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十大战役
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序幕。其中的十大战役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朝鲜十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朝鲜战役一、抗美援朝第一枪——10.25温井战役:
1950年10月19日,****、毛泽东**应朝鲜党和政府的紧急要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毅然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同日,后被誉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大虎将”、“十位王牌军长”之一的温玉成,率40军,辖第118师、第119师、第120师,从安东出发,首批跨过鸭绿江。
10月24日,温玉成接到志愿军司令部电令,要其立即派出一个师赶赴大榆洞附近(北镇以东、云山以北)。并要求,第40军是先头部队,要打头阵,出国第一仗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风,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
此时,“联合国军”伪6师主力已经占领温井,并要经过丰下洞、两水洞、北镇去鸭绿江边的碧潼。温玉成决定就在温井跟北镇之间的河川谷地打敌人一个伏击。
25日早上11时许,伪6师2团(辖一个坦克连、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营)出了温井,出现在埋伏的118师354团和独1师1团及突击营眼前。由于刚挖战壕的新土引起了敌步兵营和炮营的怀疑,敌人突然开枪了,3团也立刻回应,战斗打响了。354团和独立1师1团听到枪声,也立刻向敌坦克连展开了攻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而惨烈。
3连3班班长石宝山在迎击敌人第8次冲击时,因弹药耗尽,便抱着仅剩的两根爆破筒,高呼“同志们守住阵地,为祖国争光”扑进敌群;排长刘汉升等18名战士呐喊着跃出工事,用刺刀和石块将敌人赶出阵地,血染沙场;5连因为牺牲过大,光是代理连长就换了4人,仍坚守阵地。
战斗至15时30分结束。此役,共歼灭敌军1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中队,毙伤俘485人(含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3支、火炮12门、汽车38辆。
彭德怀对此高度评价说:“40军首战,打响了志愿军入朝参战第一枪。”消息传到怀仁堂,毛**当即表态:10月25日,应当成为志愿军出国纪念日。
朝鲜战役二、云山战斗: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
1950年10月25日至30日,骄狂的麦克阿瑟指挥美军越过清川江向中朝边境方向疯狂冒进。10月31日,美骑兵第1师进抵朝鲜北部的交通枢纽——云山地区。然而,美军做梦都没有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进我退中,已神兵天降般布防于云山周围的深山密林中,形成了对云山的严密包围。
11月1日17时,志愿军39军(军长吴信泉,1955年授中衔)从三个方向向云山外围高地发起攻击。116师首先以两个团在炮火支援下,从西北方向攻击,逼近云山。攻入敌阵后,发现交战的均是美国军队——美骑兵第1师。该师创建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号称开国元勋师,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是美军的王牌师,火力和机动能力很强。为保持部队荣誉,仍保留着当年骑兵师的番号。
得知与美王牌师作战后,志愿军斗志更加昂扬,攻击更加猛烈,预备队也投入了战斗,3个团协同突击,预备队团尖刀4连最先突入云山街里。这时,美军1辆重型坦克正掩护满载士兵的10余辆汽车撤逃。副班长赵子林在战友的掩护下,用爆破筒炸毁了这辆横冲直撞的坦克。
11月2日3时,116师攻占云山后,继续向东南上九洞方向进攻,与围歼南朝鲜第1师12团一部后的117师会合。从云山西南方向进攻并担负断敌后路任务的115师主力,于2日拂晓在云山以南截住并包围从云山撤退的美骑兵第8团直属队和第3营共700余人。2、3两日,被围之敌在飞机、坦克的支援下突围数次,均被115师击退。从博川方向北援的美骑兵第1师第5团,在云山西南也遭到志愿军115师1个团的顽强阻击。3日夜,被围之敌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向志愿军投降。至此,云山战斗全部结束。
此战,歼灭美骑兵第1师第8团和南朝鲜军15团大部,毙伤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极大地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
朝鲜战役三、三所里战斗:三十八军万岁
