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经典济南战役
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了解过百战经典中的济南战役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百战经典济南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济南战役简介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山东省济南市进行的大规模攻坚战。
1948年秋,国民党军被迫改“分区防御”为“重点防御”后,蒋介石令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所部固守济南,在徐州及其附近地区集中17万人的3个机动兵团伺机北援。济南作为津浦、胶济铁路交会点,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第二“绥靖区”以济南内城为核心防御阵地,以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以济南外围县镇及制高点构成外围阵地,各阵地内均构筑众多的永备和半永备型工事,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集中兵力约11万人。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攻取济南,同时准备打击徐州北援之国民党军。华东野战军遂集中兵力,组成攻城、打援两个兵团,由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统一指挥。攻城兵团由约14万人组成,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统一指挥。打援兵团由约18万人组成,由野战军司令部直接指挥。攻城兵团于9月16日晚发起攻击后, 迅速突破济南外围防线。经8 昼夜激战,至9月24日全歼国民党内城守军(内1个军起义 ),俘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副司令官牟中珩和国民党山东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 济南战役,共歼国民党军10.4 万余人(内起义2万人),俘国民党军高级将领23人,缴获各种炮800多门,坦克、装甲车20辆,汽车238辆。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坚守大城市的信心,锻炼和提高了人民解放军攻坚作战能力。 济南战役,华东野战军经8昼夜激战,以伤亡2.6万余人的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0.4万余人(内起义2万人),俘虏其高级将领23名,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中共中央在贺电中指出,济南的攻克,“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就连为蒋介石撑腰的美国人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说:“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东野战军会同中原野战军南下陇海铁路以南举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周恩来后来说:“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济南战役基本情况
1948 年8 月,敌徐州“剿总”和华中“剿总”依据南京军事会议决定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强了各战略要点的防御工事和兵力,将原来的整编军改为兵团,连同原有的兵团共辖7 个兵团,并进一步加强了几个主力兵团的兵力,分别配置在以徐州、信阳为中心的地区,以加强中原的防御。其中,徐州“剿总”共辖6 个绥靖区、4 个兵团,连同特种兵及保安团队共70万余人,其部署是:第1、第2、第3、第4、第9、第11绥靖区共15 个整编师42个旅分别防守淮阴、济南、台儿庄、菏泽、海州、青岛等地;第7兵团3个整编师6个旅位于徐州以东新安镇地区,第2兵团4 个整编师13个旅位于商丘、砀山地区,第13兵团2 个整编师6个旅位于固镇、蚌埠地区,第16兵团3 个整编师6 个旅位于郑州地区。另“剿总”直辖2 个整编师位于徐州。
中原、华东两野战军在战争第二年,经过内外线配合作战,歼灭了大量敌人,解放了许多重要城镇和广大乡村,打通了中原、华东两解放区的联系。在山东境内,除青岛、烟台、临沂、济南等孤立据点尚为敌盘踞外,其余已全获解放。此时,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第1、第4、第8纵队位于毫县、涡阳地区,第3、第6、第10、两广纵队及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位于济宁、嘉祥、金乡地区,苏北兵团第2、第11、第12纵队位于沭阳、涟水地区,山东兵团第7、第9、第13纵队及渤海、鲁中南纵队位于莱芜、泰安地区休整;中原野战军主力位于宝丰等地区休整,准备雨季后对敌开展更大规模的攻势作战。
