区西起金化,东至北汉江,由南朝鲜军首都师和第6、第8、第3师防守。其基本阵地构筑了坑道工事和大量明暗火力点、地堡群,并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形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体系。

  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王平指挥5个军,担任金城以南地区的进攻任务。该兵团组成3个作战集团:第68军(欠第202师)、第54军第130师为西集团;第67军、第54军第135师、第68军第202师(欠第605团)为中集团;第60军(附第605团)、第21军(欠第62师、另配属第33师)为东集团;第54军第134师担任兵团预备队。根据志愿军领导人关于放手作战,情况有利时向敌纵深作有限度扩张的指示精神,第20兵团决心在牙沈里至北汉江间22公里地段上,采取正面进攻、两翼钳击、多路突破的战法,首先攻占梨实洞、北亭岭、梨船洞一线及金城川以北地区,歼灭当面南朝鲜军4个师的8个团另1个营,拉直金城以南战线,尔后视情况向三天峰、赤根山、黑云吐岭、白岩山一线发展进攻,并准备在打反扑中大量歼灭南朝鲜军有生力量。东集团第21军在北汉江以东就地牵制当面的南朝鲜军使其不能西调。第9兵团第24军向注字洞南山、新木洞方向进攻,阻击金化方向美军和南朝鲜军东援。

  志愿军参战各部队经过前一阶段反击作战,军事素质明显提高,士气更加旺盛,已取得对营、团坚固阵地进攻的经验,并察明金城以南地区南朝鲜军防御纵深工事的情况。为有效地摧毁敌坚固工事,确保步兵顺利突破和纵深战斗,从6月下旬开始,志愿军在金城正面集中各种火炮1100余门、坦克20辆;动用2000辆汽车昼夜抢运物资1.5万吨,并向参战部队配发渡河器材。第20兵团组织6个工兵营和11个步兵团参加抢修公路、桥梁。参战部队在作战双方中间地带秘密构筑大量屯兵洞,选择潜伏区,演练对坑道工事连续爆破和攻击的战术、技术动作,按时完成了作战准备。

  金城战役结果

  截至7月27日,志愿军20兵团基本全歼南朝鲜首都师,给予其他3个师以毁灭性的打击,共歼敌52783人,其中俘敌2836人,击落敌机85架,缴获飞机一架,坦克34辆,汽车231台,各种火炮245门和大量弹药等战利品。

  志愿军通过抗美援朝中的这最后一战,向前推进了192.6公里,给南朝鲜军以致命的一击。此役历时15天,志愿军第20兵团迅速突破南朝鲜军4个师防守的宽达25公里的坚固阵地,向南扩展阵地140多平方公里,将战线拉直,毙伤俘敌5.2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作战中,第20兵团伤亡2.3万余人。

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