1950年11月底,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
美军为打通退路,动用飞机坦克疯狂空围,但39军死守阵地,一步不退。激战中,美军向南突围的与向北增援的部队,只相隔1公里。113师在中间死死卡住美军,使其始终没能接触。此时,38军主力一部335团已抵至龙源里以北松骨峰投入战斗,团长是范天恩,最后,该团一营三连最后仅5人生还,但松骨峰阵地依然在中国手中。
松骨峰战斗最后结束时,作家魏巍和112师师长杨大易一起走上了三连的阵地。阵地上,在几百具美军士兵的尸体和一片打乱摔碎的枪支中间,他们看见了牺牲的中国士兵仍保持着的死前的姿态:他们手中的手榴弹上粘满了美国兵的脑浆,嘴上还叼着美国兵的半个耳朵;那个名叫邢玉堂的战士的尸体还冒着余烟,手指却**他身下那个美国兵的皮肉之中。魏巍将松骨峰战斗写成了那篇著名的通讯,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
12月1日,美军被迫放弃100余辆坦克、1000余辆汽车,改向西往安州方向退去,后经安州、肃川退向平壤。此战,38军共毙伤俘“联合国军”8000余人,38军113师圆满达成切断美军退路和阻其援兵的目的。为此,彭德怀特电嘉奖38军,并喊出“三十八军万岁”的口号。
中国战争史上以前没有、现在依然没有哪支部队能被称为“万岁”。这个嘉奖电报起草好之后,连几个副司令员都对这个称呼提出了异议:汉语中赞扬的词汇很多,能不能换一个,但是彭德怀坚持“万岁”。据说,在第一次战役后受到彭德怀痛骂的第38军军长梁兴初,在前线接到彭德怀的这封电报的时候,流了泪。
朝鲜战役四、上甘岭战役:迫使美军最后认输
上甘岭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的前沿阵地,西临平康平原,东扼金化经金城到东海岸的唯一公路,因此,成为两军的必争之地。
1952年10月14日,美第7师和南朝鲜第2师以7个营的兵力,在300门大炮、30 多辆坦克、4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向志愿军15军45师两个营防守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仅这一天,美军就发射炮弹3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余枚,创下了朝鲜战争中单位面积火力密度的最高记录。从14日至20日,双方不断增加兵力,志愿军表面阵地昼失夜返,反复争夺。
从10月21日至29日,双方展开激烈的坑道争夺战。联合国军用尽了各种毒辣手段,企图把志愿军封死在坑道里:用飞机、大炮对主要坑道进行狂轰滥炸;在坑道口上面挖掘深沟,用炸药爆破;向坑道口内投掷炸弹、炸药包、爆破筒、手榴弹、汽油弹、硫磺弹、毒气弹,或用火焰**器喷;用石土、麻袋、成捆铁丝、铁丝网封堵坑道口;在坑道外建碉堡、设障碍,断绝坑道内外交通等等,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志愿军坚守坑道作战极其艰苦:有的坑道被炸塌,坑道空间缩小,人员行动极为困难;坑道内空气极度污浊,硝烟、毒气、血腥、粪便和汗臭充满坑道,常引起人员窒息;粮弹缺乏,特别是饮水困难,有时要以饮尿止渴,甚至连尿都没有……即使如此,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部队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在炮兵的支援下频频出击,歼敌2000余人。
10月30日,坑道内外部队相互配合,志愿军开始实施决定性反击,激战至11 月25日,表面阵地全部恢复并得到巩固。至此,联合国军的摊牌作战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在上甘岭这块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了3个多师6 万余人、300余门火炮、近200辆坦克,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山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其兵力火力之密集,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罕见的。然而,志愿军的阵地屹然未动。这次战役,共毙伤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4架。参与策划这次进攻的美国军事专家哀叹:即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上甘岭的志愿军部队全部消灭。
朝鲜战役五、高阳追击战:打开汉城通道
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国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也是联合国军中除美国外出兵最多的国家。志愿军在突破三八线攻占汉城的途中,与英皇家奥斯特来复枪营的漂亮一战,可谓给了英军当头一棒,狠狠教训了美国这一帮凶。
1950年12月31日黄昏,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第三次战役,在西起临津江口,东至麟蹄的200多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向联合国军的三八线既设防御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并很快突破其防线向纵深发展。