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豫东战役和津浦路中段战役胜利结束后,毛泽东于1948 年7 月14 日指示华东野战军准备攻取济南,相机歼灭部分援敌,并指出:“如能在8、9两月攻克济南,则许谭全军可于10月间南下配合粟陈、韦吉打几个大仗,争取于冬春夺取徐州。”要求华野首长据此考虑下步作战方案。
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依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华东地区敌情,于8 月10 日提出了下步作战的3个方案:(一)集中华野全力进入豫皖苏及苏北地区,切断徐蚌铁路,孤立徐州,着重求歼徐州出援的敌人;(二)集中主力首先攻占济南,以必要兵力阻击徐州可能北援的敌人;(三)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实施,但有重点地使用兵力,第一阶段先以一部夺取济南机场,主力求歼徐州援敌一部。第二阶段以一部兵力阻击援敌,主力转攻济南。通过比较,粟裕认为以执行第三方案为有利。鉴于徐州至济南间有公路与津浦路相平行,地形较开阔,膝县、邹县间及泰安以北各有一片山区,商丘北至济宁、汶上间全为平原,自徐州以北的利国驿向西北经济宁直达东平,有运河及微山、蜀山、东平等一连串湖泊,加上徐州敌军的部署,粟裕判断徐州之敌可能分两路沿津浦路及经鲁西南北援,因而准备将打援战场选择在汶河以北、泰安以西、肥城以南地区或邹县、膝县间地区,阻援战场选择在鲁西南金乡、巨野、嘉祥地区。8 月12 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实行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并指出作战结果预计有三种可能:第一,打一个极大的歼灭战,即既攻克济南,又歼灭大部分援敌;第二,打一个大的歼灭战,即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分援敌;第三,济南既未攻克,援敌又不好打,形成僵局,只好另寻战机。同时又指出,依中原作战经验,要估计到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即我不真攻济南,徐州援敌必缓缓推进,并不真援,使我无战机可寻。因此,“我们目前倾向于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援敌之目的。”在阻援、打援部署方面,军委指出:应将兵力全部置于嘉祥、巨野、兖州、济宁及其以南地区,“夹运(河)而阵”,以便随时转移兵力用于阻击或歼灭援敌。随后,粟裕依据军委指示,对战役的实施和兵力使用问题,作了初步部署。26日中央军委复电指出:此次战役必须预先估计三种结果:(一)在援敌距离尚远之时攻克济南,(二)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攻克济南;(三)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尚未攻克济南。我军应争取第一、第二种可能,在第三种情况下,即应临时改变作战计划,由以攻城为主,改变为以打援为主,待打胜援敌后再攻城。因此,攻城应留出必要的预备兵力,阻援、打援集团更应留出强大的预备兵力,以便在第三种情况下能够消灭援敌。同时,应构筑多道坚固阻援阵地。28 日军委又强调指出:此役关系甚大,战役计划应以能应付最坏的情况为出发点,准备用20 天到2个月的时间完成战??时间则决定于是否能阻住援敌并歼灭其一部,因此在兵力使用上,应以一部兵力真攻济南,集中最大兵力于阻援与打援方向。整个攻济打援战役由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统一指挥,攻城部队统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统一指挥。
策应华东野战军的攻济作战,中央军委确定中原野战军继续集结于豫西地区休整,待敌人在济南、徐州吃紧,第3、第16兵团被迫增援时,歼击其一部,使其不能东进参战。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前委经过认真讨论,最后定下了以攻占济南为唯一目的,并求歼援敌之一部的战役决心。
济南战役背景