此时,已连续遭受志愿军两次战役打击的联合国军已成惊弓之鸟,对志愿军和人民军的攻势稍作抵抗,就仓惶逃跑,像决了堤的洪水一般……联合国军被迫于1951年1月2日开始实施全线撤退,只留一部兵力在汉城以北进行掩护,继续阻止志愿军进攻。志愿军乘胜追击,直逼汉城。
3日拂晓,右纵队50军(军长曾泽生)149 师在高阳以北碧蹄里地区击退美第25师1个营的抵抗。上午,该师446团乘势南进,途中与英29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营掩护分队交火,双方在高阳展开激战。
19时,149师突破敌炮火封锁,以1个营对集结于高阳以南佛弥地、三下里地区待逃之敌实施拦腰截击,将敌打乱。同时,以1个营迅速穿插渗透,断敌退路。经3小时激战,全歼英29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第1营和1个坦克中队。
战斗中,446 团5连副排长李光禄只身闯入英军坦克群,用爆破筒炸毁敌坦克3辆。446团4连战士顾洪臣炸毁敌坦克2辆后,爆破筒用完,便勇敢地爬上第3辆坦克,掀开炮塔舱盖,高举手榴弹,迫敌投降。此次战斗,共歼英军700余人,缴获和击毁坦克31辆、装甲车和汽车24辆。1月4日下午,志愿军攻占汉城。
朝鲜战役六、横城反击战:天兵天将敌胆寒
朝鲜战场联合国军第二任司令官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到一次作战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军队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士兵怀有非常畏惧的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
他所说的这次战斗,就是志愿军第四次战役中著名的横城作战。
联合国军经我第三次战役打击撤退至北纬37度线后,李奇微断定志愿军一线兵力不足,补给困难,于是重整旗鼓,从1951年1月 25日开始,集中其所有地面部队23万人,在空军支援配合下,全线发起了反攻。鉴于美军的猖狂进攻,刚刚进入休整的志愿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发起第四次战役,采取西顶东反的方针,转入防御作战。
东线志愿军39军、40军、42军和66军,在人民军配合下远距离开进,经过几个夜间的连续急行军,于2月11日拂晓前,先后在横城西北和以北地区占领了有利阵地。
第40军负责正面攻击的目标是南朝鲜军第八师,军长温玉成和政委袁升平确定的主要突击力量是年轻师长邓岳指挥的118师。温玉成不但把军主要炮兵力量配给了这个师,还将作为预备队的119师中的主力团355团加强给了邓岳。而120师的任务是打开南朝鲜第八师坚守的圣智峰和800高地,保证118师攻击路线上侧翼的安全。
这个部署没出各师指挥员的意外,因为以往的仗就是这么打的。第40军的士兵中流传着这么一个顺口溜:118打,119看,120围着团团转。邓岳的118师再次证明了中国军队大胆迂回分割包围的战术的有效。
11日17时,志愿军向横城南朝鲜军实施突然打击,如神兵天降,迅速将其第8师包围割裂。经28小时激战,至13日晨,全歼该师3个团及美第2师1个营等,共1.2万余人。此战迫使联合国军在东线后撤26公里,打击了其反扑的锋芒。
朝鲜战役七、雪马里围歼战:全歼皇家陆军双徽营
在英军,曾有一支已有150年历史引以自豪的雄师劲旅,在英国远征埃及的殖民战争中,它曾因突出重围、反败为胜,被英皇特授皇家陆军字样帽徽,从此该营官兵都佩带有两枚帽徽,它就是被称为皇家陆军双徽营的英29旅格罗斯特营。
1951年4月22日黄昏,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63军(军长傅崇碧)第一梯队师于4月23日凌晨,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强渡临津江,迅速攻占英29旅一线防御阵地。187师561团勇猛穿插,越过15公里崎岖的山路,粉碎敌人数次拦阻,夺占临津江南岸敌纵深一个制高点绀岳山,将英29旅和美3师的联系切断。接着,向绀岳山西南的沙器幕方向渗透,切断绀岳山西北雪马里地区守敌的退路。
在沙器幕以西截歼逃敌时,战士刘光子机智勇敢,一人即俘虏惊魂未定的63个英国兵,荣立一等功,获二级孤胆英雄称号。24日4时,187师在雪马里将格罗斯特营和配属的皇家炮兵连、迫击炮连和部分坦克分队共1000余人团团包围。
24日拂晓,雪马里围歼战打响。560团主力前后夹攻,攻占雪马里以北的高地。被围英军遗弃重装备,在纵深炮火的支援下,在晨雾中向南突围,遇到560团1 营的截击,英军被迫缩回雪马里及235高地,志愿军进一步缩小包围圈。
此时已接替麦克阿瑟升任联合国军司令官的李奇微,闻讯急忙飞到朝鲜前线,组织救援。英29旅派出菲律宾加强营,美第3师派出2个营并加强1个坦克营和1个炮兵营,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分别由东向西救援;南朝鲜第1师12团在美军 1个重坦克连引导下,由西向东救援,均被志愿军顽强阻挡。
25日8时,担负主攻任务的560团发起最后攻击,全歼被围之敌。英军该营被歼在英国军政当局引起了巨大震动,进一步加深了美英之间的矛盾。