济南是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和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的交会点和连结华东、华北地区的战略要地,也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2绥靖区所在地,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国民党军残存在山东省腹地的最后一个坚固设防城市,人口70万。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整编第96军(辖整编第2、第84师,独立嵌)、整编第73师等部,共3个整编师部、9个正规旅、5个保安旅及特种兵部队约11万人,控制着东自韩仓,西至长清,南起中宫、张夏,北迄泺口、齐河之间地区。济南市区分为内城、外城和商埠。津浦路中段战役后,该城已处在我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王耀武以内城为核心防御阵地,以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以城郊100多个支撑点组成外围阵地,各阵地内筑有众多永备型和半永备型强固工事,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企图长期固守。蒋介石为屏障徐州,隔断我华东、华北解放区的联系,并钳制华东野战军不能全力南进,拒绝了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关于“退出济南,把军队撤至徐州”的建议,决定确保济南。
加强济南守备兵力,蒋介石于8月上、中旬令青岛的整编第32师的第57旅和徐州的整编第83师的第19旅空运济南;9 月15日又令整编第74师于17 日开始由徐州空运济南。同时还拟定了一个所谓27 万人的“会战计划”,即在济南遭到攻击时,以第2绥靖区王耀武部10万余人坚守济南,消耗疲惫我军,以第2、第7、第13兵团主力约17 万人由徐州北援,企图在兖州、济宁间击破华东野战军主力,解围济南。为加强防御力量,敌统帅部还决定以济南、青岛为主基地,北平、徐州为辅基地,集中战斗机162 架进行空中支援,另以重轰炸机42 架对我攻城、打援部队及后方运输线进行轰炸。
王耀武根据上述企图与济南北靠黄河,南依泰山,东有茂岭山、砚池山等高地,西面开阔的地形条件,确定了尽量缩小防御圈,加强要点守备,控制强大的预备队,适时进行反击的“防守要领”,具体部署是:以黄河南岸之泺口镇至城南马鞍山为分界线,分成东西两个守备区。西守备区由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指挥整编第2、第84师、独立旅及保安第8旅、特务旅、青年教导总队(相当于旅)等8个旅防守;东守备区由整编第73师师长曹振铎指挥该师及保安第6旅等3个旅守备;以第19、第57旅及拟由徐州空运来的整编第74师为总预备队。另以保安第4旅等地方保安团队防守长清、齐河等据点。整个防御阵地,由外围防御地带与基本防御地带构成,在日伪原有工事的基础上,筑成支撑点式的半永备型的城市防御体系。外围防御地带以齐河、长清、张夏、王舍人庄等地为警戒阵地,并沿鹊山、华山、茂岭山、砚池山、回龙岭、千佛山、马鞍山、腊山、药山之线构筑主要阵地,纵深达10 余公里,由160 余个支撑点组成。基本防御地带,以商埠为第一线阵地,外城为第二线阵地,年城为核心阵地。在各阵地上,都储备了大批粮食、弹药,准备长期坚守。
粟裕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及当面敌情,于8 月下旬确定了如下部署:以总兵力的44%弱、约14万人组成攻城兵团。即:以第3、第10纵队及鲁中南纵队主力组成攻城西集团,由第10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刘培善指挥。首先攻占机场,断敌空援,并抓住一切有利战机攻占商埠,尔后在东集团协同下攻城;另指挥两广纵队及野司警卫团围攻长清之敌,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围攻齐河之敌。以第9、渤海纵队为攻城东集团,由第9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政治委员刘浩天指挥。首先肃清济南东郊之敌,尔后协同西集团攻城;另指挥渤海军区部队攻占泺口,控制黄河铁桥,尔后向南突击。以特纵炮1团(欠1个营)、炮3团(欠两个连)及各纵队炮兵团组成东、西两个炮兵群,分别隶属东、西集团,支援攻城作战。以第13纵队为攻城预备队。
以总兵力的56%强、约18万人组成阻援、打援兵团。即:以第4、第8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第3旅,位于金乡、城武、巨野、嘉祥地区,构筑若干道防御阵地,坚决阻击可能由商丘、砀山地区北援之敌;以鲁中南纵队4个团及第7纵队一部于官桥至膝县之间地区,构筑防御工事,节节阻击可能由徐州北援之敌;以第1、第6纵队、第7纵队主力、中野第11纵队及苏北兵团第2、第12纵队配属特纵炮兵第2团、第3团两个连,分别集结于济宁、充州和滕县以东地区,待机歼击沿津浦路北援之敌。以第11纵队和各军区地方武装在广大民兵配合下,积极向当面之敌出击,破坏津浦路、陇海路,牵制敌人,配合主力作战。
决定攻济战斗于9 月16 日发起,预计以15 天至20 天时间攻克济南。
9 月2 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上述部署。夺取济南的某些准备工作,早在解放周村、潍县之后己着手进行。
8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在9 月15 日以前完成攻济及打援的一切准备工作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和山东省党政领导机关,在华北解放区大力支援下,全面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