朝鲜战役八、长津湖之战:重创美军王牌师
著名的长津湖之战,使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太平洋战场的历次登陆战中担负开路和主攻任务、战斗力在美军首屈一指的陆战第1师,经历了该师历史上最惨痛的失败,伤亡惨重,从此风光不再。
1950年11月27日晚,东线志愿军第20军、27军向美军发起突然反击,仅一夜,即将美陆战第1师和美第7师1个多团共约3万人,分割包围于长津湖东、西、南三个孤立的点上。30日晚,第9兵团(包括第20军、第26军、第27军)27军5个团,对被围于新兴里的美第7师31团及 32团1个营发起猛烈攻击。战至12月2日,将该部3191人全歼,击毙该团指挥官麦克里安和继任指挥官费斯,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创造了志愿军一次战斗全歼美军1个多团的成功范例。
新兴里之敌被歼后,美第10军全线动摇。在大批飞机和火炮的支援下,以坦克开路,拼命突围南撤。之后,志愿军对突围之敌展开了层层阻截和追击,不断杀伤敌人。
长津湖地区山高林密雪深,气温最低达零下30多度,志愿军官兵们衣着单薄,加上后勤补给困难,有的部队一两天只能吃上一顿结冰的高粱米,官兵冻伤减员严重。严寒的天气极大地制约了作战行动,部队配备的迫击炮70%无法使用,许多步枪、机枪枪栓被冻得无法击发,通信联络也极不通畅,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第9兵团同美军浴血奋战10余个昼夜,歼敌13916人,给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以歼灭性打击,根本扭转了东线战局。
朝鲜战役九、马良山之战:一战定乾坤
第五次战役后,中朝军队与联合国军及韩军沿三八线附近的战线形成阵地对峙。1951年7月10日朝鲜战争作战双方开始了停战谈判,但美国方面为了获得更多的地盘,从1951年8月中旬开始,向中朝军队发起夏、秋季攻势。
马良山位于临津江西岸,山势十分陡峻险要,是保障开城侧后安全的一个要点。1951年10月“联合国军”开始向志愿军第64军191师防守的马良山地区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经过5天的激烈较量,马良山主峰317高地失守,志愿军第191师主动撤至黄鸡山、基谷里、白石洞一线,继续进行防御。英联邦第1师以伤亡2600余人的代价前进了3公里,但在其占领了马良山后,却因损失惨重而无力进攻,随即转入防御。
为打击“联合国军”的嚣张气焰,志愿军首长决定在稳定防御的基础上,组织反击作战,攻歼该地区之英军,恢复马良山阵地。
11月4日,第191师集中了3个营的兵力,在60门火炮、10辆坦克支援下,出敌不意地在白天实施反击。15时开始,在65分钟内摧毁了英军大部工事和设施。之后炮火延伸,步兵发起冲击,经3小时激战,在19时夺回马良山阵地,全歼英军1个营。
马良山之战共毙伤俘英、美军4400余人,击落飞机14架,击毁坦克6辆,对前方停战谈判以最有力支援。
朝鲜战役十、金城战役:抗美援朝最后一战
1953年6月8日,朝鲜停战谈判历时近两年,终于达成了所有议程的协议。6月 15日,停战协定签字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然而,南朝鲜李承晚当局却激烈地反对停战,叫嚷北进,要武力统一朝鲜,并于6月17日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迫扣留2.7万余名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编入南朝鲜军队。为了惩罚李承晚当局,毛泽东、彭德怀决定推迟停战签字,发起金城战役。
志愿军在接着的20多天的时间里,为保证这次战役的胜利,配备了大量的兵力(60军、67军、68军、54军、21军)、火炮(1094门、坦克20辆)和弹药(炮弹70余万发、物资1.5万吨),形成了对敌3:1的兵力优势,1.7:1的火炮优势。
7月13日黄昏,志愿军撼天动地的大炮轰鸣声拉开了战役帷幕。1100多门炮列阵齐射,在28分钟的时间里,将1900多吨炮弹倾泻到金城以南南朝鲜4个师正面宽 25公里的阵地上,摧毁了敌人阵地上的主要工事。随之,志愿军数十路突击分队分头冲向敌阵,在一个小时内全部突破敌防御前沿阵地。
战至16日,志愿军完成了全部进攻任务,向敌纵深推进,最远达 18公里,占领了战略要地金城地区的全部,兵锋直指汉城。
志愿军的攻势震惊了联合国军。联合国军第三任司令官克拉克亲自飞临前线督战,并调集了8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全力反攻,企图夺回失地。志愿军遂转入防御,与敌展开了反复的阵地争夺战,共击退敌军反扑1000 余次。截至到停战协定签字为止,志愿军共歼敌5.3万人,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我军历史上唯一一次向坚固阵地之敌发起的进攻战役。此战志愿军消耗弹药1.9万吨,相当于志愿军前五次战役消耗弹药总和的2.2倍。正是由于金城战役,不到十天之后的7月27日,所谓的“联合国军”终于低下了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朝鲜十大战役
上一篇:朝鲜上甘岭战役相关资料
下一篇: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