野战军前委在曲阜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统一了作战思想,并颁发了“攻济打援政治动员令”;
部队依据各自任务,进行了战术演练;
加强了对吴化文部的策反工作;
军队后勤系统和地方支前系统召开了联席会议,全面地部署了后勤保障工作,至战役发起前,已动员了50 万支前民工。为了做好接管工作,组成了济南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指定了城市警备部队,进行了接管和警备城市的各项准备工作。
济南战役经过
攻城西集团9 月9 日自济宁、汶上,东集团13 日自泰安、莱芜、章邱等地。分别向济南隐蔽开进。15日,两广纵队等扫除长清西南地区敌保安部队,并包围了长清城。此时,王耀武判断我军主攻方向在西面,遂将其预备队第19旅调至飞机场以西古城方向待机,将第57旅由张夏、崮山等地撤入市区,准备转用于西郊。
16日午夜,我军发起全线猛攻,经一天激战,西集团歼灭长清齐河守敌后迅速迫近济南西郊。东集团一举攻克茂岭山、砚池山及回龙岭等制高点。王耀武又判断我主攻方向在东面,急将第19、第57旅东调,并以第15旅及刚空运抵济的整编第74师7个连,自七里河方向向我反击,另以一部增援燕翅山,妄图制止我军的攻势。随后,又将飞机场以西的整编第2师之第211旅调入市区,以增强机动兵力。17 日,蒋介石命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第2兵团准备经鲁西南北援,第7、第13兵团分由新安镇及固镇地区向徐州集结,准备沿津浦路北攻。粟裕获此情报后,当日即令攻城兵团继续猛攻,令打援、阻援兵团迅速进入阵地,做好歼击援敌的准备。
17 日,我攻城东集团在炮火支援下,依托有利地形,不断击退敌之反冲击,并乘胜攻克窑头、甸柳庄等地。攻城西集团也继续分路猛攻,至18日,攻克古城、玉皇山、簸箕山、党家庄等地,并以炮火封锁了济南机场,迫使敌人中止空运。接着,我军攻城兵团首长为扩大战果,以攻城预备队第13纵队加入西集团作战。19日晚,敌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在我争取下,率整编第84师等部3 个旅约2 厅人起义,撤离战场。我军趁势猛攻,至20 日拂晓,占领商埠以西阵地。
我军的连续猛攻和吴化文部起义,打乱了敌人的防御部署,动摇了敌人坚守济南的信心,王耀武向统帅部请求突围,但遭蒋介石严词斥责,并令其坚决固守诗援。王耀武随即调整部署,除留1 个营守千佛山,1 个团守马鞍山,以3 个旅又1 个团守商埠外,将主力撤入城内。南线之敌3 个兵团,在蒋介石督令下,正分别向商丘、徐州集结中。
20 日,中央军委指示:王耀武部可能突围,应从各方面布置,不使漏网。同时指出:刘峙已令邱清泉兵团集结临城待命援济,应迅速集结打援兵团全力于邹、膝地区,准备歼击北援之敌。华东野战军首长随即令攻城兵团迅速向商埠以东和城垣攻击,并部署兵力防敌突围逃跑。同时又详细研究了徐州之敌北援情况,进一步修订了作战方案,以便随时迎击援敌。
攻城兵团首长依据军委和粟裕的指示,决定以两集团立即向商埠实施突击,以东集团继续肃清城外残敌,积极进行攻城准备。20 日黄昏,西集团经40 分钟的炮火准备和连续爆破,即多路突入敌阵地,至22 日午,完全占领商埠,汗敌两万余人。东集团也肃清了城东残敌,直逼城下。
我攻占商埠后,敌认为我需经三五天的准备才能攻城,因此,将3 个旅集中内城,以4 个旅图置外城,积极加修工事,准备顽抗。
为了不给敌以喘息的机会,攻城兵团首长决定立即对外城发起攻击,并作了如下部署:东集团第9纵队配属坦克4辆于城东永固门正面及东南角突击;渤海纵队一部向城东北角佯攻,另一部位于城东北地区准备堵击可能突围逃窜之敌。西集团第13纵队由城西南永绥门及其以北实施突击;第10纵队由城西普利门及永镇门、小北门实施突击。第3纵队集结商埠为预备队。22 日晚,攻城兵团各突击部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进行连续爆破,勇猛突击,经1 小时左右激战,分别突入外城,与敌展开激烈巷战。至23 日,除个别据点外,攻占外城。
退守内城之敌第15、第19、第57旅等部,妄图依托高厚城墙和坚固工事,作垂死抵抗。蒋介石也下令空军对我所占市区施行区域轰炸,投掷大量炸弹和燃烧弹,使得商埠和外城大片民房被炸起火。居民死伤和财产损失甚重。
南内城高8至12米,底宽10至11米,顶宽8至9米,并有上中下三层火力点。我军为迅速彻底歼灭济南守军,决定即刻对内城发起总攻。以第9纵队、渤海纵队由东南方向,第3、第13纵队。由西、西南方向实行突击。23 日18 时,我攻城兵团的全部火炮均参加了火力准备。1小时后,各突击分队发起攻击。王耀武率其残部拼死抵抗。19时53分,第9纵队第79团由东门南侧突破,一个多连登上城头,但因桥被守军打断,后续不继,血战1小时后,全部壮烈牺牲。第13纵队第109团突上城头两个营,遭守军连续反击,经两小时激战,除有两个连突入城内,据守少数房屋坚持战斗外,大部伤亡,突破口为守军重占,其余部队的攻击亦未成功。
在此紧急情况下,各攻城部队重新调整部署,开展火线军事民主,严密组织炮火、爆破、突击三者的协同和后续部队的跟进。经过紧张、周密的准备后,于24 日2时25分,第9纵队第73团经过反复攻击,终于攻占城东南角,拂晓时,纵队主力与渤纵一部,源源入城与守军展开巷战。第13纵队第109团在已入城的两个连接应下,亦于拂晓攻上城头,主力及第3纵队亦跟随入城,向纵深发展攻击。战至21时,全歼守敌,济南宣告解放。马鞍山、千佛山守军分别于25日、26日缴械投降。王耀武化装逃至寿光县境,为我地方武装俘获。
此次战役,敌共出动战斗机375 架次,轰炸机71 架次,战斗轰炸两用机50 架次,实行狂轰烂炸,另以运输机27 架次空运部队及物资,但终未能挽救济南守军的覆殁命运。
由徐州北援之敌,虽经蒋介石严令督促,但因察知我打援兵团严阵以待,惧怕被歼,因而行动缓慢,至我军攻克济南时,敌第2兵团方进至城武、曹县地区,第7、第13兵团尚在集结中。
济南攻克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守敌,慑于我军声威,纷纷弃城逃窜。山东境内除青岛及南部边沿少数据点尚为敌占领外,其余全获解放。在此期间,中原野战军辗转活动于南阳、确山间及大洪山、桐柏山和许昌、漯河以西地区,有效地钳制了白崇禧集团各部,有力地策应了攻济作战。华东各军区及豫皖苏、冀鲁豫军区武装也积极向当面之敌发动进攻,计克沭阳、泗县、民权等城镇10余处,破铁路百余公里,截歼逃敌4700 余人,有力地配合了主力作战。
各接管机构和卫戌部队,紧随作战部队之后进入济南市区,进行接管和担任警备,作战部队也一面作战,一面协助接管和警备,在战火弥漫中,积极地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博得了各界人士的同声赞誉。
华东野战军攻城兵团经过8昼夜连续作战,以伤亡2.6万人为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04290人(其中俘敌61870人,起义2万余人,毙伤23420人),俘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等高级将领23名,缴获各种炮800余门,坦克、装甲车20辆,汽车238辆,开创了我军夺取敌坚固设防和10 万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先例,进一步削弱了敌军士气,从根本上动摇了敌人据守大城市进行顽抗的信心;振奋了广大人民的情绪,增强了我军攻克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信心。山于济南的攻克,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津浦路徐州以北至天津以南段及胶济路青岛以西段全部为我所控制,从而大大地改善了支援前线的条件。同时,华东野战军也能全部南下,协同中原野战军在陇海路以南进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逐次歼灭徐州地区的敌人。中共中央在9 月29 日致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首长的贺电中指出:济南战役“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第9纵队第25师第73团、第13纵?战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分别授予“济南第一团”和“济南第二团”的称号。
济南战役胜利原因和重大意义
第一、解放济南的胜利,首先应当归功于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指导,使我们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并使我军转入了进攻,最后造成解放济南并解放全山东的胜利形势。
第二,是由于各战略地区军民与各兄弟兵团的密切配合,牵制了大量敌人,使敌人无法迅速向济南增援,尤其是冀鲁豫及豫皖苏广大军民直接配合作战和全力支援前线,对此次战役贡献极大。
第三,由于中共华东中央局和华东军区的正确领导,以及华东党政军组织和广大人民的支援。各地方兵团积极配合作战,破坏铁路交通,歼灭与牵制敌人;各地人民夜以继日为我军修路筑桥,运送粮草、弹药和伤员。这些都帮助促成了济南的胜利。
第四,是我军在新式整军(1)以后,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指战员阶级觉悟空前提高,有旺盛的战斗意志,能团结协同,服从指挥,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特别是攻坚能力有显著的进步。我军在睢杞和兖州两大战役之后不久,就能够担负起解放济南的任务,进行大兵团的高度统一集中的攻坚战和歼灭战。
第五,是充分的战役准备工作。睢杞战役以后,我军普遍进行了评功庆功,选举人民功臣及英雄模范等,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开展立功运动。从上而下进行检讨和从下而上总结战役经验,学习攻坚战术,改造俘虏,教育新战士,准备后备力量。全军进行了战局学习,贯彻三查三整,建立与健全了各级党委制,普遍成立了战士委员会,进行了缴获归公、军事民主、城市政策等教育。组织了供给、卫生、兵站、运输等后勤工作。对战时政治工作,宣传鼓动、火线入党、火线整编、火线评功、火线政治攻势、战役报道及思想指导等一系列工作,都在事先进行了研究并深入传达布置,使每个指战员了解作战意图,了解如何为解放济南与歼灭敌人而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物质上准备大规模的连续持久的艰苦作战。这些准备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战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这些只能是人民解放军所独有,是蒋介石及一切反革命军队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济南解放战,集中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无比强大,特别是攻坚能力的强大。
济南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在日寇占领期间,即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国民党军劫收以后,又系统地进行了全面设防,昌潍解放以后,王耀武又督率所部日夜加修。在济南周围百里内,从核心到外围,遍布钢骨水泥碉堡千余个,及无数个地雷阵,无数道电网、石墙、鹿砦、壕沟,守以十多万重兵。然而在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之下,只经八昼夜激战,便遭到了粉碎性的打击。这证明蒋介石的任何防御,均挡不住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人民解放军能够攻占任何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人民解放军不仅能够在运动战中,于很短的时间内歼灭大量敌人,而且在攻坚战中,亦能于很短时间内歼灭大量敌人。仅就此次济南战役来说,歼灭敌人的数量就比战争初期全国各战场一个月内歼敌的总数还要多。去年八、九月间,王耀武还得意忘形地说什么“山东共军已经肃清”。
经过一年多时间,到今天在山东境内被肃清的不是“共军”,而是数十万包括王耀武本人在内的国民党军队。这些,都说明了我军愈战愈强,敌人愈战愈弱,敌我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而且将继续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国民党反动派正日益走向最后失败,我们正日益走向全国胜利。可是同时必须记着:我们此次胜利虽然很大,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还会最后挣扎。只有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军队,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集团的战争机构,全国人民才能得到解放。
济南大捷以后,我军必须力戒骄傲,力戒轻敌,很好地学习此次作战经验,进一步提高攻坚战术,准备克服一切困难,为争取更大的胜利而努力。
豫东战役胜利结束,这一战使粟裕夺取了中原与山东战场的优势,战区的战役主导权被共军抓住了,今后的战怎么打,在那里打,共军说了算。豫东战役是在较大空间中分散敌人,集中自己从而抓住战机,济南战役是华野主动进攻,攻济打援,国军不敢援济,华野历时半月夺取济南,歼敌十余万。就国军而言,豫东战役后国军已不具备战区优势,此时应及时的收缩兵力也就是集中自己,国军没有这样做,共军及时地抓住战机,一举夺取济南。济南一战,就共军而言,解放军已经有攻打大城市的能力,共军也就及时地改变战法,将围点打援变为围点打援或阻援打点,在接下来的辽沈战役中就看得很清楚了。
林彪围长春,重点打沈阳的北援,沈阳没有北援,长春又打不下,这样,为了消灭东北的国军机动兵团主力,只能攻其所必救,围锦州,然后考虑攻取锦州还是打廖耀湘的机动兵团,毛泽东对林彪的指示也是相机行事。而此时的国军已决定固守东北,但是又没有收缩集中自己,这样,济南战役的模式就搬到东北来了。 辽沈战役后国军已经没有优势了,国军败在没有及时的收缩集中自己,在失去优势后还是原来进攻的架势。而共军在取得优势后及时的转入进攻,一举夺取了战争的主导权。济南战役为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作了一次探讨性的军事实践,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意义深远。
济南战役,华东野战军经8昼夜激战,以伤亡2.6万余人的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0.4万余人(内起义2万人),俘虏其高级将领23名,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中共中央在贺电中指出,济南的攻克,“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就连为蒋介石撑腰的美国人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说:“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东野战军会同中原野战军南下陇海铁路以南举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周恩来后来说:“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